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胃癌的多發人群為中老年群體,現階段我國處于人口老齡化時代,該疾病易對中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響。根治性手術切除是治愈胃癌疾病僅有的手段,可通過對淋巴結的清除以及對腹腔游離癌細胞的妥善處理等來治療疾病,但該手術適用于胃癌早期患者或條件許可情況下的進展期胃癌患者。針對胃癌晚期患者,多采用化療的方式來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目前,較為常用的晚期胃癌化療藥物有阿霉素、5-氟尿嘧啶、奧沙利鉑等,藥物治療效果不盡相同。本文通過對近年來胃癌臨床治療的前瞻性研究進行總結分析,提出免疫治療聯合化療的應用價值,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
關鍵詞:免疫治療;化療;胃癌;研究
【中圖分類號】R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7-058-01
胃癌是腫瘤科較為常見的疾病,發病率具惡性腫瘤首位,該疾病多與患者生活習慣改變、社會工作壓力劇增以及幽門螺旋菌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患者會有食欲缺乏、上腹疼痛、消瘦等臨床表現,給其健康生活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1-2]。由于胃癌早期癥狀不典型,且人們普遍忽視胃鏡篩查方法,故而導致大部分胃癌患者就診時,已是疾病晚期,錯過最佳手術治療機會,需要通過化療來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不少化療患者易出現較多的不良反應,這與化療藥物本身的毒副作用有關,易給患者的機體造成額外損傷,故而尋求療效較高且安全性較高的化療藥物值得臨床醫生進行思考。
一、消化道腫瘤的研究現狀
胃癌、食管癌、結腸癌、直腸癌等是我國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幾種消化道腫瘤。對于腫瘤患者而言,腫瘤一旦發展到晚期,癌細胞就會向其全身進行轉移、擴散,直接造成患者體內其他器官受到嚴重的損傷,導致患者出現相關的并發癥和功能性的障礙,引發軀體出現各種不適癥狀。嚴重影響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時又極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給患者增添痛苦。因此,對消化道腫瘤的治療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在用藥研究上,關于藥物對腫瘤進展改善的效果十分重視,此外,由于腫瘤患者機體本身就受到了侵害,導致其機能降低,若藥物副作用過大會影響到整體療效,對藥副作用的控制也非常重視。在既往臨床中治療消化道腫瘤時,較為常用的藥物為鉑類、拓補異構酶抑制劑、氟尿嘧啶類以及紫杉類,由于近年來消化道腫瘤患者不斷增多,基礎臨床藥物在療效上的缺陷也隨之顯現出來,為提高治療效果,對新藥物的療效研究成為了重要的課題之一。
二、免疫治療與化療聯合應用于胃癌的進展
化療是一種全身性治療方法,藥物進入機體后會通過血液循環在身體各個器官和組織發揮作用,起到阻止細胞分離、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在已經出現轉移或潛在轉移轉移病灶的治療上具有明顯效果,已成為現階段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胃部屬于食道擴大的部位,是消化系統主要組成部分,負責食物的接收、儲存,并在胃液的作用和胃腸蠕動下進行食物消化和營養物質吸收,是保證人體正常生存和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器官。而胃癌患者發病后,胃部會出現一定的疼痛癥狀,并且胃部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減弱,導致食欲下降,引起一系列消化系統不良反應。加上化療藥物的作用,影響正常的食物消化和營養物質吸收,導致營養不良,造成抵抗力下降,進一步加重不良反應,從而增加身心痛苦,影響化療效果。因此如何在保證安全性的同時,提高化療的效果成為了近年來消化道腫瘤的主要研究方向。
替吉奧是一種復方抗腫瘤化療藥物,該藥物由日本首先研究開發,與以往臨床上常采用的抗癌藥物不同的是,該藥物為口服用藥。替吉奧的成分主要為替加氟、奧替拉西鉀、吉美嘧啶等。替加氟具有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當患者服用該藥物后,替加氟能轉變為具有抵抗腫瘤作用的5-FU。其中的奧替拉西鉀能有效降低對患者的毒副作用,減少化療后的不良反應,提高了用藥安全性以及患者依從度。吉美嘧啶屬于一種生化調節劑,能夠對酶分解患者體內氟尿嘧啶的這一過程產生抑制,促使氟尿嘧啶在患者的血漿、腫瘤組織中的濃度在較長的一段時間為處于穩定狀態,該項優勢有利于增強該藥物的抗腫瘤活性。(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該藥物能夠控制免疫反應的持續時間與幅度至關重要的抑制途徑,腫瘤可利用這些途徑抵抗免疫作用,從而增強人體對腫瘤細胞的免疫答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類型有①第1代抗CTLA-4、②第2代抗PD-1抗體與PD-LI抗;且第2代ICB與第1代的ICB比較選擇性、安全系數,前者更高、療效更好;(2)采用單純藥物治療的效果有,因此,部分聯合用藥方案能在實體瘤治療中獲得較為良好的治療效果。目前,臨床上聯合用藥的方案有[6]:(1)侖伐替你聯合帕博利珠單抗;(2)阿特珠抗體聯合貝伐單抗。有研究顯示,聯合治療更能明顯的顯示出客觀反映,表明治療胃癌患者采用聯合方案已經逐漸向主要趨勢方面進行發展。目前,臨床正在進一步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三、結語
胃癌是對人類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的一種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相關數據顯示胃癌發病率已在全部惡性腫瘤疾病中位居首位,并且所有腫瘤死亡患者中約20%為胃癌。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我國胃癌患病人數逐漸增多,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負擔。胃癌早期階段缺乏典型的臨床癥狀,一部分患者僅出現惡心、嘔吐等和潰瘍相似的消化道疾病癥狀,未引起足夠重視,從而導致誤診。免疫療法聯合化療治療的方案在臨床中已有大量研究和應用,且達到了預期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杜敏,李志民,霍偉.DC-CIK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對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對Nrf2、ARE蛋白表達水平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8,v.17;No.271(15):1627-1630.
[2]李香靜.晚期胃癌予以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對免疫功能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20,030(012):262.
作者簡介:劉帆(1994.11—),男,河北邯鄲,邯鄲市中心醫院 ?胃腸癌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