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倩倩/平頂山學院
對于弦樂演奏來說,揉弦是不可或缺的演奏技巧之一,不僅可以讓弦樂器具備更多的魅力,而且可以體現弦樂器的重要藝術價值,作為小提琴演奏家,通過充分應用各種揉弦技巧,相信可以添加小提琴演奏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進而可以滿足真正滿足聽眾的聽覺需求。
揉弦,來自于意大利的單詞,單詞的原來翻譯的意思有兩種,一是顫動,二是震動。此單詞能夠在每個有弦的樂器演奏中使用,在演奏中可以加強音樂的立體感,加入多種樂曲特色。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位置,使用適當的揉弦方法,這樣可以讓整個樂曲具有形象性和生動性。然而在演奏中有些地方必須要多加注意,尤其是揉弦的速度和力度,避免在演奏過程中脫離作品。必須要正確的采用揉弦技巧完成演奏,這樣才可以獲得良好的演奏效果,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就小提琴來講,其揉弦技巧不僅僅演奏人員的優秀演奏技巧充分展現出來,而且將演奏人員的內心心境得到全面展現,所以普遍運用在小提琴演奏中。揉弦技巧的普遍應用,不僅可以展現演奏人員的技術水平,而且可以加強樂曲的表現力,提高演奏的層次。并且此揉弦技巧具有顯著的特點,其服務于演奏人員的情緒,所以其有多樣化的技巧以及手法來表達每種情感,而且不同技巧之間的彼此聯系,這樣才可以高效銜接,防止技巧轉換過程中存在突兀的情況。整體來講,由于小提琴揉弦技巧自身的特點以及作用,所以這是每個小提琴演奏人員都必須要熟練掌握的演奏技巧,以提高演奏水平。
揉弦技巧對于小提琴演奏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如果可以準確把握和運用揉弦技巧,就可以獲得不錯的演奏效果,但是如果錯誤的運用揉弦技巧,這樣很有可能適得其反,影響整個演奏效果,給觀眾帶來不舒服的感覺。因此,作為小提琴演奏者,在應用揉弦技巧時,不能直接在演奏中運用,必須要考慮各個方面,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整個小提琴演奏成功完成。
此錯誤揉弦,可以稱之為“遲到性揉弦”,其原因在于很多小提琴演奏人員在實際演奏中,演奏人員自身缺乏較高的專業素質,造成自己的演奏與樂曲的伴奏音樂無協調性,很有可能存在演奏錯位的情況。并且也有其他的錯誤,那就是因為小提琴演奏人員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多樣化的專業演奏技巧,演奏人員很有可能在演奏中陷入僵化的演奏狀態,沒有個人感情。
上文提到的錯誤揉弦是手指揉弦技巧在演奏中演奏人員手指不靈活,主要是指演奏人員對揉弦技巧進行運用時由于手腕運動過于僵硬,造成手指容易出現顫動的情況,進而造成由于音樂演奏速度偏快,這樣就無法確保琴弦的穩定性,也會導致演奏人員沒有靈活的演奏技巧。并且還有其他的錯誤,很多演奏人員在手腕時揉弦中手腕大幅度的搖動,過于重視揉弦技巧的運用,這樣反而會讓人感覺不自然,進而造成很多問題出現,比如:小提琴演奏沒有個人融入個人思想感情以及音色錯誤等等。此外,因為有些演奏人員在手臂揉弦演奏中,不管是狀態還是動作,都是比較固定的,所以無法體現出小提琴演奏的生動性以及靈活性,也讓演奏過程看起來非常僵化,不能帶動觀眾的情感,更加不能觸動觀眾的內心,所以其演奏效果是十分不明顯的。
在小提琴演奏中有很多揉弦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手指關節的揉弦,主要是利用手指關節的顫動實現揉弦的目標,此揉弦方法不需要使用過大的力度,所以在演奏過程中只是感受到很少的揉弦,歌曲讓聆聽者感覺柔美,最好使用慢板廣板[1]。在小提琴演奏中手指關節揉弦是很少采用的,由于手指關節揉弦幅度相當小,所以在實際演奏過程中必須要與其他的揉弦方法相結合。然而在巴赫時期因為揉弦尚未出現,多數音樂作品都是沒有伴奏的,所以在此時期的作品演奏過程中,盡量不要添加很多揉弦技巧,否則這樣就會導致作品的音準降低。
