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妮 陳冬林/湖南農業大學
城鎮化是象征一個國家是否處于現代化發展階段的重要標志,除此之外,城鎮化還是我國現代社會迅猛發展的具體體現。由于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社會基本結構及利益格局都存在著極為巨大的變化,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價值取向,使得社會思想觀念逐漸復雜化。
黨的十八大中針對社區治理提出構建“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的偉大理念。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0年)中,也提到為增強城鄉社區服務功能,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維護城鄉基層和諧穩定。在這一系列建設進程中,社區是我國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構成基礎,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能夠有效開展,就成為新時代我國構建和諧社區的保障性存在。當前由于我國正處于社會結構轉型期,新形勢下,現代社會各類型矛盾層出不窮,不斷變化,對于構建和諧社區來說,為了順應社會發展,加強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為必不可少的時代任務。
一直以來,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我黨的政治優勢,甚至可以說我黨最早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是起源于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最早的創建起點就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自此,革命工作的重心就逐漸轉移到農村,此后就開始展開諸如農村包圍城市的新道路,尤其是在根據地開創了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路徑,這就為我國城鄉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展開預備了較好的范本。隨著時代發展,一直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屬于我黨帶領全國人民獲得革命勝利的最基礎保障,也是我的優秀的傳統。作為展開群眾工作的基礎陣地,社區一直是我黨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越是改革開放,越是時代發展,就越要將歷史優良傳統給予穩健的傳承,并且堅持在社區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有效保障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性。
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能夠使得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不斷加快,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而言意義極為重要。隨著我國城市發展,預計2020年,全國將有8.37億人生活在城市。作為城市的最基本單元,城鎮化帶來了城市人口快速增加,現代城市社區群眾的生活形態逐漸多樣化,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城市凝聚思想共識、應對不同類型的思想沖擊而言,其現實意義極為重要。在我國城市中,大部分城市社區是居民生活主要區域,因此對于社區而言,開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能夠較好地保障現代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狀態,而且能夠促進城市管理獲得感不斷加強,從而促進社區成員綜合文明素質不斷提升,尤其是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廣,展開并落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有育人功能、政治意識功能、協調功能,與激勵功能,對于現代城市社區而言,充分發揮社區思想教育的不同功能,可以有效促進和諧社區建設:
一是充分發揮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備的育人功能,促進社區居民世界觀更為明確,從態度角度樹立社區居民人生觀,并且從行為角度規劃社區居民的價值觀,這樣就可以有效促進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職業倫理觀,尤其是道德觀念不斷提升,促進其自律意識不斷完善,使得社區氛圍更為團結,這一也能夠促進社區居民的社區認同感及歸屬感獲得進一步提升,并為今后的社區生活構建起系統化的公共精神教育,促進居民意識不斷提升;二是充分發揮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意識功能,可以促進我黨及國家政策方針宣傳更為有效,從而使得社區居民可以自覺規范其政治行為,進一步提升其政治使命,積極培育每一個公民和諧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最終促進社會穩定及發展;三是充分發揮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協調功能,協調溝通指的是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友好溝通的民主方式,構建起一種社區居民的溝通交流渠道,使得社區居民之間可以借助渠道調整利益,調適情緒,促進社區人際關系更為和諧,形成良好的社區環境,以及優秀的社會道德風氣;四是充分發揮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備的激勵功能,對于社區居民而言,激勵功能可以有效激發社區居民的主觀能動性,使得社區居民可以自愿參與社區建設,從而有效提升每一個社區居民對于社區基層黨組織的信任,并提高居民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不斷促進新型和諧社區的建設及發展。
社區作為城市發展的細胞,是社會發展環節必不可少的重要存在。社區與我國人民群眾之間存在著一種直接聯系,對于我黨來說,社區一定意義上是黨聯系群眾的最佳紐帶與橋梁。因此在社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新時代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理念而言,具有極為重要時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