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明/天津工業(yè)職業(yè)學院
安全工作位于學生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是學生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校園和諧穩(wěn)定的前提。在高職院校,學生具有特立獨行的性格、加上缺乏良好的自控自律能力,導致高職院校的經常發(fā)生安全事故。基于這種現象,學校有必要針對學生的性格發(fā)展與道德教育,探索出一條符合學生學情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之路。
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行為情況進行調查,可以發(fā)現他們的行為與性格密切相關。
高職學生充滿了好奇心,樂于接受新事物且吸收能力較快,為了能夠更快地融入到社會之中,他們努力讓自己融入其中。雖然積極接受新事物的思維是正確的,但是如果盲目去接受,只會給他們帶來較大的生活壓力。近些年來,各大高校因為壓力過重而自殺的學生案例不在少數,這更加說明了現代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較差,如果長期處于這種壓力環(huán)境下,學生會產生各種心理疾病。
高職學生由于獨生子女的特殊性,在生活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在集體活動中無法與班級融入到一起,做事的時候我行我素,缺乏團隊合作意識。尤其是當這些學生的權利被侵犯時,往往不會去追求是誰的對錯,更不會去退讓一步,而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選擇直面,從而產生一系列的校園沖突事件。
高職學生正趕上優(yōu)生優(yōu)育政策的施行,大部分學生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出生之后便受到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寵愛與呵護,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下,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會愈發(fā)強烈,從而缺乏為他人思考、合作意識、戰(zhàn)勝挫折的意識與能力。
高職學生正趕上社會高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物質生活富裕,虛擬的網絡世界成為了他們精神食量,不過也正是這種快捷、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幫助他們養(yǎng)成了懶惰、對誘惑的抵制力差等不良習慣,從而沉迷于虛擬世界無法自拔,人際交往能力、語言溝通能力變差。
在高職院校中,學生面臨著一系列的壓力,如同學之間的競爭較為激烈,于是畢業(yè)之后,學生面臨的就業(yè)壓力急劇增加。但是在應試化教育的影響下,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與專業(yè)技能的傳授,對于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面試技巧等內容的涉及機會較少,為此高職學生在與其他優(yōu)秀學生競爭的時候,處于一個弱勢地位。一旦在面試過程中經歷過多次碰壁,那么學生會自我懷疑,從而發(fā)生心理扭曲的安全問題。
高職院校的安全問題種類過多,但是最為突出的幾類問題為食品安全問題、心理安全問題、財產安全問題以及就業(yè)安全問題。其中的心理安全問題和就業(yè)安全問題我們在上面已經進行了分析,為此著重分析一下其他幾方面。
食品安全問題是高校所面臨的重點問題,學校的餐廳大部分都是滿足質量標準的,學生可以放心大膽的食用。但是在高校周邊會存在很多路邊攤位,這些小吃的衛(wèi)生情況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證,嚴重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
高職院校學生財產安全問題也是重點解決問題之一。在高校新聞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學生財物丟失消息,尤其是在公共場所,學生的安全意識淡薄,財、物丟失事件頻發(fā)發(fā)生。此外,高校學生還容易被蠅頭小利所誘惑,導致大量的錢財被騙,這些都是因為高校學生缺乏相應的防范意識。
高職院校學生畢業(yè)季來臨之后,想要在工作初期便掙大錢,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想會讓學生沖昏頭腦,在面對眾多企業(yè)發(fā)布的職位時,只會關注薪資與待遇,但是對于企業(yè)的真實性與合法性不去追求,這種現象就會導致學生在進入工作單位之后,會發(fā)現這些并非正規(guī)的公司,但是已經無法脫身了,從而影響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高職院校想要完善安全教育制度,需要加大相關的人力、物力的投資力度,將各項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學校要將安全教育責任下發(fā)到個人身上,并根據學校的管理模式制定相關的校園安全教育計劃和教育目標,從而保證校園安全教育體系的可實施性。在相關計劃與目標制定時,要思考相關制度是否與學校師生緊密聯系,又能否將制度落實到全校師生身上,而非在局部區(qū)域內實行。同時學校還要將安全教育納入績效考核的標準中,對安全教育教師定期進行檢查與考核,檢查相關人員是否將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落實到位。只有將安全教育制度盡可能的做到完善,才能夠對相關的安全問題起到預防作用,并為已經發(fā)生的校園安全問題提供相應的解決標準。
安全教育的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僅僅依靠線下的實體課程進行教學存在著較大的難度,為此學校除了線下的教育外,還可以根據當前較為成熟的現代信息技術去構建校園安全教育的網絡化教學模式。在網絡化教學模式中,除了線上的教育課程外還應該具有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視頻以及文字資料。在教學模式上,安全教育的相關負責人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安排以及教學評價等完整的科學體系。在教學內容上,需要將思政、心理學、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等融入其中,以此來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增加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心理承受力以及其他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在教學評價上,教師除了將期末的線上教學評測作為最終成績外,學生日常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線上課程的答題情況都應該融入到最后的評測環(huán)節(jié),將安全教育課程與其他必修課程提到同等的地位上,以此來提高教師與學生的重視程度。
高職學生的思維反應能力強、知識接受快,但是缺乏優(yōu)秀的實踐能力。為此在校園安全教育過程中,除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外,校園安全教育實踐活動同樣直觀重要。實踐活動分為兩種,一種是課堂實踐活動,其開展方式大多是通過某個案例進行來進行,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充分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引用案例時,教師可以先從學生周邊或者熟知的安全事件入手,將案例與理論相互結合,做到有理有據。另外一種則是學校組織的各項課外實踐活動,如學生們經常見到的有火災逃生演練、地震逃生演練、遭遇特殊情況時的特殊處理等,通過這種實踐演練,給予學生特定的思維,在面對相關安全問題時,可以有經驗的解決和預防。
安全教育問題不是學校單方面的責任,家長以及社會人員均要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安全教育環(huán)境。例如,學校可以與相關安全管理單位合作,建設安全教育基地,將室內教育擴展為室外教育,走出校園,充分利用社會的各項資源;學校還要積極和家長進行溝通,及時向家長傳達學生的在校情況,從而利用家長的力量幫助學生環(huán)節(jié)負面情緒,排解心理壓力,進而做到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安全教育組合內容。
高職院校中,學生的安全教育問題是教育工作中的重點,但是因為學生以及教師的重視程度,導致此項教育活動未能夠有效開展。隨著各大高校的安全問題頻發(fā),為所有人響起了警鐘,即校園安全教育活動不能停止。傳統的安全教育活動效果有效,為此需要融入一些新型的理念和方法,如生本理念、立德樹人理念、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以此來促進高職校園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