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蒙蒙
在黨課教學改革中,要試著走一條用精品黨課去感染受眾之路,這樣既接地氣,又直達人心。
在黨課姓“黨”的原則下,黨課要實現形式內容創新,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必須創新黨課“供給”。要豐富黨課內容,重視運用PPT、多媒體等現代技術手段,豐富視頻、音頻、圖片等形式,多利用黨員身邊發生的事例,講身邊人、身邊事、身邊理,使黨課聽起來親切、新鮮、有趣。在講課方式上,追求“相互交流”的“啟發式”,采取“旁征博引”的“疏導式”,把復雜枯燥的理論術語轉化為簡明生動的百姓話語,讓黨員從聆聽者變為參與者,實現教學相長,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黨性的錘煉、修養的提高要用實踐鞏固。只有經常用行動來擦拭,理想信念的光芒才不會暗淡。現實中,一些領導干部把黨課講得枯燥乏味、空洞無物,講者“硬撐”,聽者“硬捱”,難以達到春風化雨、提神鼓勁的效果。要改變單一的“課堂講授”教學模式,讓學員走出教室,到紅色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到農村、社區、企業開展調查研究、參觀訪問等社會實踐活動,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同時,構建來源廣泛、結構合理、梯次互補的授課主體隊伍。在積極遴選黨員領導干部、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優秀黨員代表上課的同時,鼓勵推薦非公企業黨員工匠能手、農村種養殖大戶等黨員能人、黨員專家學者授課。靈活運用實景課堂、網絡課堂、手機微信等多種形式,營造出“時時可以受教育,處處能夠聽黨課”的良好學習教育氛圍。
黨課是黨組織與黨員心與心的交流平臺,是密切黨組織與廣大黨員聯系的橋梁紐帶。要把黨課內容以最實際的鮮活素材、最“草根”的群眾語言、最合適的方式載體表達出來,才能讓黨課在基層收到實效。要結合推進工作的難點、群眾關心的焦點、社會關注的熱點,提供“菜單式”教學,通過調研號準脈、分析摸清底、論證找對路,了解黨員的思想狀況,視“盼”備料,看“需”而講,找到黨員的“共鳴點”,說到學員的心坎上。要注重從基層實踐鍛煉中選材,堅持針對性、實效性原則,巧借掛鉤幫扶等下基層活動,通過拉家常、講故事、談未來,向基層黨員講明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創建一線課堂,推動“談心式”送課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