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華威 梅梅 聶晶


[摘要] 目的 探討醫學模擬教學在住院醫師傳染病防控能力培訓中的應用與效果研究。 方法 選取2020年1~4月在我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48名。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4名,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方法教學,觀察組采取醫學模擬教學法,治療后對比分析兩組的理論考核+技能考核評分及熟悉度評分、滿意度評分、綜合評價評分。 結果 觀察組培訓后的理論考核+技能考核評分分別為(96.3±13.1)分、(95.1±12.4)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3±18.1)、(80.3±14.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培訓后的熟悉度評分、滿意度評分、綜合評價評分分別為(151.3±22.1)分、(97.2±11.2)分、(365.3±11.5)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26.8±14.2)分、(81.9±12.4)分、(319.4±14.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醫學模擬教學在住院醫師傳染病防控能力培訓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可以顯著提高參訓學員掌握傳染病突發事件衛生應對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能力,對傳染病突發事件應的對能力,也提高了對培訓的滿意度,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醫學模擬教學;住院醫師;傳染病防控能力;培訓
[中圖分類號] R197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26-014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medical simulation teaching in the training of residents'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bility. Methods Forty-eight trainees for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s from January to April 2020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medical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After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theoretical assessment and skill assessment score,familiarity score,satisfaction score,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cor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and skill assessment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aining were(96.3±13.1) points and (95.1±12.4) points,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84.3±18.1] points and [80.3±14.2] poi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The familiarity score, satisfaction score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aining were(151.3±22.1) points, (97.2±11.2) points and (365.3±11.5) points,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126.8±14.2] points, [81.9±12.4] points and [319.4±14.8]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Medical simulation teaching has a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train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bility of residents,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rainees to master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oper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emergencies, and the ability to respond to emergenci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Medical simulation teaching has also improved satisfaction with training, which is worthy of extensiv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Medical simulation teaching; Residents;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bility; Training
