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拉·艾爾肯
(阿克蘇地區教育學院,新疆阿克蘇 843000)
學生在學習化學課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缺乏學習興趣、缺乏學習動力、缺乏學習方法、課堂學習注意力分散等。因此本文對上述問題,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出發,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措施,比如教師可以創新教育方式,引導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同時這也為學生學習提供了人更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更好地利用化學課程的學習,將其延伸到其他學科的學習當中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當前化學教學課堂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中比較典型的就是學生缺乏學習化學的動力。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習化學,認為化學對自己的生活沒有實際幫助,覺得自己學不學化學都沒有太大的差別。學生的想法決定他們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效率,認為“化學無用”的學生自然就缺乏學習的動力,更不用提進一步提升學習能力,提高化學成績。除此之外,影響化學學習的因素還包括學生的精神狀態、心理狀態以及身體狀況,比如學生在學習化學時精神狀態疲憊或者緊張,那么學習效率不會很高。而且學生同時面對多種科目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倦怠以及偏科的情況,所以,如何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動力是教師需要重視并著力解決的問題[1]。
學習方法的缺乏是很多學生都存在的問題。很多學生面對繁雜的學習科目以及學習內容,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多選擇跟著教師的教學流程以及教學速度去進行學習。按照教師的教學任務進行學習的學習方法不能說是錯誤的,但是很多學生的學習誤區在于他們沒有屬于自己的學習思路及邏輯,只是籠統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樣的學習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再者來說,完成任務式的學習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生培養良好的的學習習慣,而且也不利于學生培養化學素養,在面對化學的學習時,只能做到生硬的學習,不會變通,比如對于復雜多變的化學公式,能夠記住公式卻不明白公式的來源,也不能夠將其運用,可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學生學習方法的缺乏還體現在部分學生存在模仿其他學生的情況,一些同學會去模仿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的學習方法,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照搬照抄、沒有綜合考慮自己的學習基礎以及學習狀態,比如部分學生基礎薄弱,需要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提高對于知識的“消化”能力。但是他們模仿的卻是基礎較好的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沒有打下良好基礎的情況下去學習需要大量基礎知識支撐的學習任務。這樣的學習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反而會起到相反的學習效果,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信心。因此,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也是需要教師關注的[2]。
化學課堂上也會出現學生注意力分散的現象,這也是很多學生的通病。出現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學生的休息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上課時會出現疲憊的現象。其次,學生自身的心理因素,比如對化學課程不感興趣、不喜歡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習狀態較差、難以有效處理過大的學習壓力和情緒問題等,這些都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影響,嚴重時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對于學生化學課程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最后,學生的學習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校園文化環境的設置、教室學習環境的布置、小組學習環境的影響等。我們可以具體分析一下教室學習環境的布置,例如教室的激勵橫幅可以對學生起到一定激勵作用,但如果教室的橫幅過多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教室中展示班級風貌的板報標語等,如果板報或者標語的內容過于夸張也會影響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學生注意力分散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僅影響學生學習效率,也會影響教師的授課效率[3]。
化學學習內容比較復雜而且學習任務也比較重,化學科目對于學生來講也是屬于比較難學的一門科。學生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其中最容易影響學生的因素是教師的教學方式。例如,有些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陳舊,講課的形式也比較死板,沒有重視課堂氛圍的營造,整體的課堂氛圍偏向枯燥與單調。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效率是非常低下的,久而久之學生可能會對化學產生抵觸心理,這不利于教師化學教學計劃的長遠發展,也會干擾教師的教學任務的完成。所以,教師教學過程中課堂氛圍的營造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在進行化學課程的教授時,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才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并進一步提高學習成績。比如教師可以在授課前幫助學生進行課程內容的預習,利用小組學習法給學生下發學習任務,幫助學生提前了解授課內容;也可以在課程開始前為學生做一個相關的化學小實驗,利用化學實驗的奇妙反應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內容進行之前對課程產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疑問上課,這樣學生的學習也會有較高的效率。其次,教師在做課堂導入時也可以以提問的方式進行,開始上課之前向學生提出跟學習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思考進入課堂、對學習內容產生好奇心。總的來說,教師要利用自己的教學技巧以及能力,做好課堂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促進學生化學課程的學習[4]。
學生對于化學課程的學習也需要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適當運用一些技巧,增加課堂樂趣,營造生動形象的課堂氛圍,這樣學生才可以將有限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充分吸收教師在課堂上提到的內容。比如我們上文中提到的課前提問,教師也可以在課堂進行過程中使用,教師可以在講解化學理論知識的過程中,考察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做出合理的課程調動安排。教師也可以利用小組提問的方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將教學內容中涉及小組討論的部分詳細的分派給每個小組,在小組討論完成后向部分小組提問,可以隨機制定小組中的某個成員,也可以讓小組成員輪流回答。最后,在進行化學實驗課程時教師可以先做示范,然后將時間交還給學生進行化學實驗,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說明,在實驗的過程中隨時可以向老師提問。在學生完成試驗后,教師也可以提問學生關于實驗的心得以及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答疑解惑不讓學生把問題留存在心里,鼓勵學生積極提問,爭取在課堂上把知識學會學透學通。
化學課程的學習不僅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撐,也需要實際操作的輔助。但是,當前很多化學教學課堂只注重化學理論知識的學習,重在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學生的化學理論知識學習如果得不到實際演練,只會讓理論知識浮于表面,而且,沒有深刻的記憶點學生也很容易忘記自己學過的理論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化學實驗教學,要讓學生有實際操作的機會,讓化學實驗幫助學生加深對于理論知識的印象。在化學課程進行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使用與化學理論知識相關的教學實物,比如化學課本上出現的化學用品、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化學實驗用品都需要給學生演示,讓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到各種化學用品的具體作用以及使用方法等,要讓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激發更多的學習興趣[5]。
當前課程教學方式有了很多的創新,很多教師也更新了教學方式,通過檢驗這些教學方式也產生了很多積極影響。但是在使用創新型教學方式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教師過于注重創新型教學方式的應用,忽略教學本身、偏重教學形式,沒有給學生帶來實際的教學效果。所以說教師在使用創新型教學方式的同時,也應該注意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對于教學方式的反應。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分配教學內容與形式,保障課堂在有限的時間內發揮高效率,讓化學課堂能夠真正發揮效用。
綜上所述,化學課堂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要勇于發現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積極進行改進。改進化學課程的授課方式,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也需要學生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