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芳/1.山西職業技術學院;2.山西省物流技術學校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教學場所,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人才的知識水平的充分發揮,本文在有效的進行高校英語線上教學研究過程中,要重視結合教學內容,科學的進行教學方案研究,以此才利于加強線上教學水平,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為學生英語實踐能力提高奠定基礎。下面通過教學實踐研究,具體總結如何開展高校英語線上教學,希望分析能夠不斷提高線上教學研究效率。
“翻轉課堂”提出對教師和學生地位進行互換的嘗試,與線上教學理論具有一定的契合度。該種模式是基于數字化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延伸和革新,充分利用了資源的優勢作用,將教學內容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現,并將課程資料共享于網絡中,以便為無法同步參與到課堂學習的學生提供更為靈活的教育資源,從而滿足其強化復習和練習的需求。翻轉課堂是“后喻文化”的典型體現形式。從學生方面講,實現翻轉的不僅是以往的常規教學流程,更重要的是該種模式打破了教師固有的主體地位,可讓學生先行了解既定的學習內容,對于自主無法完成的學習任務,可在課堂上統一講解和討論,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更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能力,增強教學的實效性特征。高校英語的線上教學以“翻轉課堂”理念為指導,通常實施步驟為下述幾點:一是教師圍繞即將開展的教學內容,為學生進行適當的處理,向學生提供預習的方向性指引,從而學生通過自主搜集信息資料完成對相應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的掌握,并鎖定無法理解的部分。二是教師可通過微課形式集中重點講授普遍存在的理解難點。教師可通過線上的交流渠道廣泛搜集和了解學生的學習障礙,并基于此整理出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微課內容,集中為學生答疑解惑,充分提升學習效果。三是在課程結束后,教師還可圍繞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延伸和拓展。教師可結合不同的專業特征為學生提供相關的網絡資源,讓學生以線上方式不斷加強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效果。
該種教學模式強調學習過程的規律性,教師可為學生搭建相應的學習架構,讓學生以此提升學習的水平。顯然,線上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提供更為多元的學習資料,讓學生在進行英語課程的學習時,能夠通過更為多樣的方法和途徑進行知識拓展,充分迎合了高校學生的興趣傾向,在線學習英語的“支架搭建”需按照下述三個步驟實施:
一是輔助學生形成“接收支架”。教師可為學生提供更為全面和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如新聞、影視作品等。學生基于對網絡信息的了解獲取學習的必要信息。但需注意,教師應通過支架式的教學方式輔助學生進行必要的自我提升和突破,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結合自身能力進行探索提升,而不是教師直接給出答案,因此教師需為學生準備更為豐富和完整的教學資源。二是為學生提供“轉換支架”應用環境。教師應在課堂環節,結合既定的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情境,引導學生按照教師預設的思路進行分析,從而將所掌握的信息進行轉化,提升“支架”的高度。學生可以團隊形式開展探索和交流,以此增強協作能力和參與熱情。三是搭建“輸出支架”。教師應側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表達能力,而不僅限于基本詞匯和語句的聯系。如學生可將所學的知識融入歌曲等其他形式中,從而進一步深化記憶,提升運用能力。
英語學科屬于外來領域的知識,隨著網絡的發展和滿足國內社會的發展需求而引進,因此在國內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時也顯現出一定的不適應性。當前我國實施的英語教育仍以傳統的思維和文化理念實施傳播,且受到教材內容和授課教師崗位技能等方面的限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新課標中強調側重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作為教學資源的補充。將學習內容與時代發展相契合,使教育為社會和時代發展服務。教師還可充分利用線上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多維度的信息,提升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讓學生能夠明顯提高對學科學習的興趣,優化學科教學效果。英語學科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具備一定的應用和交際能力,因此對學習成果的檢驗方式便為英語交流和書面表達。在課堂范圍開展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師應盡量為學生拓展語言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運用知識的生活場景,因此提升應用技能。教師可利用線上資源向學生提出生活性的事件,讓學生在網絡平臺中開展交流,此外還可在線上完成授課、學習及互動等活動。同時結合線下教學開展各類競賽或者交流活動,從而增強學生對理論的應用能力。
有網絡手段參與的學科教學,極大拓展了教學環境,使教師不再僅限于課堂教學,而是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將更多的環境應用于教學中,同時可為師生提供更順暢的交流渠道。此時教師應及時調整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將原來的管理者角色轉變為資源提供者和教學環節的推動者,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高校學生對網絡的依賴程度較高,對新穎信息的接受興趣和能力較強,因此適用網絡技術參與教學能夠極大引發學生對學習的探究興趣,從而為學生創造更為自由和靈活的學習環境。隨著網絡技術與教育的不斷融合,多種學習App也陸續產生,且廣泛受到學生的青睞。教師可充分借助App的教學功能,引導學生構建移動的學習模式。當前應用率較高的英語學習App有扇貝背單詞、可可英語、薄荷閱讀等。教師可運用軟件的打卡功能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此外還可通過微信等社交平臺與學生進行及時的交流,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所遇到的問題,在線解答,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大數據顯示,高校學生運用微信的比例約達100%,可見微信軟件已經成為學生普遍且重要的交流渠道,這也為教師開展線上學科教學提供了客觀前提。基于此,教師可設置學習公眾號,在線上發布學習任務,共享學科信息資源,以此推進與學生的線上交流。為了進一步滿足英語學習者的信息需求,一些專門的英語學習公眾號也逐漸誕生,如China Daily、FT每日英語等。學生可基于網絡上的公眾號或者交流渠道開展更為靈活和多元的學習,最大限度提升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同時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形成綜合化的學科素養奠定基礎。
第一,網絡技術為掌握英語知識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途徑,以往學生只能單純依靠背誦記憶單詞和語言應用技巧等內容,而網絡手段通過智能設備、App及新型的記憶方式極大豐富了學生掌握知識的途徑,不僅提升了學生獲取和理解信息的效率,同時還能挖掘自主學習的潛能,讓學生充分調動自身的能力參與知識探索中。長時間的嘗試和體驗會為學生增加學科學習的自信,從而更為主動地獲取知識,并相應提升運用能力。第二,在開展學科教學時,網絡技術能夠最大化豐富教學手段,通過多樣化的信息展示方式吸引學生的關注力,從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項技能的能力。第三,英語學科的學習效果只有在實踐應用中才能得以檢驗,學生會逐漸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并有針對性地改進,以此實現能力的提升。由此創建互動型的教學模式便體現出一定的優越性與必要性。該模式能夠科學引導學生開展學科學習,啟發學生調動思維和學習意識完成全面發展。網絡技術與多媒體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更為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而教師較多發揮引導和啟發作用,從而實現師生間新型關系的確立。如教師可運用線上教學方式為學生傳遞學習資料,讓學生通過自行下載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和方式,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也可通過線上交流為學生答疑,這樣既能保證學科教學質量,同時還能進一步延伸教學目標,系統提升英語學科教學效果。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其主要作用在于溝通交流,高校英語教學應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借助信息技術等線上教學模式,更新英語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手段,從而不斷提升高校英語教學水平。隨著線上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作為高校英語教師,更應該重視加強線上教學研究能力及線上教學過程,不斷創新英語線上教學模式,找到有效的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滿足社會的需要。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構建更加高校的網絡教學平臺,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線上英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