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靜/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
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不同國家都在對愛國主義教育進行不斷的摸索和探討。愛國主義教育是博物館教育的中心課題,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對象是青少年群體。但是,我國很多博物館展覽陳列、宣傳教育形式過于傳統、單一,使愛國主義教育的表現形式受到限制,沒有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作者就愛國主義的含義、博物館與愛國主義教育的關系,以及博物館實施愛國教育的途徑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希望通過一系列措施能更有效的發揮博物館在愛國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愛國主義是一種對祖國積極支持的態度,為祖國統一和獨立富強和而努力奮斗的精神,集中表現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它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影響民族和國家命運的重要因素。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歷史久遠,并且始終貫穿于社會主義的革命、建設中,為實現國家繁榮發展、民族獨立解放而堅持不懈,努力奮斗。愛國主義精神將人們對自己家園以及民族和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尊嚴感與榮譽感有機的統一起來。它同時作為政治原則、道德要求和法律規范,調節著個人與祖國之間的關系。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曾明確提出要加強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不斷加強關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開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加強教育宣傳,不斷增強全民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博館的內容以研究和反映社會歷史的發展演變的過程和規律為主。它以文物作為展覽的基礎,將特有的社會歷史貫穿在陳列的內容中以陳列展覽的方式表現出來;借助展覽開展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實物展覽的方式給人啟迪。博物館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1)博物館的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養成。博物館是國家文化、民族精神及歷史文明的重要載體,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文化素材。博物館是青少年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和基地,真實的記錄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真實的刻畫近代中國人民英雄的奮斗形象,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和近代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累累碩果。博物館和革命類紀念館、遺址有效的激發了青少年的愛國情懷,有利于青少年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養成。使青少年從小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身觀、和價值觀,將實現社會主義理想作為自己的終身奮斗目標。(2)有利于青少年崇高的人格和廣博的胸懷的培養。博物館內聚集著人類的文明發展史,青少年在博物館可以切身感受到人類的智慧和偉大,感受建筑帶來的濃厚的文化氛和莊嚴肅穆的情懷,參觀博物館文化氛圍能將青少年的浮躁個性逐漸的平復下來,引導青少對自身的價值和生命的追求展開思考,逐漸養成積極進取的精神。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部門以及政府越來越重視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筆者在參考相關資料文獻和對現在的博物館的愛國教育進行實地考察總結的基礎上,對實現博物館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作用的路徑提出了以下幾點參考意見。
博物館可以通過加強輿論的宣傳,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網絡等現代化設備面對大眾對博物館進行宣傳和推廣。博物館也可通過網絡溝通平臺為大眾服務,更好地開展線上活動。可以與一些互聯網平臺合作推出博物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論壇、還可以召開博物館新品展推會,博物館的展覽在線直播、線上觀展,通過網站平臺展示藏品或發放愛國主義展覽宣傳手冊的方式,擴大宣傳提高博物館的知名度。
對愛國主義基地博物館等進行免費開放可以讓更多的人走進博物館等教育基地中,擴大愛國主義教育的宣傳面。使一些低收入人群也能體驗到實現博物館的愛國主義教育,實現教育的全民性。還可在周末和節假日吸引更多的以家庭為單位的參觀群體。這樣有利于有效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博物館的工作者應該在有關部門統一組織下,不斷學習提升自己,以優質專業的服務,贏得廣大青少年的好評。首先講解員要不斷增強自身素質,在語言生動性上下功夫,編寫出具有針對性,又有青少年語言特色的講解材料,做好講解工作。注重講解材料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以啟發誘導式和問答式的生動語言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加深對文物知識的體會,引發他們進行愛國主義和自身價值的思考。
近階段中央和地方政府通過加大對博物館和示范性教育基地建設的投入力度,使公共教育基地的面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是仍有部分基地設備十分老化,展示內容過于單調。所以地方有關部門要對這方面的建設加大投入力度,從各方面切實改善教育基地的面貌,使其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青少年通過對展品的欣賞和講解員的介紹來了解展品的文化背景,思考它的歷史意義。所以博物館要通過收集更多的文化藏品,豐富講解內容來吸引觀眾,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博物館要認真做好革命歷史文物的征集、利用和保護工作。保證藏品的完整性,并通過對藏品的陳列展覽和高質量的解說來發揮藏品的價值,達到愛國主義宣傳的目的。
每一個地域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和風土人情,這些收集到的與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相關的文物資源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博物館可通過從直觀上挖掘本地域的愛國主義教材,并把這些文物教材通過陳列展示的方式向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升青少年對本土的熱愛。博物館可結合實際情況和自身優勢推出反映本地風土人情和英雄事跡的愛國主義教育展覽,以博物館為核心配合其他教育活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達到更好的教育成果。
博物館應該以學校為重點傳播對象,加強與所在地區的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等教育機構合作建立教育基地,并在基地聯合舉辦展覽等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并將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緊密相連,使這些基地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博物館要抓這次館校共建的契機,貼近青少年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與學校積極配合開展德育教育,以展覽、輔導、宣講、授課等形式深入學校,將歷史知識和藏品信息傳播給廣大青少年學生。
博物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博物館的建設投入力度,博物館也要豐富藏品內容,加大教育宣傳,提升講解人員綜合素質,增強服務意識,通過博物館的服務加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