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偉 張 翔 張建宏/揚州市職業大學
現代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給經濟建設和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促使高職教育在整個社會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同時高職教師在信息化建設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愈加明顯。對教育行業來講,“互聯網+”時代迎來了教育發展的新的階段,尤其是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和創新,同時也產生了很多的問題,因此,高職教師只有不斷地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才能為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保駕護航。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師高效的完成教學目標的核心能力,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保證學習效果的必要條件。針對信息化教學能力,我國的很多學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胡小勇認為,信息化教學能力是新形態下教師職業的核心素養;雖然學者之間的看法不同,但是都是對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具體理解。信息化教學能力,就是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教師利用信息化教學的優勢,使教學過程的得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在“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已經成為教師發展的核心素養和高職院校教學水平的直接體現,加強職院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是高職院校的重點工作。
(一)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
2012年教育部在關于教育發展的十年規劃中,提出了提高教師的應用信息技術水平;2014年發展現代教育的有關文件中指出,職業教育資源跨區域,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考核的標準之一;2018年國務院提出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加強信息化的教學是國家對教育發展的基本要求,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不斷地將信息技術與高職院校的教育結合起來,提高高職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要求。
(二)占據職業教育市場的必要條件
信息技術不斷的在教育領域被應用,給教育帶來了更多的教學資源,教師的地位在這一過程中有所下降,高職院校不再是人們獲取職業教育資源的唯一來源;同時,互聯網教學中,在線學習、微課程等教學方式的出現,是現代教學的理念和教學體驗有了新的發展,這就對了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高職院校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設置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在線教學以及教育平臺的微課堂等,將學校的教育資源進行分享,并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提升自己在職業教育市場的地位和競爭力。高質量的教學資源的分享,最關鍵的還是高職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要想使高職院校受到更多人的歡迎,就必須要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三)實現教師自身發展的核心
在“互聯網+”時代,教育發揮在那迎來了新的時期,這一時期,高職院校的教學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高職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角色發生了轉變,教師從傳統的教育學習的領導者開始向教育教學的研究者、知識體系的構建者轉變。在新的時期,高職教師除了加強自身學科的專業素質外,還要在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實現自我的發展和完善。
這幾年來,信息技術與教育的不斷融合,交涉和學生的教學以及學習方式不斷發生變化;網絡上的精品的教育資源是教育的形式不斷創新。“互聯網+”在教育中的應用,需要學校和教師共同的努力。
(一)教師加強自身的學習,更新教學觀念
“互聯網+”下的教學,是利用了新的手段改變了教學的方式,但是從根本上講,教學水平的發展最重要的還是教師的自我提升和教學觀念的改變。只有教師的教學理念適應“互聯網+”教育的要求,才能夠使教學活動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學習,首先是對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互聯網使專業資源更加豐富,教師要不斷的進行了解和學習,豐富自身的知識層面,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其次是教師要加強對信息化技術應用的學習。信息化技術手段與教學相結合,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方式發生很大的改變,教師加強這方面的學習,能夠很好的互聯網進行知識的獲取,如:網絡在線學習、微課堂等,不斷的完善自己。
(二)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
教師培訓是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高職院校教師的信息使用水平的影響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包括:對互聯網設備的利用;設備的使用效果等,高職院校應該根據本院教師的專業性質、年齡層次以及以前的培訓情況,分組對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訓。首先,學校要加強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視,使教師自發地進行相關的能力學習;其次高職院校要加強教師的能力學習,可以加強與信息化教育的學校和單位進行交流,聘請專家進行培訓,不斷深化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認知以及教學能力的學習;然后進行具體的教學案例學習。教師要在教學中涉及信息化教學案例,讓教師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了解信息化教學的開展方式等;最后是教師的鞏固階段。學校應該采取相應的獎勵手段,鼓勵教師在日常的課堂學習中應用信息化技術,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
(三)相關部門加大投入
教育主管行政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大對創新型高職院校的基礎教學設備的資金投入力度。互聯網下的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離不開硬件設施的完善和建設。高職院校信息化硬件設施影響著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和教師以及學生的參與熱情。因此,教育主管部門加大對高職院校硬件設施的建設和完善,能夠使教師在教學中更好的利用,提升教學的效果。
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得到提升的最主要表現就是教師的科研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信息化技術在教育活動中廣泛的應用,使高職教師的科研領域擴大,高職學院教師的科研意識不斷增強,教師們利用互聯網資源,在“教”中“研”,在“研”中“教”。教師把最新的教育資源教授給學生,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解決了課本知識理論不足的問題,經過長期的積累,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中發現并提出問題,同時在科研中找到相應的答案,信息化教育是科研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科研也促進信息化教學的發展。通過“互聯網+教育”的模式,是教師的可以使科研工作不斷的豐富,教師更愿意以主動的進行科研活動,在科研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高職院校的教學發展帶來的時機。新時期,高職院校的教育活動水平的提高,要依賴于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通過互聯網,教師充分的利用龐大的教學資源和新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學得到更好的效果。同時,教師在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過程中,教師的科研能力得到發展,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為高職院校的教育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