近年來傳染病所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頻頻發生,傳染病突發事件發生后,救援人員的配置及醫護人員的救援能力是決定醫療救援質量和結局的核心因素。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azation,WHO)在回顧 2009 年 H1N1應對的報告[1]中敦促各成員國培養公共衛生應急專家,擴充國際衛生應急救援人才隊伍。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2]中規定了各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開展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知識、技能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醫護人員應對新發重大傳染病的防控能力”。醫學模擬教學是模擬教學在醫藥學或臨床醫學的擴展應用,是現代醫學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3]。為解決這一問題,本研究旨在以模擬教學為主導,開發三級醫院醫護人員應對新發重大傳染病防控能力培訓體系,實施研究及評價,從而全面提升三級醫院醫護人員應對重大新發傳染病防控能力,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選取培訓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法,選取2020年1~4月在我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48名。選取前填寫我院的“突發事件救援經驗和培訓需求”以及“個人資料”。年齡22~26歲,平均(23.51±0.79)歲。男28名,女20名,學員分別來自:內科16名、外科7名、婦科7名、兒科6名、全科6名、急診科2名、重癥醫學科2名及醫學檢驗科2名。全部學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4名,其中觀察組男16名,女8名,平均年齡(23.34±1.97)歲;學員分別來自:內科9名、外科4名、婦科4名、兒科2名、全科2名、急診科1名、重癥醫學科1名及醫學檢驗科1名。對照組男12名,女12名,平均年齡(24.22±1.45)歲;學員分別來自:內科7名、外科3名、婦科3名、兒科4名、全科4名、急診科1名、重癥醫學科1名及醫學檢驗科1名。兩組的性別、年齡、科室分布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學員均進行傳染病防控能力培訓,依據《傳染病學(第8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以及我院《感控手冊》《疫情防控期間員工上崗管理規范》《技能培訓手冊》等確定培訓內容[4]。
將全部學院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進行醫學模擬教學法進行培訓,依托于我院模擬培訓中心的培訓教員,對我院現有的傳染病培訓項目進行改進和整合,在培訓前,完成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同時完善個人資料及調查表,對培訓學員進行調查摸底式理論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傳染病突發事件應對能力調查問卷(自評熟悉度)。根據學員情況設計情景模擬培訓課程。采取語言講授、圖盤展示、觀看視頻、全方位情景模擬訓練等方法將培訓對象進行理論培訓及技能操作培訓。將培訓學員根據事先設計的4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抽簽的形式選擇要模擬的主題,根據相應的主題課下準備,課堂上扮演不同角色,解決現場問題,包括預防能力、準備能力、救援能力。其中重點突出監測、上報、醫療應對、公共衛生應對、風險溝通、特定情形下的傳染病突發事件應對等課程實施。整個培訓過程中構建4大模塊:傳染病防控基礎知識的講授、傳染病防控技能操作培訓、情景案例分析及推演、健康教育方案設計。
對照組進行傳統教學方法教學。即由教師對住院醫師進行理論知識課堂授課,然后結合操作視頻講解操作要點。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理論考核:考核范圍與培訓前理論考試試卷相同,完成調查問卷。滿分100分。
(2)技能考核:學員兩兩配對按照技能考核表的流程,1 人穿個人防護裝備,無菌采集靜脈血標本,脫防護裝備,另 1 人充當患者,之后 2 人交換,由教師根據技能考核評分表的標準進行評分[5]。滿分100分。
(3)熟悉度評分:再次填寫傳染病突發事件應對能力調查問卷,自評熟悉度。滿分100分。參考國內學者闞庭等[6]編制的“醫務人員傳染病突發事件核心應急能力指標體系”調查問卷,由預防能力(1 個二級指標 3 個條目)、準備能力(4 個二級指標 6 個條目)、救援能力(6個二級指標 28 個條目)3 個維度,37 個條目構成,問卷 Cronbacha's α系數為 0.924。采取5 級評分法,從非常不熟悉至非常熟悉分別賦值 1~5分,共 185分,得分越高即核心應急能力越強。
(4)從不同模塊(包括傳染病防控基礎知識的講授、傳染病防控技能操作培訓、情景案例分析及推演、健康教育方案設計四方面[7],每個方面25分)對此次培訓進行滿意度調查,滿分100分,并進行培訓體系效果綜合評價和學員培訓成效綜合評價,綜合評價包括理論考核、技能考核、熟悉度評分、滿意度四項評分合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理論考核+技能考核評分比較
通過實施培訓,結果顯示,觀察組培訓后的理論考核+技能考核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熟悉度評分、滿意度評分、綜合評價評分比較
通過實施培訓,觀察組培訓后的熟悉度評分、滿意度評分、綜合評價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20世紀80年代美國發表《醫學教育的未來方向》一文,文中強調醫療實踐教學的連續性,極力主張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6],提倡“做中學”的教學新理念。隨著教學理念的轉變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目前國際醫學模擬會議已連續6年成功舉辦,美國也成立了“美國醫學模擬協會”美國國家醫師執照考試已采用模擬方法,使其迅速發展成一種主流的教學模式。我國2014年11月28日,國家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委印發《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加快標準化、規范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加快標準化、規范化臨床教學基地建設,為我國模擬教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為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提供政策支持[7-9]。
近年來,傳染病突發事件頻繁發生,新的病原體不斷出現,人類對新發傳染病的生物學特征、流行規律等缺乏認識,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極易引起大眾恐慌心理[10]。我國是傳染病高發國家之一,并且我國大多數醫護人員仍缺乏系統專業的應急救援培訓,聚焦于傳染病突發事件的針對性培訓更是寥寥無幾。實踐價值:針對性的培訓可提升醫護人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自我效能感,從而增強其參與救援的意愿[11-17]。本研究旨在以模擬教學為主導,開發三級醫院醫護人員應對新發重大傳染病防控能力培訓體系,實施研究及評價,從而全面提升三級醫院醫護人員應對重大新發傳染病防控能力。
