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臨沂市文化館,山東臨沂 276000)
群眾舞蹈與其他種類的舞蹈相比較來說更加貼近群眾的生活,群眾更加容易接受并且適合各種年齡階段學習及參與。文化館屬于公益事業,其主要工作目標就是豐富群眾文化娛樂生活,滿足人們對文化藝術追求,推動中華特色社會主義群眾文化建設。而群眾舞蹈是文化館開展文化活動的重要形式,一直以來都對群眾文化起到積極的作用?;诖耍酒恼聦⑨槍ξ幕^做好群眾文化普及推廣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對策建議。
隨著我國各個方面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這也推動了文化藝術的發展,在現如今時代背景下,我國各個地區都對文化館進行了建設,文化館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在群眾基礎上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藝術活動,此外文化館還承擔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促使中華優秀文化發展的重要責任。在文化館中,群眾舞蹈是主要藝術形式之一,普及推廣群眾舞蹈不僅僅能夠促使群眾身體素質的有效提高,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群眾的藝術審美能力,最為主要的一點就是能夠滿足人們的藝術追求。另外,群眾舞蹈與其他類型舞蹈不同之處在于,群眾舞蹈并沒有過高的要求,實際上群眾舞蹈的主要特色就是其非專業性,這也就意味著群眾舞蹈更貼近群眾,能夠使得各個年齡階段以及各個階層群眾都能夠滿足其藝術追求。雖然群眾舞蹈在形式上較為簡單,但是相對來說卻具備較為獨特的生命力以及靈魂,人民群眾能夠通過參與群眾舞蹈以及學習群眾舞蹈變得輕松快樂,并且可以消減郁悶,群眾還能夠在群眾舞蹈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進而使得精神以及心靈得到升華。
針對于群眾舞蹈來說其創作類型較為開放,但是群眾舞蹈不僅僅需要個性也需要共性,具體而言,群眾舞蹈應該做到吸取各個類型舞蹈的特長,并且還要在這其中提取出展現群眾舞蹈的特色,因此在創造群眾舞蹈過程中應建立在群眾以及基層的基礎上,采取開放性創作方式,走出文化館、深入到群眾社區、走進農村以及走進廣場等等,深入到群眾生活中,擴大群眾舞蹈的普及推廣范圍,使得群眾舞蹈知名度有效提升,同時還能夠為群眾舞蹈創作帶來更多靈感。在這種情況下能夠使得更多群眾了解到群眾舞蹈,進而積極參與到群眾舞蹈活動中,壯大群眾舞蹈隊伍建設,促使群眾文化獲得更好發展。另外,值得文化館相關工作人員注意的是,群眾舞蹈所面對的是群眾,是普通居民,這些群眾基本上沒有舞蹈功底,舞蹈只是他們的興趣愛好,因此在群眾舞蹈普及推廣過程中一定要注重運用簡單、方便學習以及記憶、并且帶有一定趣味性的舞蹈形式,激發群眾舞蹈學習興趣,調動群眾學習舞蹈積極性,有效達到普及效果。故而,文化館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舞蹈創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建立在群眾生活基礎上,采取簡單大方的舞蹈形式,在體現出群眾舞蹈美的同時增強普及推廣效果[1]。
眾所周知,音樂以及舞蹈雖然是兩種藝術形式但是卻又緊密相連,音樂能夠更加充分地體現舞蹈的美,同時在群眾舞蹈中音樂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因此探索普及推廣群眾舞蹈還應從群眾舞蹈音樂入手,進而很大程度上提高普及推廣效果。在選擇群眾舞蹈音樂的過程中應遵從以下兩個原則:其一,根據群眾舞蹈審美特點,注重流行元素的選擇。在群眾舞蹈不斷創新的背景下,群眾舞蹈音樂也獲得一定程度上的轉變,已經從以往傳統音樂類型逐漸轉變為現下流行的音樂類型,例如:筷子兄弟的《小蘋果》、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等等,并且在轉變的過程中,優美以及高雅的專業舞蹈音樂類型也已經在群眾舞蹈中逐漸獲得運用。在此基礎上,文化館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根據群眾對于音樂類型的興趣愛好進行群眾舞蹈音樂的選擇,并且還要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創編,然后再根據創編后的音樂節奏以及歌曲、歌詞等等設計舞蹈動作。其二,群眾舞蹈音樂應充滿活力。具體而言,群眾舞蹈在選擇音樂的過程中應選擇歡快大方的音樂,以激發群眾舞蹈熱情,使得群眾舞蹈更加具備吸引力。