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夢伊/湖南科技大學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第一,政治要強;第二,情懷要深;第三,思維要新;第四,視野要廣;第五,自律要嚴;第六,人格要正?!绷暱倳浀恼撌鲋?,將“情懷要深”作為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六大要求之一,這是對于思政教師素養的一種創新性認識,也為培養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素養提供了具有時代性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方向。為什么要重視培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情懷素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具備哪些情懷素養?我們該怎樣培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情懷素養?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淺析。
習總書記論述中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情懷要深的素養要求,是符合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趨勢的。培養具有深厚情懷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具有當代價值。
在新課改背景下,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創新,關注思想政治課堂實效性的提高。一堂高質量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既要講好理論,也要具有親和力與感染力,從而實現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等。而這樣一堂高質量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要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深厚的情懷作為保障。有情懷的思想政治課教師才能將思想政治理論講實講透,才能彰顯真理的魅力,才能讓學生由心的理解理論,接納真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只有以深厚的情懷做為保障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講授理論的同時,塑造學生的心靈與靈魂,用教師的情懷感染學生,培養學生的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的重要講話中提出要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為全國各層級學生德育的主力軍,要增強立德樹人使命感和責任感。只有情懷深厚的思想政治課教師,才能以情傳情,以心換心。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只有堅定自身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道路自信,在自身工作生活中,關注時代變遷,關心社會現狀,心系祖國發展與民族命運。用自身優良的道德情懷感染、觸動學生,才能高質量地完成“立德樹人”的任務。
為了更好地培育思政教師情懷素養,既要了解培育情懷素養的重要性,也要對其具體內涵有更清楚的認識。只有分析出思政教師應具備哪些情懷素養,才能更好地進行培育實踐。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倡“家國一體”,國家好,民族好,人民才會好。習近平總書記也說:“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將職業追求和家國情感相結合。思政教師要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因此思政課教師職業追求不僅關系到教師自身價值的實現,還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緊相連。如果思政課教師的職業追求祖國的前途相脫離,就意味著其課堂家國情懷的缺失,這種情況下培養學生,也很難將深厚的家國情懷厚植于學生心中。
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第一位的職責就是“傳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對思政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思想政治課堂中,要求要將理論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僅僅通過課堂教就要讓學生相信真理,具有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學生道德水平、思想水平的提升本就是一個慢慢提高的過程,決不可急功近利,以求達到立竿見影的教學效果。教學現狀對思政課教師發出了挑戰,需要思政教師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秉持著執著的傳道情懷備好每一堂思政理論課,上好每一堂思政理論課,盡好思政課教師“傳道”的職責。
習總書記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說道:“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彼颊n教學是一門“愛”的事業。第一個方面是愛學生。這要求思政課教師要了解學生思想、理解學生煩惱,主動引導學生坦露心聲、表達困惑,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換位融入學生中去,以心換心。第二個方面是愛思政教學這項事業,只有愛這項事業,我們才會充滿熱情,才會真的在備課、課堂教學、課后反思這個過程中用心,用心的課堂會更具有親和力、吸引力以及感染力,這樣的課堂更能達到把思政理論講深講透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情懷素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大價值,培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情懷素養作為思政課改革創新和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舉措,應受到重視并提出相關培育路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是培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主要陣地,培養出的學生大多進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該專業畢業生的質量直接對思政教師隊伍的質量具有重大影響。為了培養出具有深厚情懷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高校應加強對此專業學生的情懷教育。首先,相關課程的教學中,要將情懷素養的培育列入教學目標。各高校在開展教師職業素養等相關課程中,要重視情懷素養的培育。從教師到學生,都應意識到情懷素養培育的重要地位。另外,可通過開展專題講座,開展相關話題辯論賽、紅色景區實地調研考察、在職思政教師進入高校交流等方式進行情懷教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擁有的良好的理論素養、先進的思想意識和積極的心理狀態,為踏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做好足夠的情懷積累。
“終身教育”這一術語自1965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召開的成人教育促進國際會議期間,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人教育局局長法國的保羅·朗格朗(Paul Lengrand)正式提出。該理念提倡人一生不同的階段都應受到教育。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情懷教育也不應只局限于高校中。對在職思政課教師的情懷教育也應放到重要位置。首先,各級各類學校應把握優勢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進行校本情懷教育。思政教師以學校作為據點聚集,這為進行思政教師培訓再教育提供了便利。學校中情懷深厚的思政課教師,可以作為再教育資源,讓他們進行心得分享以感染更多的思政課教師,樹立深厚的情懷。其次,國家可以開設視頻課程資源,對在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進行線上教育。進入工作崗位后,召集各個學校的教師進行面授培訓比線上培訓面臨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提供更多的具有時代性的情懷教育方式。最后,應加強在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情懷培育的重視。
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育人”的重要陣地,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情懷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情懷素養的培育還具有創新、增強的空間,我們應不斷探索研究如何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情懷素養培育,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強健提供動力,為“立德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事業增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