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翠萍
美國《圖書館雜志》(簡稱LJ)自1998 年開始進行購書調查以來,一直都在堅持做著這項工作。這些年來,美國公共圖書館依據客觀的調查結果,無論圖書資料的預算發生多么大的起伏,但流通閱讀量卻一直穩步上升。這反映了美國公共圖書館以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也為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經驗。
2017 年美國《圖書館雜志》對公共圖書館年度購書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全美公共圖書館2016 年圖書資料預算幾乎沒有變化,僅僅平均增長了0.7%,而且只有服務人口在50 萬人以上的圖書館有上漲現象。印刷類圖書的預算,已連續三年出現零增長。圖書館流通借閱服務同樣幾乎為“靜態”,流通量僅僅平均增長了0.6%。即使對于服務人數在10000 至24999 人的圖書館,也只增長了1%。然而在這個表象之下,圖書資料預算及流通呈現出了驚人的變化。
這是LJ 資料調查的最新發現。這項調查收集了目前公共圖書館的預算和流通數據,包括全國每個地區所有的大小圖書館,無論是圖書館系統的還是獨立機構的。調查中最大的發現是,多媒體資料(指實體有聲書、可下載有聲書、電影、音樂)首次在資料預算中占比超過了四分之一,達到了27%。這是自從2006 年LJ 開始追蹤圖書館資料預算下滑現象開始,它們在預算中的占比幾乎增長了10%。
有趣的是,盡管多媒體的預算上升了,但其流通情況卻略顯坎坷,下降了1%,在整個流通比重中只占了31%。多媒體流通的下降是由于實體有聲書的流通下降了1.4%。除此之外,多媒體資料形勢看起來還是非常樂觀的,畢竟當前形勢是可下載資料大行其道。比如,可下載有聲書總體上提高了至少9%。其中有66%的調查對象認為其呈上升態勢,而僅有4%調查對象認為其呈下降態勢。針對可下載有聲書的預算雖然只有4%,但卻在近兩年內已經翻倍增長了。
同時,DVD 光盤、藍光影碟類資料的流通,幾乎激增4%。盡管圖書館提供的可下載電影所占份額總體穩定在45%,圖書資料流通依然增長至6.6%。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可下載電影在服務人口小于1 萬的圖書館中第一年拿到了預算份額,盡管只有不足0.1%(見表1)。
2016 年預算及流通中呈現出來的多媒體資料仍然很少,但他們總體趨勢以及增長模式展現了未來公共圖書館呈現多介質資料并存的情形。當然印刷圖書類仍占一部分,但其衰落趨勢已勢不可擋。

表1 圖書資料預算細目—2016 年根據服務人口平均撥款譽訛
正如前文所述,印刷類圖書的預算幾無變化,只有20%調查對象反映有上升趨勢。印刷類圖書在資料借閱中占比為57%,僅僅六年下降了10 個點,相比上次調查中反常的上升也下降了3個點。印刷類圖書穩定持續衰落,多媒體資料略微上升。由于電子書的突出表現,資料流通借閱總體來說未遭受不利形勢。
2016 年, 93%的調查對象報告在自己的藏書中擁有電子書,大約與2015 年的數量相同。然而仍然有70%的服務人口小于1 萬人的圖書館中,沒有收藏電子書。總體來說,電子書的預算幾乎從2009 年的1%增長到了9%。在服務人口超過50 萬人的圖書館,平均分配給電子書的預算達到了24%。
電子書、電影以及可下載音頻預算的提高,似乎是建立在犧牲其它電子產品(比如數據庫)的基礎上。其它電子產品的預算近十年來總體呈下降趨勢,只有2015 年出乎意料的有所增長。2016,這些電子產品預算僅占資料預算的5%,這是自從LJ 開始追蹤此項數據以來的最差紀錄。
電子書目前平均占資料流通總量的8%,這一數值是2011年的四倍。規模最大的圖書館由于電子書的流通借閱量而有了巨大的收獲。例如在那些服務人口超過50 萬人的圖書館,電子書平均增加了14.4%。與此同時,而那些服務人口在10 萬到49.9999 萬人之間的圖書館,電子書的流通也增長極高,達22.3%。
這一顯著的增長尤為重要。因為2015 年的調查顯示,電子書的流通曾一度陷入停滯狀態,同時電子書銷售也較為緩慢。然而,就在電子書市場較為溫和的時候,隨著美國圖書出版商協會公布的2016 年上半年電子書驟然出現的20%增長,現在電子書已經強勢地進入了圖書館市場。
