●羅霰宇
護理學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以及臨床操作技能是護生的基本功。人文關懷能力是護士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秉承著集意志、情感、觀念、知識、智力、德行、人性等為一體的內在修養,也屬于綜合護理能力的核心內容。但由于臨床護理工作緊張、任務繁重,患者逼你去給你變化速度快,高職護生在臨床見習的過程中普遍缺乏實際動手操作的機會,往往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護士核心能力普遍較低。基于此,本文隨機選定本院2018 年6 月至2019 年3 月本院64 例臨床見習高職護生研究,具體如下。
隨機選定本院2018 年6 月至2019 年3 月本院64 例臨床見習高職護生,隨機分組(每組32 例),實驗組:女28 例、男4例;年齡在 20~24 歲,平均(22.26±0.26)歲;文化程度:20 例大專、12 例本科。參照組:女 29 例、男 3 例;年齡在 22~24 歲,平均(22.28±0.22)歲;文化程度:22 例大專、10 例本科。兩組相比P>0.05,可比較。
參照組:給予傳統教學模式,帶教老師從疾病入手,通過現場講解的模式帶教。帶教周期為4 周。
實驗組:給予人文關懷能力培養教學模式,制定人文關懷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分為態度、技能以及知識三個維度。以“整理、更換臥床患者床單位”為例,認知目標是根據患者認為關懷需求,給予針對性的人文關懷服務。技能目標是將人文關懷應用于整理、更換床單位的過程中。態度目標是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愛、同情、照護等。確定人文關懷內容:收集人文關懷素材,包括影視劇、歌曲以及文學作品等,制定典型的人文關懷案例,設計人文關懷實踐環節,并確定人文關懷主題。確定人文關懷教學策略:將32 名護生分為4 組,每組8 例,成立人文關懷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實施教學活動。制定人文關懷角色體驗計劃,護生可扮演患者、家屬、醫生、護士等,同時舉辦榜樣教學,例如優秀實習生感人事跡等,尋找最美護理人等。實施人文關懷教學管理: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進行人性化教學管理,讓護生感受到帶教老師的照護和關懷。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師生平等、友愛互助。以激勵的方法繼發護生學習積極性,始終以發展、尊重的眼光看待護士,以溫和、寬容的態度處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潛移默化的方法讓護生感受到人文關懷。改革教學評價模式:形成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體系,評價方式包括理論考試、操作考核、情景模擬、課堂觀察、反思日記、小組合作、課堂提問等方式進行。帶教周期為4 周。
對比兩組技能操作、理論知識考核評分、核心能力評分、護生滿意度。技能操作、理論知識考核評分:兩項總分均為100 分,分值越高,技能操作以及理論知識水平越高。核心能力評分:利用中國護士核心能力評價量表評定,包括自我保護(3 項)、審美能力(3 項)、團隊協作(3 項)、抗挫能力(3 項)、評判性思維(4項)、人際溝通(4 項)、護理操作(7 項)、自我管理(3 項),以 1~5級評分法評定,總分是150 分,分值越高,核心能力越強。護生滿意度:從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掌握知識重難點、提高溝通能力、提高專業技能、提高學習興趣評價,總分是100 分,≥80 分是很滿意,60~80 分是滿意,≤60 分是不滿意, 總滿意度 =
以SPSS26.0 軟件計算,獨立樣本/配對t 檢驗計量資料,數據(技能操作、理論知識考核評分、核心能力評分)以表達,檢驗計數資料,數據(護生滿意度)以[n/(%)]表達,P<0.05,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
實驗組技能操作、理論知識考核評分、核心能力評分均明顯比參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技能操作、理論知識考核評分兩組對比結果( 分)

表1 技能操作、理論知識考核評分兩組對比結果( 分)
n=32 94.25 2.16 96.55 2.46 n=32 84.26 1.62 86.52 1.47 t 20.9304 4.4611 P 0.0000 0.0000
實驗組核心能力評分均明顯比參照組高,P<0.05,見表2(見下頁)。
實驗組護生滿意度(93.75%)明顯比參照組(68.75%)高,P<0.05,見表 3(見下頁)。
隨著我國醫學模式的發展,護生人文關懷能力逐漸受到了臨床重視與關注。人為關懷作為護理工作的一項基本工作要求,但目前我國大部分護理工作者人文關懷能力較低。傳統教學模式固定、單一、被動,帶教老師僅遵循教學大綱展開教學,缺乏主動性、積極性,教學范圍乏味、枯燥,護生學習積極性較低,且忽略了對人文關懷能力的培訓,難以實現專業與人文之間的有機結合,綜合帶教效果一般,無法滿足當前人才培養需求。
表2 核心能力評分兩組對比結果( 分)

表2 核心能力評分兩組對比結果( 分)
!"

表3 護生滿意度兩組對比結果[n/(%)]
人文關懷能力培養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設置情感共鳴、情感體驗等環節,通過典型案例、榜樣教學等方法,指導護生扮演患者、護士、家屬等不同角色,體驗患者以及家屬的內心活動,指導護士學會換位思考。人文關懷能力培養教學模式下以感知服務、切身體驗滿足護士各項人文需求,刺激護生產生共鳴,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培養護生人文關懷理念。人文關懷能力培養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模式死板、機械等不足,豐滿、充實了人文實踐,讓護生在培養過程中具備強烈的意志磨練和情感體驗,對人文關懷理念理解更加深刻。本研究示:實驗組技能操作、理論知識考核評分、核心能力評分均明顯比參照組高,實驗組護生滿意度(93.75%)明顯比參照組(68.75%)高,P<0.05。提示人文關懷能力培養教學模式應用于高職護生帶教中應用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高職護生通過人文關懷能力培養教學模式培養,核心能力、理論知識、技能操作等多方面均有了顯著提高,且護生對該教學模式的滿意度、認可度較高,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作為高職護生實習理想的帶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