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坤/長江大學
結構式團體輔導能夠幫助學生在開展的各個活動主題中進行討論,進而在團隊的指導下,通過分析教師提出的問題和組織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心理,擁有更加積極的心態。因此,將結構式團體輔導應用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能夠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夠讓大學生教育實踐中充分的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進而能夠承受更大的工作壓力,努力成為社會所需的應用型人才。
其一,結構式團體輔導的專業性主要是指利用心理學和團體動力學等學科中的理論知識開展心理輔導,對于心理指導者來講,心理輔導需要進行專門的訓練和培訓,這樣才能使得團體輔導更加專業性。其二,開放性特征主要是指在策略和方法上需要對傳統講授方式進行改變,即通過采用角色扮演或者討論的方式開展心理輔導活動,使得心理輔導能夠呈現多樣化發展。其三,互動性特征主要是指團體內成員在開展各項活動時需要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從而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其四,目標性特征。團體心理輔導具有明確的主題和目標,能夠在充分體現出教育性和發展性的基礎上為各成員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結構式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讓大學生能夠對別人眼中的我和我對自己的認識等進行比較,進而在分析出理想中的我和現實中的我之間的差距后,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在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進行明確的剖析和概括,能夠正確的欣賞自己,增強自己的自信。
2、團體心理輔導實踐活動
(1)“猜猜我是誰”的教育活動。班級中的每一個同學在對自己進行描述后,將其寫在紙條上,其中紙條的正面主要的為自己對自己的認識;紙條的背面主要是自己的名字。收集好這些紙條后,并派出一名大學生進行抽選,然后再對正面的內容進行敘述之后,能夠讓班級其他的同學對紙條中的主人進行猜一猜。學生們分享對其他同學的認識后,教師對其進行總結。
(2)“優點轟炸”的教育活動。組織小游戲,讓每一位團體成員輪流坐在圍圈中,坐在圍圈中同學需要戴上帽子,描述關于自己的20條優點。并且以小組為單位,讓其他小組成員進行夸贊。小組成員在接受到夸贊后能夠了解到自己哪些優勢是自知的,哪些優點是未知的。各小組成員在指派出一名團體代表后,對自己感受進行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建議,教師最后給出相應的總結。
1、活動目的
學生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能夠充分感悟到溝通的重要性,還能夠明白信任對于自身發展和人際交往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從而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實踐活動中。
2、團體心理輔導的教育實踐活動
(1)開啟“信任之旅”,增強團隊意識。首先,根據每位學員的學號,將單號的分為一組;雙號的分為一組。每組在派出一名學員后,利用抽簽的方式決定出盲人或者向導的角色。其次,盲人在蒙住眼睛之后,失去了方向感,不敢向前進。當向導人員站在盲人身邊后,不能出聲或者講話,而是運用肢體或者其他方式幫助盲人能夠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從而能夠運用最短的時間達到目的地。再次,在更換新同伴之后,能夠對上面的活動進行不斷的重復。最后,每位成員在分享之后,能夠對之間的感受進行相互交流,教師進行歸納和總結。
(2)運用“我說你畫”的游戲認識到的“人際交往”的重要性。一方面,開展單向溝通。指導者在準備好一幅畫后,鼓勵同學上臺對這幅圖的細節進行描述,其他同學在根據臺上敘述者的敘述內容繪畫成一幅圖。這一過程不能進行直接的交流和活動。另一方面,開展雙向交流,鼓勵臺下的學生進行提問、交流和溝通等,臺上的同學在開展雙向交流后,對結果進行展示。當開展單向溝通和雙向溝通后,對其進行相互之間的討論和分享,找出兩個方面的效果和差異,教師進行總結。
1、活動目的
學生們通過參與情緒管理的心理教育實踐活動,能夠讓大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做出準確的分辨,進而知道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從而讓學生能夠對負面的情緒開展有效的管理和調節。
2、團體心理輔導的教育實踐活動
(1)開啟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后,指導者通過提供和設置3個情境后,讓學生在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后,對同一件事情所產生的不同興趣。例如:荒島推銷鞋或者玫瑰花等場景。驗證觀念決定情緒的真理,第一,在場景中如果是你,你該做出什么反映或者想法?第二,得出的不同想法最終會影響到最后的情緒嗎?第三,相互討論為什么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想法或者情緒呢?
(2)運用ABC理論進行情緒的體驗。A學生們在對近期出現的煩惱或者高興的事情等進行描述;B當時的想法與情緒最終導致的后果;C需要體驗3件事以上。在開展小組合作和交流后,根據每組得出的結果或者經驗等進行分享,教師提出見解。
1、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壓力管理活動,能夠讓大學生充分的認識到無論是學習、生活、工作等都并非一帆風順的,生活中所遇到的坎坷和挫折等都是暫時的,只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認識到自己,并對自身的心態進行調整后,能夠辯證的看待問題,從而努力克服問題和挫折后,不斷完善自己。
2、團體心理輔導的教育實踐活動
(1)突圍+闖關游戲。“突圍+闖關”游戲都是根據單雙號進行分組,并選取一名學生作為自愿者進行挑戰。其中突圍游戲主要是:團隊成員在手拉手之后圍成一個圈后,讓挑戰者站在中間,在圍城之中想辦法伺機的逃脫出來;闖關游戲主要是:團隊成員在手拉手形成一個大的圈后形成堅固的“圍城”,挑戰者在外面,想辦法能夠沖入圍城之中,兩組在成功之后,進行相互的交換。活動開展之后,教師進行總結和歸納。
(2)體驗“蝸?!钡钠D辛。班里的學生在圍城一個圈后,保持彎腰的一個狀態,大概保持在90度左右。學生們用手從背后托起椅子,然后像蝸牛一樣將“房子”背在后面,按照順時針的方向前行,在此期間切勿發生椅子相互碰撞的現象。當學生們體驗到蝸牛背著重重的殼依然前行的樣子,聯想我們自身的壓力,進而在相互討論下釋放自身的壓力。
1、活動目的
情境模擬,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特別是懂得如何衡量親情、友情、愛情、健康、金錢,在體驗過程中能夠明確自身的人生態度。
2、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舉行拍賣的商品,這些商品主要包括:生命、親情、友情、健康金錢等。在對這些商品的底價并且表示出來之后,開展競拍活動。每個學生擁有5000元,他們根據自身的認知叫拍商品,對于出價最高的人獲取商品?;顒舆^程中教師通過介紹這些商品的重要性,讓學生在認真的思考后進行拍賣,拍賣的整個過程需要等到商品售盡為止。學生們討論和分享自己的成果,教師在對其進行總結后,引發學生思考。
文章采用正確認識自己與心理健康、情緒的控制和認識與心理健康、承受壓力與挫折應對等五個主題的心理教育實踐活動,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滲透,幫助大學生通過參與和體驗,進一步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在管控好自身的情緒和壓力之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讓大學生具備社會和國家所需人才的各項條件和要求,幫助他們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同時,這一心理輔導方式也將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中不斷推廣,切實解決大學生心理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