在圖書館的資料中,仍有一顆閃亮的星星:應用軟件。自從2012 年LJ 追蹤此應用軟件以來,提供應用軟件服務的公共圖書館已經從15%擴展至84%。超過90%的城市和郊區圖書館,以及74%的鄉村圖書館都會提供應用軟件服務。
這些數字絕大多數是專門針對圖書館市場的。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提供電子書、視頻、期刊或音樂的數字資料。允許訪問圖書館其它服務的應用程序還尚未被廣泛接受,并且館藏中很少有針對一般消費者使用的其它程序
印刷類圖書和電子書的流通占整體資料流通的65%,但是資料的流通形式根據年份和地區也有所不同。總的來說,自2005 年小說類圖書首次在書籍預算中超過非小說類圖書以來,小說與非小說的差距越來越大。
總體上,印刷類圖書預算的65%分配給了小說,后來又核實為70%。這一數據,從2011 年LJ 開始追蹤小說與非小說流通數據的64%上漲至現今的70%。電子書方面更為顯著,小說所占預算及流通量的比重都為平均81%。
多年以來, LJ 的調查一直顯示圖書館越小,對小說的需求量越大。2016 年,服務人口小于1 萬人的圖書館報告稱,小說的流通量占據流通總量的84%。然而,小說在中型圖書館的流通當中卻只占67%。而對于那些服務人口超過50 萬人的大型圖書館而言,小說的平均流通量僅占55%,但仍超越了總流通量的一半。
推理小說又一次榮登最受歡迎小說題材榜首。據被調查者反饋信息,97%的調查對象稱他們最喜歡的五類書籍中包含推理小說。實際上,過去三年最受歡迎的十大小說種類基本上沒有變化,只不過在這些排名中有些小說題材所占具體比重有所變化。比如說,排名第二的一般小說下降了6 個百分點,降至81%。同時,排名第三的言情小說上升了7 個百分點,升至73%。但這兩類小說的排名沒有變化。
在2011 年,基督教小說占據了10%。然而從那之后卻經歷了一個飛躍,從10%躍升至41%,并日趨穩定。然而,科幻/奇幻小說從2011 年的28%下降至2014 年的21%。并且最近的調查顯示,其又下降了三個百分點至11%。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此類小說電子書的興起。與此同時,文學小說卻從2011 年開始平穩上升。現今有21%的被調查者報告,他們將文學小說列入最喜歡的五類印刷書籍之一。事實上,它是東北部地區三分之一圖書館流通量非常大的書籍種類。
雖然推理小說備受國民喜愛,但人們對小說類書籍的喜好卻在地區間顯示出了巨大差異。比如言情小說在城市圖書館遠比在鄉村圖書館更加受歡迎。這其中,只有60%的居住于鄉村的被調查者認為言情小說是主要的流通書籍,相比在西部或山區地區只有58%。在南部各州中,有89%的被調查者喜愛言情小說。在西部山區這些較不發達或偏遠地區的讀者更傾向于借閱恐怖小說,因為有70%的被調查者認為恐怖小說很吸引人(見表2)。

表2 印刷類與電子書小說流通量對比⑤
毫不意外,從人口統計學上來看,基督教小說在城市圖書館中的閱讀數量是鄉村圖書館的五倍。很難解釋的是,為什么越來越受歡迎的歷史小說,在城市里和南部地區反而不甚流行。也許,在這些地區的歷史小說迷們,可能只是傾向選擇電子書而不是去圖書館借閱。雖然歷史小說在小說題材中排名第七,但其在電子書形式上卻躍升至第五名。多出了10%的被調查者表示,歷史小說是他們最熱門讀物的其中之一。同樣的,雖然有73%的被調查者認為言情小說是大型印刷流通書籍,但這些人中的80%都傾向于使用電子書形式,相同的情形也出現在了科幻/奇幻小說上。喜歡使用電子書形式閱讀的讀者,是閱讀印刷書籍的讀者的一倍多。
言情小說和科幻/奇幻小說的電子書更受歡迎,這也成為人們廣為接受的事實了。但是令人驚訝的是,雖然推理小說在印刷書籍與電子書流通上都名列前茅,但傾向于使用電子書的被調查者卻多了12%。由于以上這些變化,小說各類讀者在電子書這一塊數量不相上下,而在印刷類書這一塊則較有區別。
相比較而言,非小說類圖書比小說類圖書呈現的狀態更加難以捉摸。烹飪書在印刷類圖書中,是近十年來非小說類書籍最受歡迎的種類,一直穩壓醫藥/保健類書籍。醫藥/保健類書籍,近年來大幅度跌至第五名。相比2015 年,少了10%的受調查者的支持。
自傳/回憶錄2016 年排名第二位,其從2007 年開始大熱。當年只有25%受訪者將其排至第一位,而如今已有75%,相比2015 年提高了7 個百分點。自助類/心理學書籍也是一大贏家,2007 年僅有18%的支持率,2016 年增加至52%,同期受歡迎程度也翻倍至49%。相比之下,政治學類書籍十年來起起落落,2016 年降了一個百分點至25%,但與2010 年比降低了超過15個百分點。

