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毅磊/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體育教學能夠強健學生的體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競爭意識的體育教學的開展能夠讓職校學生形成較強的社會競爭意識,為學生日后進入社會提供較高的競爭力。在職校體育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體育技能的學習與培養,更要關注學生精神文明的提升,引導學生通過體育學習增強對生活的感悟與理解,促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養成競爭意識,增強精神力量,推動自身價值的實現。
競爭意識是精神激勵機制的一種表達方式,它能夠促使人從自我意識的角度出發完成某項事情,具有提高積極性、促使人自我奮斗努力進取的作用。競爭意識是新時期青年必須具備的核心品質,具有競爭意識的人能夠進行自我鼓勵,發憤圖強,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體育運動具有明顯的競技特征,將競爭意識融合進體育教學,對于提升學生體育學習熱情,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培養學生競爭精神具有重要作用[1]。
競爭意識是個人提升自我、追求更遠大目標的精神支柱,將競爭意識應用到體育教學中會產生以下四種積極意義,第一,通過在教學中開展體育比賽活動,鼓勵學生取得體育比賽的優秀成績,能夠讓學生領悟到成功的樂趣,從而對于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熱情有重要作用[2]。第二,競爭性的體育活動普遍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合理的將具有競爭性的體育項目引入職校體育教學中,能夠改善傳統體育教學死板枯燥的教學氣氛,增強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熱愛。第三,體育教學開展方式是教學質量高低的決定性因素,競爭意識的引入意味著體育教學方式發生改變,學生在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中會自覺進行體育知識學習,參加體育鍛煉,促使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及體育教學目標的達成。第四,體育教學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僅是增強身體素質,通過長時間的競爭性體育鍛煉和學習,能夠讓學生養成努力奮斗,爭奪勝利的精神意識,提升學生日常生活的競爭品質,從而提高學生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
目前,由于國家對于學生有較為詳細的體質測試要求,導致部分職校體育教學的核心目標就是為學生體質測試做準備,實際教學理念已經偏離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對于其他體育項目的開展和學習力度相對較少,也無法將競爭意識貫徹到日常教學中去。因此,將競爭意識引入到職校體育教學中能夠對陳舊的教學理念進行改善,保障日常教學活動的開展,提升對學生競爭精神的培養[3]。例如:將競爭意識引入體育教學中后,老師可以以競爭意識的培養為目標開展具有競爭性的體育教學活動,以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既鍛煉了學生的體魄,又提升了學生的體育意識,能夠培養具有較強競爭觀念的學生。
職校體育教學的直接負責人就是體育教師,目前有些體育老師認為體育教學課程是緊張學習的調劑,完全沒有意識到體育教學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也就不會認真開展體育教學,更談不上將競爭意識引入到日常教學中去。因此,建設一支具有專業素質和競爭意識的體育教學隊伍才能保障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只有具有競爭意識的體育老師才能開展好職校體育教學。例如:某體育教師自身就是國家級比賽的金牌獲得者,具有極強的體育競爭意識,在日常體育教學中經常能夠組織學生開展具有競爭性的體育活動,促使學生養成了較為突出的競爭精神,極大的提高了體育教學的效果。
傳統的體育教學通常是每個學期學習一個體育項目,要想將競爭意識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去,體育教學的方式極為重要,開展具有競爭性的體育活動,能夠為學生提供釋放競爭意識的平臺,也能夠實現體育教學內容的更新,革除目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式落后、學生興趣不足等問題,對開展好職校體育教學,對培養具有競爭意識的學生具有重要意義[4]。例如:走路是一件最為平常的事情,但是競走則是具有極高競爭性的體育運動。在職校體育教學中可以開展競走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感受競走中的競爭氣氛,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為日后體育學習打下思想基礎。同時,在開展自由活動時老師也可以將活動內容改變成具有競爭性的活動,如小組籃球賽、雙人足球等,為學生提供具有競爭性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競爭思維的養成和發展。
體育除過具有強身健體功能之外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具有明顯的競技性,通過體育活動的開展將體育競技活動中優秀的學生樹立成榜樣,號召大家向榜樣學習能夠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競爭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自我學習,從而讓學生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感受到競爭帶來的榮譽與自豪,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例如:職校體育教學中,老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3000米跑步活動,在公平競爭中產生成績優秀者,并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并且鼓勵學生向成績優秀的同學進行學習為下一次跑步活動做準備,學生由于受到榜樣的鼓勵,積極為獲得榮譽而展開體育訓練,既能促使學生提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又能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感悟到競爭意識的內涵。
如何在職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競爭意識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的自覺和學生的配合,而是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機制作為保障和依據,用完善的機制去考察競爭意識在體育教學中的開展情況和實際效果,并對其中的問題和不足做出總結,然后進行針對性改正,以確保競爭意識能夠在體育教學中不流于形式能夠充分發展作用。例如:通過建設競爭意識教學效果考評制度,來保障學校體育教學中競爭意識能夠充分發揮作用,教師能夠針對性的開展競爭體育教學項目,學生能夠通過競爭體育教學學習到競爭意識并且能夠將競爭意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增強自身的社會生活能力。
競爭意識作為具有中性表達的精神價值,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和負面的導向作用,將競爭意識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去,需要強化競爭意識的積極導向,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要避免在體育活動開展中,學生以取得較好的成績為目標,采取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影響競爭意識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學生在體育競爭中的錯誤和問題,需要教師及時指正和解決,以防止惡性競爭的發生,只有發揮好競爭意識的積極導向作用才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精神。
將競爭意識應用到體育教學中時必須要有原則的進行,需要堅持的原則主要有公平原則、階段性原則、合作原則。首先,公平性原則在體育教學中指的是開展競爭性教學時,需要與競爭對手勢均力敵,需要教師公平評判,需要競爭過程公平合理,才能保障競爭意識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順利。其次,階段性原則指的是競爭意識的培養需要有逐次深入,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才能保證學生的積極性不受打擊,競爭性學習才能長久開展,如在學習做俯臥撐是可以逐漸加大數量,以保證學生能夠接受和完成,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最后,合作原則指的是班級是一個整體,只有整體進步個體也會進步,在競爭意識的培養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協同配合意識,促使學生認識到優勢互補,共同進步的作用,讓學生養成在合作中發展,在競爭中合作的優秀體育精神。
競爭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現代社會最直接的表象,只有自身具備強大的競爭意識,才能在精神力量的推動下,實現人生價值達成人生目標。職校體育能夠通過學校教育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競爭品質,教學中將競爭意識引入課堂融入內容,在鍛煉學生體魄的同時提升品質和能力,為學生日后步入社會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