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佼/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視頻材料首次引入EFL課堂以來,其在ELT中的應用一直呈上升趨勢。盡管視頻文本作為聽力理解的資源之一越來越受歡迎,然而,EFL課堂的大多數聽力活動仍然局限于純音頻的語料,似乎教材開發人員仍然不愿意將視頻文本融入到語言教材或語言測試中。印刷文本和音頻文本仍然是最常見的教學手段,單模態文本繼續壟斷著當前的EFL課堂。對于這一問題,一種可能的解釋可能是缺乏適當的方法框架將視頻文本有效地融入EFL聽力教學材料,實現多模態聽力教學。因此,本文試圖構建了一個多模態框架,借助電影預告片在EFL課堂上的使用來實現多模態聽力教學。
過去幾十年,聽力教學模式發生了不可估量的變化:從單純的反復的聽力訓練轉為對聽力技能的掌握,把聽力理解作為一種過程來關注,強調傾聽者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能使用元認知策略進行自我調節。Cross認為聽力技能的發展應關注聽力過程,幫助學生掌握元認知策略,并指導其運用相應的策略,順利通過聽力的五個不同階段(規劃/預測階段-再驗證階段-終驗證階段-反思階段)。
Richards主張的聽力二維論認為聽力即理解,聽力即習得。他強調聽力結果和聽力過程應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聽力理解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的設計幫助學生提升在實時聽力任務中的表現。聽力過程則關注聽者本身在解碼和信息處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針對這兩方面他建議采用注意和重組兩種不同類型的活動。
視頻文本可以廣義地定義為一種多模態文本,由連續的、動態的和交織的聲音(口頭、音樂和背景)和視覺圖像(靜止和移動)組成。在視覺之外,這些基于多模態的輸出包括各種各樣的感官(例如觸覺、聽覺和動覺)能幫助學習者更全面的感知文本。電影預告片,作為一種與眾不同的多模態文本,在故事情節中常有大量的插敘和倒敘。這樣非順序、非線性的敘事,這樣的時空交錯對意義的建構過程能產生積極的影響。鑒于視頻文本的多模態特性,筆者將Serafini的多模態文本分析框架與Richards的聽力二維論有機整合,基于以下三個不同維度構建了借電影預告片實現的多模態聽力教學框架。
(1)感知維度:學習者通過感官直接感知聲音,圖像,視頻等多模態集合元素。
(2)建構維度:學習者通過對多模態元素的解讀,獲取意義、構建主題和處理信息。
(3)意識形態維度:學習者對意象的語境、文化進行分析,實現對視頻文本的理解。
為了讓學習者更好地理解多模態文本的性質,成為更有效的L2聽力者。筆者對于如何在該框架的指導下,借助電影預告片實現多模態聽力教學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建議。具體教學過程包括以下四個階段:
(1)預習或靜音觀看階段,重點是語境。
(2)觀看階段,以多模態文本為重(聽力的熱身口語活動)。
(3)聽力階段,側重于理解和習得兩個方面。
(4)重組階段,以印刷文本為主。
第一階段關注上下文,通過靜音觀看來強化視覺的感官刺激,引導學生探索文本的感知維度。例如,引導學生查看并分析電影的海報引入聽力活動的主題,要求學生找出電影海報中最突出的元素。因此,在初始階段建議多采用開放性問題和頭腦風暴等預測類活動。例如,
(1)這個海報所傳達的信息是什么?你為什么這樣想?
(2)你認為這部是什么類型的電影?你預計能找到什么樣的元素?
第二階段作為一個可選部分,旨在完成聽前的熱身。學習者們通過解讀多模態元素(聲音、圖像、視頻等),來獲取意義、構建主題和處理信息。比如,學生們觀看電影預告片,分析電影中的主要人物、影片的基調以及影片的創作手法:
(1)人物:描述視頻中的主要人物。他們看起來怎么樣?他們的穿著如何?我們對他們了解多少?
(2)情緒:描述視頻的情緒。你覺得它幽默、悲傷、壓抑、嚴肅、振奮、有趣? 你為什么有這樣的感受?
(3)主題: 視頻給你的感覺如何?你認為這個視頻傳達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它是否傳輸任何特定的價值?
(4)聲音:預告片中有背景音樂或歌曲嗎?它營造了什么樣的情緒?這對傳遞信息有幫助嗎?預告片中有什么歌曲嗎?預告片中有什么音效嗎?這些音效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階段包括聽力理解和聽力習得的多模態文本活動。教師可以安排正誤判斷、排序、回答問題、圖像識別、擬題、總結等練習任務。針對習得則可設計能培養語言意識的典型活動,例如,識別視頻和印刷文本之間的差異,完形填空,補全句子等。
(1)理解
a.判斷下列句子是否符合視頻內容。證明你的答案。
b.勾選預告片中提及的項目。
c.回答與預告片中出現的電影場景相關的問題。
d.識別場景圖片并對其進行排序/根據預告片的內容,給句子排序。
e.根據預告片,給電影另外擬題。
(2)習得
a.找出視頻腳本中的錯誤并改正。
b.用視頻中的正確單詞填空/用視頻中的表達補全句子。
c.從文本的表達式列表中勾選條目。
第四階段是一系列以印刷文本為中心的重組練習。教師可根據任務類型和難度布置為課堂練習或課后作業。例如:
(1)要求學生現場表演一些預告片中的某些片段或自主創作一個場景作為影片的替代。
(2)要求學生朗讀電影預告片的腳本,并使用相關APP錄制,剪輯成配音視頻。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L2學習者可以接觸到各種不同類型的多模態文本。作為真實語料,視頻在ELT課堂中具有多種實現的可能性,其價值不言而喻。作為一種教學工具,相對于純音頻而言,視頻提供了重要的上下文信息和非語言輸入,增加了信息獲取渠道。視頻文本允許通過不同的資源構建意義,有助于對意義獲取更全面的感知。在EFL聽力課堂上選擇適當的電影預告片作為教學材料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