醫學模擬教學是模擬教學在醫藥學或臨床醫學的擴展應用,是現代醫學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依據醫學模擬技術的衍化和參與教學的過程,醫學模擬教育課劃分為有低至高的五個階段或類型,即;基礎解剖模型、局部功能性模型、計算機輔助模型、虛擬培訓系統以及生理驅動型模擬或全方位模擬系統。此外,以正常人模仿病人的“標準化病人(簡稱SP)”教學,也屬于模擬教育范疇,是一種較為特殊的模擬形式。每一種模擬類型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醫學自身的進步而不斷得以完善,并為醫學生各個階段的學習、培養提供相應的教育服務,從理論知識學習、臨床技能培養直至臨床實際工作能力的全面訓練[18-19]。
陸秀兒等[20]探討醫學模擬教學在急救中心住院醫師技能培訓中應用的效果,其將準備去急救中心輪崗的78 名住院醫師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實驗組在臨床技能模擬培訓中心采用醫學模擬教學方法進行輪崗前技能培訓,對照組按照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培訓,結果顯示,實驗組住院醫師技能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住院醫師對教學方法中各項內容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證明在臨床技能模擬培訓中心采用醫學模擬教學,有效提高了120 急救分中心住院醫師技能考核成績及培訓滿意度。
本研究對我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48名,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4名,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方法教學,觀察組采取醫學模擬教學法,通過培訓,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培訓后的理論考核+技能考核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培訓后的熟悉度評分、滿意度評分、綜合評價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本研究認為,傳統的臨床醫學實踐教學方法是醫學生通過觀察和重復教師或高年資醫師的操作來進行的,醫學生對接觸過的病例學習記憶深刻,對不能見到的病例則只能通過書本和教師的教學進行學習和記憶,而本研究通過采用醫學模擬教學法,通過以上培訓學員掌握了傳染病突發事件衛生應對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提升醫護人員傳染病突發事件預防能力、準備能力、救援能力。
綜上所述,醫學模擬教學在住院醫師傳染病防控能力培訓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可以顯著提高參訓學員掌握傳染病突發事件衛生應對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能力,對傳染病突發事件應的對能力,也提高了對培訓的滿意度,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江家欣,陳卓輝, 邱衛黎.立足基本公衛,提升重大傳染病防控能力[J].醫師在線, 2020,12(9):16-17.
[2] 李燕,劉錚,劉鴻,等.TBL結合情境模擬法在急救技能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臨床醫藥實踐,2018,27(11):863-865.
[3] 曾瑞峰,賴芳,張偉,等.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急救技能培訓模式的優化與應用效果[J].中國中醫急癥,2018,27(1):168-170.
[4] 萬學紅,孫靜. 現代醫學模擬教學[M]. 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11.
[5] 劉玲玉,張寶珍,楊珍,等.醫務人員重大傳染病疫情核心應急能力調查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9,34(5):75-77.
[6] 闞庭.醫護人員傳染病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培訓項目的開發與評價[D].上海:海軍軍醫大學,2018:1-173.
[7] 周靜雯,楊小媛,梁亞勇,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兒科臨床見習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2):115-116.
[8] 王鶯燕,李春艷.翻轉課堂結合模擬特色化在臨床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9,8(5):83-85.
[9] 陳利民,張夏虹,左素俊,等.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策略探討[J]. 實用預防醫學,2017,24(2):255-258.
[10] 倪國華,王寶珠,孫惠萍.基于微信平臺的翻轉課堂在醫學留學生診斷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7(16):35-36.
[11] 蘇曉.醫學模擬教學在重癥醫學PBL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5):31-33.
[12] 張娜,梁敏,勞文芹.臨床醫學模擬教學的發展[J].重慶醫學,2019,22(12):3939-3942.
[13] 崔守永,孫勝房.醫學模擬技術在臨床急救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0,11(5):10073-10074.
[14] 杭小鋒,倪武,徐文勝.情景模擬輔助CBL教學在八年制傳染病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6,18(1):58-59.
[15] 孫佳斌,陳穎,尚進才,等.醫學模擬教學在重癥醫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15):69-70.
[16] 葛文嘉,魏靜,郭亞斌,等.醫學模擬教學結合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人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20):3618-3619.
[17] 羅亞卿,安建紅.醫學模擬教學在臨床專業學生技能培訓中的應用體會[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6,48(10):1276-1277.
[18] 謝建琴,許琳涓,曹志強.模擬教學法在麻醉教學中應用效果的Meta 分析[J]. 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67-68.
[19] 成子飛,張麗慧.基于醫學模擬教學為引導的麻醉教學中學生臨床技能培養效果觀察[J]. 中現代醫藥雜志,2020,22(1):90-91.
[20] 陸秀兒,金志成,柴陸娟,等.醫學模擬教學在急救中心住院醫師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4, 34(3):456-458.
(收稿日期: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