豐富群眾舞蹈音樂能夠為群眾舞蹈輸送源源不斷的活力,提高群眾舞蹈的新鮮感,使得群眾能夠在舞蹈活動中一直保持較高的熱情。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動力,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夠獲得更好發展,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通過創新來完成,這對于群眾舞蹈來說也是如此。只有實現群眾舞蹈創新才能夠使其跟上時代發展,符合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夠實現更好普及推廣。因此群眾舞蹈一定要重視加強創新,這樣才能使得群眾舞蹈能夠跟上時代步伐,從這一方面來說文化館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化館在編排舞蹈的過程中,一定要建立在當下時事熱點的基礎上,這種情況下不僅能夠實現創新同時還能夠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另外將時事熱點運用到群眾舞蹈中能夠使得群眾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緊密接觸,與此同時還能夠增強文化建設速度。不僅如此,想要文化館做好群眾舞蹈普及推廣,還應重視豐富群眾舞蹈的表演形式,在此過程中文化館可以與企業加強合作,共同舉辦文化娛樂晚會等等活動,這樣可以通過更多渠道以及更多途徑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到群眾舞蹈中,進而實現群眾舞蹈更好地普及推廣,同時還能夠加強群眾舞蹈的宣傳力度[2]。
前文提到,針對于群眾舞蹈來說,基本上所有群眾都不具備舞蹈基礎,如果文化館在編制舞蹈的過程中是以專業舞蹈或者是在舞蹈演員的基礎上進行編排,這會導致大多數群眾對舞蹈的興趣降低,影響群眾舞蹈的普及推廣,因此這就要求群眾舞蹈一定要具備良好親和力,要注意拉近群眾以及舞蹈之間的關系,保持群眾對于舞蹈的興趣,促使群眾舞蹈能夠獲得更好的普及推廣。在此過程中文化館在編排舞蹈的時候,可以融入生活中有一定接觸的人物以及事物,這種較為簡單并且符合群眾心理特點的舞蹈形式更加能夠激發群眾內心的情感以及共鳴。不僅如此,在編排舞蹈的過程中還可以引導群眾模擬在日常生活過程中的一些動作形式,將群眾日常生活與群眾舞蹈緊密相連,這種情況下不僅僅能夠提高舞蹈親和力、確保舞蹈生動活潑,還能夠使舞蹈更加具備舒適性,使得群眾更加享受舞蹈并且不斷喜歡舞蹈,進而有效實現群眾舞蹈的普及推廣[3]。
簡單來說,現在優秀的舞蹈作品層出不窮,并隨著網絡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群眾能夠通過網絡觀看到各種舞蹈類型,而只有新鮮以及帶有一定特色的舞蹈類型才能夠激發群眾舞蹈興趣,充分吸引群眾。在此基礎上文化館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注重充分吸取西方舞蹈精華,了解世界各地的舞蹈類型以及形式,這樣才能夠促使群眾舞蹈更加具備新鮮感以及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吸取希望舞蹈精華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不要按部就班,應根據群眾特點以及需求加以創新,這樣才能夠真正激發群眾舞蹈興趣,調動群眾積極性。另外,舞蹈服裝道具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給群眾舞蹈普及推廣帶來影響,因為服裝以及道具能夠起到提高群眾舞蹈吸引力的作用效果,十分有利于群眾舞蹈的普及推廣,因而在挑選服裝的過程中首先應注重服裝并不需要太過精致、復雜,主要是以舒適以及美觀為主,并還要重視能夠體現出獨特性以及創造性,這樣才能夠給予群眾一種難忘的感覺,才能夠達到吸引群眾注意力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群眾文化興起背景下,各個城市以及各個地區都進行了文化館的建設,同時各文化館也進行了自身獨特的文化活動,為更多群眾提供了施展才華以及滿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平臺。在此背景下,群眾舞蹈在結構上以及形式上都要有所轉變,以便為群眾舞蹈的普及推廣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文化館工作人員應深入到群眾中,同時加強探索普及推廣群眾舞蹈的思路,以便將更多的群眾舞蹈帶給人民群眾,也使得文化館作用價值得以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