表3 非小說類印刷型圖書和電子書流通量對比⑤
正如一些小說類書籍一樣,讀者們并非不讀政治學類書籍了,只是更喜歡閱讀電子書了。雖然在印刷書籍流通中,政治學類只排在了第九位。但在電子書籍中,政治學類卻升至第四位,有37%的被調查者報告將其列為最喜歡的書籍類別。自傳/回憶錄和歷史類書籍,電子書版本比印刷書更受歡迎。但是烹飪類書籍卻在電子書籍中驟跌了53%,進入了第六位。而電子書籍排行中的藝術/手工/收藏品書籍,以及旅游書籍都未能躋身前十。鑒于電子書進入圖書市場的程度,電子書流通的趨勢真正能反映出了讀者的選擇,而不是僅僅在某些題材表現突出(見表3)。
沖擊力強勁的可下載資料,表現不穩定的實體音頻資料,不斷沒落的印刷書籍,高調自信的電子書籍,不斷變化的讀者品味,都讓圖書館員們覺得風雨飄搖。越多的事情表面上看起來波瀾不驚,然而確實則擁有著洶涌的變化。能否將工作重心放在讀者的需求上,比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
美國《圖書館雜志》2010 年對公共圖書館購書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面對經濟蕭條,圖書經費預算大幅縮減(下跌5%),美國公共圖書館依據讀者興趣需求,變化購書品種。小說類圖書主導圖書館的流通量(至少60%),又加之媒體資料流通量的大幅上升(平均增長了7.6%),使得圖書館流通量創調查以來的新高(平均增長7%)②。2011 年,美國《圖書館雜志》又對公共圖書館購書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圖書經費預算削減幅度是自1998 年開始調查以來最大的一次(總體下降8%),但由于電子圖書流通量大幅提升(上升52%,其中小說類占70%),使得圖書館流通量依然保持著上升態勢(增長2%)③。2014 年,美國《圖書館雜志》又對公共圖書館年度購書情況進行了調查:圖書經費的預算經過了2010—2012 年三年的滯后,2013 年的圖書經費預算總體增長了1.5%,圖書資料也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小說類圖書持續繁榮,尤其是90%的圖書館實現了電子借閱服務④,使得圖書館流通量增長了2%。2017 年,美國《圖書館雜志》對公共圖書館購書情況調查顯示:印刷類圖書穩定持續衰落,多媒體資料略微上升。全美公共圖書館2016 年圖書資料預算平均增長了0.7%,而分配給電子書中小說所占預算和其流通量的比重均為81%。由于電子書的突出表現,使得圖書館流通量總體來說未遭受不利形勢(平均增長了0.6%)。
通過以上對近年來美國公共圖書館購書調查結果的分析證明了,無論圖書資料經費預算有著怎樣的動蕩,美國圖書館人都能依據讀者的閱讀趨向,不斷變化著購書品種和服務方式,使得讀者閱讀流通量逐年上升。這反映了美國圖書館人很好地秉承了以追求資料最大利用率,以及“以人為本、讀者至上”的服務原則。這些都是我國圖書館人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也將對我國圖書館的事業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注釋:
①Barbara Hoffert. Library Journal,february 15/2017:Under the Surface. http://reviews.libraryjournal.com/2017/02/collection- developmen t/under- the- surface- materials- survey- 2017/
②LibraryJournal,February 15/2010:Feelingthepinch.
③Library Journal,February 15/2011:UphillBattle.
④Barbara Hoffert Library Journal,15/2014:Materials shift.http://reviews.libraryjournal.com/2015/03/books/materials- breakou t- materials- survey- 2015/
⑤表(1—3)數據來源:2017 年《圖書館雜志》購書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