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宇/天津師范大學
改革發展的春風已經覆蓋了中國的方方面面,除了經濟上、軍事上、文化上等等宏觀上的一目了然的變化,我們還應注意到許多微觀上的改變,比如作為學校、地區乃至國家都必不可少的學習圣地——圖書館。從它的發展變遷上我們不難看到中國的進步,而在新時代下圖書館同樣也面臨著許多的挑戰和機遇。
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的知識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從以前的單一方面的知識灌輸似的被動學習,發展到現在的自主性學習、協作性學習等等,這些新穎的學習方式的出現,要求圖書館也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如何讓用戶在自發性學習的同時,圖書館“潤物無聲”地提供一切用戶可能需要的服務、如何向讀者提供更為優質和全面的資源,是新時代圖書館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有外界的壓力才有改變,才有進步,人民群眾的推動作用是圖書館進步的最大驅動動力。“今時不同往日”,用戶對于圖書館的要求必定會增加提高,如何迅速快捷地找到資源,又如何能在尋找資源的同時確保用戶隱私安全,這是對新時代圖書館的重要要求之一。
在如今的移動終端普及的互聯網世界,人們能夠獲取信息的渠道已不像從前一樣單一,信息獲取渠道增加的同時,人們難以去辨別提供消息方是否安全是否合法,海量的信息里就難免會存在一些魚目混珠的冗余信息。如何幫助用戶在快速獲取信息的同時又能夠同時保證客戶信息的安全,這是新時代下圖書館面臨的一個嚴峻考驗。
在當前時代下,科技的進步,帶來了許多學習上的變化,用戶越來越不滿足于單一的學習方式,更向往那些先進快捷的資源獲取方式,他們可能會隨時隨地展開學習與討論,對信息資源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意味著圖書館必須做出相應進步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這是挑戰也是機遇。
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的整合地,同樣地,圖書館員也應當具有服務與學習的豐富經驗。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圖書館已經開始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而對于新時代圖書館來說,光掌握了最新的科學技術還不夠,還要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圖書館員團隊[1]。圖書館員作為圖書館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必然要在專業領域提升自己,更好地服務用戶。圖書館員的專業技術的提升,對于促進圖書館持續進步具有相當大的推動作用。
圖書館在近年來所遇到的機遇中,最突出最顯著的就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好處。科學技術的支持對于圖書館的發展的助推力毫無疑問是最根本性的,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手段來進行圖書查找、圖書的位置定位、圖書借還等等。如今的智能語音和智能檢索等服務功能,都是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才得以發展,它們可以為用戶提供更理想的服務體驗[2]。
所謂“信息素養”就是指用戶能夠快速準確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源,并且能夠對這些信息重新加工利用,以及拓展賦予其新的內涵,對其進行加工的一種能力。所以圖書館要想迎合新時代、持續發展,不光要從自身找出口,更要搞好讀者這方面,讀者的信息素養的提升,也會帶動圖書館的發展。只有讓讀者自己切身去體驗圖書館種種服務的高效快捷,以及圖書資源的豐富全面,他們才會更加愿意自發性地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
讀者一進入圖書館,其實首先見到的就是圖書館員,所以圖書館員的精神樣貌和水平高低,都會直接影響到讀者對這個圖書館的第一印象。因而,圖書館員必須要具備優等的專業素質,在切實滿足讀者的需求同時還要幫助他們如何快速準確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源。除此之外,圖書館員還要負責教讀者如何使用檢索工具搜索資源。
在新時代下,各個圖書館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各自“獨立”,必須聯合起來,將自己的數據庫資源有償或無償分享給其他圖書館使用,齊心協力地維護圖書館在當地乃至全國的“地位”。在最近的抗疫的特殊時期,很多出版社和文獻資源提供商如知網、維普、萬方、超星等等,免費向大眾提供其數據庫資源,而同時也有許多圖書館積極迅速的收集整理資源并且免費向公眾開放。
在知識經濟時代,社會信息環境在不斷發展變革,圖書館如果不緊跟著時代的步伐,不對自身的管理方式和服務理念做出相適應的改變的話,很有可能會阻礙圖書館的發展。所以圖書館的信息管理和服務人員一定要有一個全新的管理和服務的理念。對于社會上大量的不同種類的信息資料,圖書館一定要盡最大努力搜集完全,從其中提煉出與時代、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信息;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讓管理人員以及用戶深刻認識到知識管理和服務的重要性。知識經濟已經到來,知識管理和服務已經逐漸成為社會群體之間交流的重要通道,信息的不斷傳播交流,為信息向全社會普及貢獻了中堅力量。
正如阮岡納贊所說“A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未來的圖書館和現在的圖書館最直觀上的不同可能會是實體書的數量減少。實體書的物理占用空間大,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空間的有效利用,圖書館可能會將部分體積大且重的資源數字化。尤其是在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遇到老化嚴重或者瀕臨絕版的情況下,可以將紙質資源轉化為數字資源,同時也完全可以為了用戶讀取方便和圖書館內部整理便捷而將大部分資源數字化。
未來圖書館不再是一個單一的學習和查詢資料的地方,它會成為未來人們交流、參加活動的一個場所。閱讀是圖書館進行文化教育、信息素養提升的最重要的途徑[3],雖然目前已有圖書館開始初步推廣對用戶進行信息素養的培養活動,但進展緩慢、效率不高,未來的圖書館更應該承擔起培養用戶信息素養的重擔,即使用戶進入到圖書館中沒有查閱任何資料,也可以在館內得到信息素養的提升。圖書館可以先對館內人員進行學習訓練,再對用戶進行宣傳教育,最后還可以組織教育活動,而當地人民可以免費參與聽課。
照目前來看,圖書館聯盟已經是大勢所趨,而且目前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也在逐步建立中,并有了初步的模型,例如嘉興模式、蘇州模式、深圳圖書館之城等等,都是按照縣/區,鎮/街道,社區/村,來進行地區上的圖書館的聯合。在未來的圖書館服務體系中,家庭書房與地區圖書館的聯合也必定有所發展,當地圖書館的資源可以依照自身狀況來選擇有償或者無償的向地區家庭開放資源,這樣既能為圖書館建設籌措資金,當地人民獲取資源的方式也更加便捷有效。
隨著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的普及,共享經濟的時代終于到來了,而圖書館完全可以搭上這趟便車。圖書館可以開展共享書店的模式,在經營的同時,其特殊的運營方式必定會吸引大眾的目光,社會的關注度一上來,共享書店的模式也更可能會獲得好的機會來發展自身。而這種模式下,可以降低閱讀的成本,比如說用戶可以安裝專門的app,只要付了押金就可以借書;其次共享書店會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圖書館內的書籍按照年份,類別等進行整改擺放,還可以在用戶搜索圖書時,推送相關結果,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圖書館大改造是絕對不可避免的,在受到又一次的技術革命的洗禮后,圖書館必定會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面前。筆者認為,只有在積極面對挑戰、把握機遇的前提下,再加上圖書館的內部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用戶信息素養的提升的情況下,圖書館必定會迎來一個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