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偉
摘要:目的:探討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在急性闌尾炎中的應用效果,并為相關病癥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方法:選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闌尾炎患者,共計74例納入研究,將上述患者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給予對照組37例患者實施保守治療措施,給予治療組37例患者實施手術治療,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和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顯著好于對照組,治療組患者治療有效情況與對照組比較更為理想,數據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結論:對急性闌尾炎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具有治療效果好、并發癥少的優勢,但是在治療過程中仍需根據患者個人情況選擇治療方式。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保守治療;手術治療;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65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7-101-01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急腹癥,具有病情復雜、起病急的特點。目前臨床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要手段,可減少并發癥,有效控制病情。但并不適用于所有患者,對于一些癥狀及體征輕,血常規檢查基本正常范圍,可進行保守治療[1]。基于此,本文對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將具體分析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對象共計74例,均為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急性闌尾炎患者,根據不同治療方式將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7例。治療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及平均年齡為18-61(40.2±3.5)歲。對照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及平均年齡為19-63(40.4±3.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上并無較大差異,P>0.05,有進一步分析和對比的價值。
1.2方法
將保守治療作為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手段。所有經過常規檢查確診為急性闌尾炎患者均需進行住院觀察,給患者采取腸外營養治療措施,同時應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給予患者頭孢類和奧硝唑聯合,滴注次數為一日2次。給藥期間每隔6小時便對患者病情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并每日給患者測量2次體溫,治療3天后給予患者進行血常規檢查。若治療24小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未改善,腹痛加重或發熱不退,則需更改為手術治療。但若患者臨床癥狀消失,血常規檢查結果正常則可以繼續抗感染治療,一般療程一周左右,可康復出院。給治療組患者應用手術治療。患者確診為急性闌尾炎后,需做好術前準備,給其術前應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隨后行闌尾切除術,根據患者病情情況選擇切口,切除闌尾,完成手術操作,標本病理檢查明確診斷。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并發癥,其中包括出院后腹痛改善及腸粘連、切口感染、殘余膿腫,闌尾膿腫,局限性腹膜炎等并發癥的發生。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1.4數據處理
對上述急性闌尾炎治療效果記錄數據進行分類和匯總,所采用的統計學軟件SPSS19.0,以(x±s)表示計量資料,以(n,%)表示總有效率和并發癥,組間數據檢驗方式分別為T和卡方檢驗,若P<0.05則代表數據間存在顯著差異性。
2.結果
治療組患者臨床療效和并發癥發生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數據間存在對比意義時P<0.05。詳情見表1.
3.討論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急腹癥,發病率較高,具有發作突然、病情多樣等特點,多伴有闌尾處反跳疼痛、下腹疼痛、點壓疼痛等癥狀,患者會感覺到十分痛苦,所以選擇有效的治療手段顯得尤為重要[2-3]。目前臨床主要采取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能夠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患者家庭經濟負擔,但是治療后復發率較高,同時有不可預見的并發癥。而手術治療,雖然對身體有創傷、伴有手術,麻醉風險、費用較高,但是可及時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腹膜炎、敗血癥、中毒性休克等并發癥的出現概率,臨床效果更為顯著[4]。
本次研究表明,治療組患者臨床療效和并發癥發生情況與對照組比較有明顯優越性,數據之間存在對比意義時P<0.05。由此可見,在急性闌尾炎治療過程中選擇手術治療取得治療優勢更為明顯,能夠提升總體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但是若患者急性闌尾炎癥狀較輕,則可選擇保守治療。所以仍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治療方式,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孫國寧.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的效果比較[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10):30-32.
[2]溫登彪,郝愛琴.急性未穿孔闌尾炎保守治療與傳統外科手術治療的效果對比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30):65.
[3]劉尚偉.急性單純性闌尾炎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效果臨床觀察[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06):55+57.
[4]溫廣鳳.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在闌尾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比較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