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君/山西職業技術學院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教學方式都是以培養并提升學生基礎知識為最主要目的的,也就無形地忽視了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培養。各大高職院校在當今時代下也是要擔負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責任的。堅持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教育部門提出的教學要求。所以高職院校要改革教育模式,特別是在語文情境教學中完美地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方式。
中國正在提倡把人口數量上的優勢逐漸轉向人力資源的優勢,塑造具備原創精神及精良工藝的大國工匠。在這樣的極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情境下,高職學生成為國家關注的重要群體。
高職院校學生很多都是因為應試教育成績不理想,對高職培養目的以及專業還不太了解。高職學生中有的學生是因為未樹立遠大目標,沒有激勵效應,思想比較實際;有的學生是渴望有所成就,但是缺乏的是堅定的精神以及腳踏實地深入實際的精神,比較崇奉享樂主義價值觀。人類缺少價值觀就會在精神世界迷失,有的學生變成精神世界的迷失者,每天沉浸在網絡游戲中荒廢大好人生。此外,我國有的高職院校在教育方案上缺少人才培養這一方面,尤其是理工類院校,重視技能,缺少人文教育,僅僅認為專業的技能才是重要的教學方向,將價值觀就都拋向政治老師,但是學生往往會對這門課程不感興趣,可見效果并不會理想。這樣畢業的學生雖然是有著精湛的專業技能,但是一旦踏入工作場合那么他的積極性肯定是差強人意的,最終只能淪為有思想的“機器”,人生就此擱置。
習近平總書記倡導大力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觀的構建是將人文知識作為重點的,通過大學語文的學習來提升高職生的人文素養,創建他們的社會主義價值觀,讓他們領悟為人之道,這肯定會比傳統式說教要管用的多。
剖析高職院校學生的價值觀現實情況,現狀高職院校學生處在文化和多元化價值觀互融的時代。有關調查可見,高職院學生通常存在的現象是過分重視務實,過于追求功名利益,缺少責任心,總是強調個人價值,往往認知和行動無法達到統一。青少年正處于價值觀的形成于初建階段,所以高職院需要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督促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分析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現在高職生平均年齡都是處于“00后”,處在認識價值觀的初期,平時以自我為核心的,具有很強的依賴性,自理能力弱沒有吃苦耐勞精神并且缺乏責任感。這個階段學生缺乏自控能力和應急能力,價值觀就很容易受到影響,所以針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要進行強化教育,來幫助他們增強辨別是與非的能力和強化自身自控能力。
語文情境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著內在聯系,語文的教育中富含人文精神,能夠直接與學生人生價值觀形成聯系。所以,語文情境教學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取向有著很強的感染力和指導性。在語文教材中可以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是誠信、友善、愛國、敬業這幾個方面之間的聯系。因此,核心價值觀與高職語文情境教學的融合對高職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很大益處。
科學性,學校應該將語文教學中的知識和價值觀的教學進行有效融合,使知識、情感、能力保持一致,把核心價值觀有效地融合于語文情境教學,第一要有明確的目的,第二要正確把握好核心價值觀存在的內涵,第三根據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的身心發展作為依據,來將核心價值觀融合于語文課堂情境教學之中。
巧妙融合,語文課堂的教案要精心研究,充分挖掘出教材里包含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元素,把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以及德育的浸透三者融會貫通,依據學生個人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把核心價值觀進行有有目的地融合進語文情境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以及教學評價中去。
潛移默化融合,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教育的機會,潛移默化地引導高職生對教學內容的實質理解和消化能力,能夠深入地領悟到教學內容的思想內涵,使學生情感得到升華,完善學生對自我的認知,以此來促使學生潛移默化地真正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為每個學生的生活環境以及文化背景的差異,會導致高職生的理解力、心理接受程度和情感道德產生一定的差異。所以,將核心價值觀與語文情境教學的巧妙融合的同時要注意學生間的差異性。老師須要充分讀懂教材,確立教學目標以后,在根據存在的差異來分層次和階段來將二者進行融合。
持久性與隨機性,二者的有效融合,是需要老師制定有意識且有序教學計劃的行為,并非隨心所欲,而是一項長遠和艱巨的工作任務。此外,老師還應該具備在課堂上隨機應變的教學能力,做到恰到好處的教學方式,來將核心主義價值觀與課堂教學進行融合。
有機結合,高職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轉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老師在設計教學計劃時,通過創新教學方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融合,加強高職生的思想道德創建。例如,通過利用情景教學方式,將學生的興趣和教材內容為基礎,建立有關教學情境,然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于其中,來加強學生建立學習興趣,更好地幫助學生對教材進行深入理解,提升自身德育素養。或者老師通過講解新中國成立之前的相關先烈事跡的同時,通過利用多媒體的優勢,播放有關視頻給學生,創造身臨其境的教學氛圍,真正去體會革命先烈的愛國情懷。
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融入:高職語文情境教學浸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文化教育和德育教學巧妙結合,不僅可以使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得到提高,還可以加強學生的道德提升。老師在選取教材時應著重選擇文化和愛國兼容的閱讀材料,將德育與知識教育進行平等對待,指引學生在提升價值觀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老師在講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時還要選取較為積極向上的愛國思想內容。例如老師在講到屈原的時候應該把屈原對楚懷王的屢次勸讀這種堅韌和執著劃為重點進行講解,以正確的引導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與此同時,老師還應該經常給學生推薦比較有價值的作品,加強學生對文化知識的領悟,構建學生愛國的情懷,提升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識。
在寫作教學中進行融入:學生通過在日常學習積累的素材里把自己思考的想法刻畫出來,以此去表達對社會以及世界的認識,讓思想進一步升華。寫作可以幫助高職生在寫的過程中去有效地思考人生,幫助高職生創建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把德育融于語文的教學之中,可以有效提高德育的教學成果,以及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的寫作靈感源自于實際生活,這是密不可分的。老師可以倡導學生多參與不同的課外實踐活動,讓高職生在自然環境里去感受祖國美好,以及中華文化的經天緯地。
在語文情境教學的實踐內巧妙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老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親近自然,去關注社會與民生的話題,讓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對核心價值觀有一個深刻的領悟。例如社會調研活動或是采訪活動,讓學生走入社區以及企業等等,讓那個學生在內心深處去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來真正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于高職語文情境課堂中去。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高職語文情境教學相融合的研究,是課程改革深化的必然條件,體現出課程的創新與傳承。高職語文老師通過對教材的深度挖掘去深切體會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因素,并充分去發揮語文這門課程育人的優勢,引導高職生通過情感體驗去促使高職生成為優秀的人才,通過二者相融合提高高職語文情境教學課程的地位,相信定會能夠迎來語文情境教學在高職課堂發展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