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星 畢勁松/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入和社會結構的轉型升級,人們受市場化經濟的沖擊容易帶來“個人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的沖擊和影響,再加上西方思潮的涌入,互聯網時代的普及,形成了多元價值文化匯聚,但多元價值的關鍵在于基本的價值認同,因此,當今中國社會應倡導和堅持的主流價值觀已經成了關乎中國社會進步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課題,然而青年大學生作為主流價值觀最重要的承載者和傳播者之一,堅守踐行社會主流核心價值觀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意義重大。
本研究依據2019年上海市教委德育實踐研究課題、上海市學校黨建研究課題,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情感認同、行為認同”調查分析,提出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的策略。調查群體為上海部分高校各年級在校本科生,發放調查問卷1800份,有效問卷1740份,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相關性分析、交叉分析,結合線下訪談等定性分析。
1、當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認同現狀
調研表明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占94.83%、認同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占90.23%、認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占90.23%,這表明當代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在認知層面上高度認同;但在“你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是?”調查中,選擇“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的僅占8.05%,這表明當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認同仍有差距。
2、當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感認同現狀
在情感認同方面:認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對大學生成才和學習生活很重要的調研群體占比是:97.7%、96.55%、98.27%和98.85%,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在情感認同方面高度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個人層面。
3、當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為認同現狀
調研表明:認為參加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幫助的占95.98%,89.66%的人認為考試作弊、82.76%的人認為曠課遲到、86.21%的人認為不尊重他人、85.63%的人認為言語舉止不文明是大學生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這表明當代大學生能夠辨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活動。
大學生價值觀認同是一種動態認知過程,認知認同優于情感認同,情感認同優于行為認同,皮亞杰認為青少年的認知發展是受深層次的、根本的認知變化的推動,這一研究結果符合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
1、當代大學生面臨西方價值觀和網絡自媒體的沖擊和影響
在調查中,認識到西方大片對中國價值觀影響的僅占14.94%、部分影響的占64.37%,這表明西方文化對中國價值觀深層次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易被常人所察覺。在“抖音、快手等各種直播軟件宣揚的價值觀對您的行為導向有影響嗎?”調查中認為沒有影響的僅占21.84%、有影響的占72.99%。由此可見網絡時代的社會多元價值給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影響較大。
2、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
調查中認同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有幫助的占98.28%;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力度很大的占86.78%。由此可見良好的校園文化對提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感認同至關重要。
3、課堂育人體系的影響
在“您主要是通過那些途徑來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調查中:課堂占87.36%、網絡占74.71%、電視媒體占60.34%、書刊占56.32%;認為高校開設思政課對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用很大、較大的占比分別是59.2%、31.03%,認為作用較少和不清楚的占比分別是6.9%和2.87%,這表明課堂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睂崿F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既要提升當代大學生這一認同主體的自身素質,又要發揮教育引導、輿論引導、榜樣示范等外推路徑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課仍然是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最主要的教育陣地,通過思想政治課系統學習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諦。一是加強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改革創新,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地融入高校思政課程,最終實現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全面滲透融入課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育人新格局。二是需要改進現有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模式。采用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的教育方法,逐步實現教學方式從“以知識傳授”向“以解決學生思想實際問題”的轉變,實現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學生現實世界的融合。
堅持科學的輿論引導增進情感認同是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重要環節,從校園主流聲音和互聯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加以輿論傳播,切實提升情感認同。
1、遵循引導規律,強化校園主流聲音
“只有保證各種傳播途徑在內容上的一致性,才能提高價值傳播的有效性?!币虼耍獙崿F當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就必須堅持正確輿論價值導向,積極組織校園廣播電視臺、校報、互聯網等各類媒介立場正確的廣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快速有效的宣傳合力,引導學生明辨是非,培養良好純正班風校風。
2、堅持科學有效正面引導,營造輿論傳播氛圍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校園主流文化傳播活動中去,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感悟和認同。通過優秀學生巡講、校園好人好事展播、高雅藝術進校園、優秀傳統文化誦讀等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社會注意核心價值觀傳播,通過校訓、校歌以及校園文化硬件建設營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軟硬件”德育氛圍,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校園內“觸手可見”。
3、創新并發揮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協同效應,發揮大學生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
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在大學生群體中往往具有榜樣引領作用,他們的言行舉止在日常生活中被看重并模仿。因此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黨課、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民主生活會等各類黨員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學生黨員干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將會帶動并輻射廣大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的影響面。
行為認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最終目的,將通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第二課堂等領域和加強校園制度建設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為認同提供制度保障。
(1)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第二課堂育人體系的滲透,有效擺脫灌輸教育存在的嚴肅、枯燥等缺點,切實提升育人效果。在高校形成一、二課堂聯動的育人格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社會實踐、創業就業等實踐育人活動當中,切實從“踐行”這一領域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認同教育,最終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的目標。
(2)充分運用好校外社會實踐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認同教育,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認同的升華。充分利用主題團日、社團活動等為依托,以重要節慶日、紀念日為契機,充分利用“紅色”革命歷史基地、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基地等平臺,通過內容豐富、形勢新穎的校外體驗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并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制度建設,為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提供制度保障。當自覺行為缺乏約束或管教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為認同缺乏相應約束。因此,為進一步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約束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制度建設勢在必行,在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違紀處罰辦法等相關管理制度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切實提升價值認同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的約束力和強制性,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為認同的成效。
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僅僅依靠校園教育仍有盲點,應探索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聯動協調互補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育人機制。首先,學校教育要通過相關培訓持續提升教師素質,打造一支素質硬、業務強的師資隊伍,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過程中不變形、不走樣;其次、家庭教育要發揮家長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上行下效、率先垂范”榜樣引領作用;再次,加強對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取得良好成效提供良好社會氛圍。
總之,當前我們應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依據,積極推動大學生開展認同教育,使得青年學生從認知認同、情感認同和實踐認同上取得突破和進展,最終實現青年學子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