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輝/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茶的發源地在中國,中國西南地區則是茶樹的原產地。盡管飲茶文化習俗以及發展的具體時間尚無定論,但“茶文化發軔于中國,流芳于世界”這一點可以毫無爭議。 特別是隨著以儒學和漢學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向周邊地區的傳播,茶文化也在日本生根發芽。從最開始對中國茶文化的模仿到逐漸形成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文化,無論是模仿還是具有自身特色的茶文化,都表現出對茶文化的不斷追求和向往,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茶也成為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中國是茶的原產地,茶樹最早起源于中國西南地區,至今已有6000萬~7000萬年歷史了。茶樹原產于中國,在中華傳統民族偉大的祖先長期的勞動生產中,在認識到了大自然的漫長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了茶的食用、藥用和飲用文化價值,茶逐漸開始成為一個中國最普遍、最基本的飲料。喝喝茶,每天幾乎是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說茶是中國的“國飲”一點也不為過。
茶文化不僅深入到人們物質生活的各個層面,還深入到人類精神世界中,滲入到文學、哲學、美學、歷史、考古、藝術、民俗、交通等各領域,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茶詩詞而言,據估計:總數當在2000首以上。其他文學作品更是數不勝數,最有名者如《紅樓夢》等皆對茶文化進行深入研究。
茶不僅是我們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的杰出成果,在中國漫長的飲茶歷史教學過程中,飲茶嗜好逐漸與人的精神學習生活相聯系,從而可以形成一種經濟獨立的文化教育現象。這是咖啡、可可等飲料無法與之相比的。茶的發現對人類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不僅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健康的且美味的飲料,也為人們修身養性、感悟人生創造了一種絕好的方式。茶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現之一,這足以令每一個中國人引以為豪與驕傲的。
日本的茶葉是在九世紀初由遣唐使最澄和尚從中國帶回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種儀式化的、為客人奉茶之事。原稱為“茶湯”。日本茶道和其他東亞茶儀式一樣,都是一種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但內容和形式則有別。
日本茶道從開創階段到現代茶道的各個不同流派,都同時注重形而上和形而下兩個重要方面。茶道中的哲學,藝術,思想,追求者屬于形而上學,茶道場所的建筑、裝飾、陳設、布置、茶道具以及茶道的程式、規制屬于形而下者。同時注重兩個方面是日本茶道能夠經久不衰發揚光大的主要原因。 在茶道中,在茶道中如果失去形而上者,則茶道只是一種游戲。如果失去形而下者,則茶道會玄而又玄,無法在民間普及和發揚。
中國“茶道”和日本茶道有很多相同之處。首先,中國文化是茶道的文化背景。禮義廉恥、綱紀倫常這些中國文化的核心和本質的價值觀是茶道所遵循的宗旨。其次,改造人生觀和世界觀是茶道的最終目標。中國“茶道”之道是改造人生觀、世界觀之道,所謂得道指通過飲茶領悟人生,實現精神升華,達到常人不可及的思想境界。日本茶道不論是村田珠光在《心之文》中表達的茶道思想,還是后來總結的“和、敬、清、寂”四要義都是注重人生觀和世界觀改造的。
中國“茶道”和日本茶道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日本茶道是一種藝術行為或者就可以稱為一種室內藝能;中國“茶道”重文學,而不重行為藝術,重精神享受,重心靈的感悟和體念,不重肢體動作,不重形式和過程。日本茶道作為一種藝術和文化體系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很多流派,流派的形成是藝術和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而中國“茶道”不但沒有派別可言,就連主流安在,也是說不清的事情。
(1)通過文化對比,發現與了解中日茶文化的異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日本留學生對于日本茶文化有著一定的了解,在進行中日茶文化對比時,日本留學生更容易將注意力集中于兩國茶文化的異同上,并好奇為什么會產生這些異同,從而激發學習中國茶文化的熱情。
(2)通過中日茶文化對比,我們能夠直接清楚的了解兩國茶文化的異同,從而為對外漢語教學提供方法,促進教學活動的實施。從上文可知,日本茶文化其精神很大一部分受到中國老莊哲學與其自身融合,從而產生“和、敬、清、寂”為核心精神的日本茶道。因此,我們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可以先從中日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入手。引起學生共鳴,從而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
(3)對外漢語教師通過中日茶文化對比,更加清楚了解兩國茶文化不同點,從而明確課堂教學的難點與重點,并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提升教學效果。日本茶道重形,而中國茶道強調精神感受,這是中日茶道最明顯的差異,也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難點。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向學生展示中日茶文化這一差異,從而學生能夠更加直觀、清楚地了解這一差異,提高學習效率。
(一)文化對比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它促使對外漢語教師在授課時更加深入地剖析文化的異同,從而使學生更對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中日茶文化有很多相似點。日本與中國相鄰,中、日兩國自古以來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而茶文化則是兩國源遠流長的文化進行交流學習內容問題之一,特別是茶文化作為中日企業文化信息交流合作關系的紐帶,一直起著非常重要影響作用。對外漢語教師在講授中日文化時,可以結合中日茶文化的歷史,深入剖析中日茶文化,從而促進學生對中日茶文化的理解。
(二)文化對比不僅有利于教師與學生對不同文化間異同的了解,還能促進文化交流
中國注重“禮”,而這一精神核心,對日本茶文化也有影響。日本茶文化,有著嚴格的程序步驟,特別注重規范和禮儀作用。日本茶文化受中國“禮”文化的影響,同時日本茶文化的禮節更為復雜。日本茶道的不斷演變與發展,使其意義超過飲茶本身,通過泡茶、飲茶、品茶等一系列步驟,對人們的禮節進行教育,從而提升人們的道德素養,使其道德品質得以提升。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中日茶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讓日本留學生在認識和了解中國茶文化的同時,更進一步了解日本的茶文化。通過文化對比,進一步分析兩國茶文化的優點與特色,促進文化的交流。
(三)通過文化對比,使對外漢語課堂成為世界文化融合的媒介
在多元文化日趨成熟的今天,各國文化在世界文化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跨文化交流已經開始成為整個經濟時代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同時,多元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融入新的文化內涵。中國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茶文化,無論是產生還是發展都具有自身特色。在多元文化日趨成熟的今天,各國文化在世界文化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跨文化交流已經開始成為整個經濟時代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同時,多元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融入新的文化內涵。中國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茶文化,無論是產生還是發展都具有自身特色。
中日茶文化雖然在許多方面都有其相似性,但它們也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質。無論是兩者之間的相似性還是差異性,都對漢語教學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中日茶文化的相似性能使日本留學生更塊地認識和了解中國茶文化,而中日茶文化的差異雖然會增加學習的難度,但能使教師更清楚了解到日本留學生在學習中國茶文化的難點與重點,從而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提升教學效果。中日茶文化都表達了本民族特有的精神內涵,是值得我們探究與學習的。而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語言的教學離不開文化的教學,重視文化對比與文化教學,有利于學生對語言背后的文化有著更清晰地認識與了解,從而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語言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