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義祥/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
輔導員是指在高校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擇業就業、日常生活、校內團建等層面工作的高校在職工作人員。通常情況下,高校內一個輔導員管理多個專業或多個班級,是高校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構成元素。為了全面貫徹黨及國家的教育方針,應在實現課本教學的同時,加大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以此作為學生全面協同發展的保障[1]。目前高校實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為正面課堂教育,教師結合《毛概》書本教學要求,按照章節在課堂上為學生傳遞正確的思想政治概念。以此樹立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學習的正確認知,此種方法在高校教學中以理論知識為主,側重于以理服人。另一方面為側面社會映射教育,通過教師的行為及相關因素的引導,提高學生對事物的明辨是非能力,以此啟發學生在學習中、在生活中的自覺能力與自律能力。在校內通過真實的事件或案例,輔助學生對具體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改正學生自身對于問題的不正確看法,將學生思想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盡管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已在不斷實踐中趨近于完善,但由于高校輔導員在教育中參與程度較低,無法發揮教學者的正確扮演角色,造成學生在校內思想政治學習中仍存在一定誤區,為此下述將結合高校輔導員工作內容,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中輔導員作用的詳細研究。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區別于其他教育模式,普遍具有多元化與綜合性特點。為此輔導員在其中可扮演思想道路領航人的作用,主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線思想,輔助學生掌握當下社會主義精神的體現形式。例如:利用高校年會活動或班會活動,將歷屆優秀畢業學生返聘回高校,對在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導,使在校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性[2]。同時,在課堂教育中,高校輔導員可通過定期召開思想動員大會的方式,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學習觀念,加深現行大學生對社會前沿精神的掌握,使學生成為思想政治文化精神的主要傳播載體。此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輔導員應具備樹立學生學習信心、轉變學生思想政治態度的能力。例如,輔導員可通過學生的日常生活與相關社會行為,發掘不同學生自身潛在的閃光點。在學生面對學習中的困難時,及時給予學生鼓勵與信心,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心態。
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輔導員可起到提高學生在學習中適應能力與接受能力的作用,作為評估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關鍵因素,只有適應力與接受力較強的學生,才能經受社會的考驗[3]。為此要求輔導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嚴格遵循社會協同發展的要求,主導教學的方向,以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及綜合素質為前提條件,定期聯合思想政治教師對學生開展教育輔導工作,避免在學習中由于社會就業壓力過大造成的學生心理健康層面出現問題。由此可見輔導員在高校教育思想主導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求專業輔導員立足于校內多方面角度,基于教育全過程做好協調工作。其一,輔導員自身的工作行為將會對學生思想造成影響,大學生正處于思維形成的關鍵階段,無論在學習中或是生活中,都會不自覺地模仿身邊的人。因此輔導員在此過程中可起到行為方面的引導作用,例如帶班輔導員身為黨員,便會鼓勵學生參與校內黨員的評選,學生便會將評選黨員作為思想政治學習的目標,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學生的學習能力或思想政治高度均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
其二,由于輔導員具備多年帶班經驗,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輔導員同時可起到專業帶頭作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側重于政治意識或思想意識的提升,輔導員在工作中,可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分析不同類型學生對于思想政治學習的需求[4]。例如,部分學生后期選擇參軍或事業類型單位,輔導員在此過程中便可指導學生與校內團委或黨委工作人員一同參與校園思想政治文化建設,以此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高度。部分學生選擇畢業后從事企業類型工作,輔導員在此過程中便需要指導學生如何在工作中學會與他人良好相處與溝通。同時存在一部分學生對自身未來發展缺乏明確的目標與方向,輔導員需要深入挖掘學生自身潛在的優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以便為后期走向社會打下基礎。總體來說,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輔導員發揮的行為作用是多維度的,也是不可忽視的,只有結合教育中的實際情況,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才能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續進步。
在分析輔導員工作作用中,輔導員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輔助教育,在教育管理層面,輔導員的作用是相對直接的。思想政治專業課程教師的工作任務是結合教學大綱對學生開展教學,而輔導員在此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是對教學流程、教學活動等對多層面工作的整合及調整。例如,嚴格把控教師思想政治教學資源的完整性與時效性,并及時調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與考核過程,衡量高校現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否與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保持一致,評估教育的過程中的學業管理流程或綜合素質培養流程是否具備計劃性等。
此外,如何知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入黨也是高校輔導員輔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在此工作過程中,輔導員需要充分發揮其角色的作用,嚴格秉承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按照標準化流程,整理學生入黨文件與考核記錄[5]。例如,按照學分制度管理流程,整理學生上課考勤文件、出席打卡記錄、思想政治校外工作完成時長等。總之,輔導員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指路燈,可在潛移默化的作用下,對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影響。同時在無形教育的影響,提高受教育學生的綜合品質。
高校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均從理論層面出發,長期時間學生會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產生疲倦或厭倦心理,為了改善這一現狀,需要高校輔導員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干預,適當在生活中的學生展開分析,了解學生實際的思想政治深度與高度,在理論教育的基礎上,加大現代化多媒體教育手段與工具,成立獨立的校內思想政治學習公眾號,并引導學生在校內公眾論壇上進行社會前沿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討,采用此種方式不單單培養了學生的思想政治表達能力,同時可實現更為良好的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工作綜合素質。除此之外,可適當開設校內思想政治教育講壇,由院內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整治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