手腕揉弦,簡單來說,是指用手腕帶動手指的揉弦。第一,需要正確的姿勢夾好小提琴,放松左臂,用左手的中指輕輕的摁在琴弦上,用手腕帶動手指進行前后勻速活動。手腕和手指方向必須要保持一致,那就是手腕向前,手指呈彎曲姿勢;手腕向后,手指呈伸展姿勢,頻率從慢到快,接著從快到慢。練習過程中,每個手指都必須要保持在放松的狀態,左手的肘部和手臂都應該垂直,手腕主動顫動,讓手臂仿佛掛在琴弦上,但是左手大拇指必須要放松,手掌的虎口不能將琴頸僅僅捏住。在完全放松的情況下,手掌動作就可以自由的舒展。在熟練掌握此技巧后,每個手指都能夠隨便切換,進而更加深刻感受中揉弦過程中的舒適感覺。
對于小提琴演奏來說,要想充分掌握揉弦急速,必須要重視不同部位的協調聯動,比如:手以及手臂等等。在手臂揉弦訓練過程中,最先需要將小提琴夾好,左手食指將E弦按住,拇指也可以施加適當的力,必須要確保按弦的手指稍微伸開,與指板密切貼合,以感受到其與指板之間的摩擦感。并且不能讓左手處在緊張的狀態,應該保持放松,按照順序做好此訓練[2]。在固定手型且熟練掌握換把位后,實施揉弦訓練。通常,揉弦訓練必須要結合演奏者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如果演奏者已經充分了解三把位換把方法,再配上揉弦訓練,可以使手和小提琴自由的運動。但是若演奏者不能充分了解三把位換把方法,手和小提琴之間過于僵硬,這時必須要停止揉弦訓練。
事實上,此演奏方法是以上演奏技巧的綜合,普遍運用在節奏快和多樣化手法的小提琴樂曲中。換言之,對該類型樂曲進行演奏時,不能只是使用一種揉弦技巧,應該綜合使用不同的揉弦技巧。因此,這就要求演奏人員應該具備較強的技術能力,如果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影響樂曲的最終表演效果。然而若可以合理運用,就可以讓樂曲有壯觀的效果,讓學生有良好的視覺體驗。
《四季》是巴洛克時期的代表性音樂作品之一,此作品的創作家是安東尼奧維瓦爾,其在巴洛克時期不僅是偉大的作曲家,而且是小提前演奏家,其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演繹時,可以將全部的感情都充分發揮出來,無論是演奏的人還是聆聽的人,都情不自禁的陶醉在其中,所以選擇這位作家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端募尽芬恢币詠韨涫苋藗兿矚g,其關鍵原因在于此首歌曲具有豐富的韻味,此首歌將不同季節的變化都生動演繹出來,人們在聽取這首歌的過程,可以深刻體驗到四季的變化。在該作品中可以利用風沙雨雪以及電閃雷鳴等等不同音色來體現季節的變化,但是必須要確保揉弦技法和運弓的彼此有效配合,這樣才可以生動的描繪大自然景色。
貝多芬是一名著名的鋼琴作曲家。貝多芬在很小時候幾乎不具備任何的學習音樂條件,然而他依舊利用自己對音樂的喜歡,完成很多部經典鋼琴作品,其很多作品都充分反映了對命運的不公和抗爭[3]。這首曲子是貝多芬僅有的小提琴協奏曲,非常的珍貴,在編寫此首作品時,貝多芬當時正處在戀愛中,這段時光對他來說是無比幸福的,所以此首歌曲中優美的旋律可以傳達出戀愛中甜蜜的感情,所以此首作品的揉弦部分必須要傾向于婉轉。
總而言之,小提琴演奏中有多樣化的揉弦技巧,每個演奏者都有著不一樣的樂曲感悟,由于不同的演奏者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采用的揉弦技巧也存在差異,這樣就導致小提琴演出的樂曲具有個性化的特征。因此,對于小提琴演奏者來說,在演奏過程中必須要熟練掌握樂曲內容,養成各種各樣的揉弦技巧,這樣才可以演奏出優秀的小提琴曲,進而為聽眾帶來良好的聽覺盛宴,沖擊他們的聽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