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 偉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在藝術院校發展中,體育課程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體育課程的展開,使得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緊張氛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增強學生體魄,確保學生能夠擁有良好身體素質,為學生未來更好學習與發展打下基礎。在如今“互聯網+”背景下,傳統體育課程已經不適合學生學習與發展,因此,要及時對課程進行創新與完善,滿足學生需求。所以,本文將針對"互聯網+"背景下藝術院校體育課程發展相應內容進行闡述。
藝術院校屬于專業性較強的獨立院校,“互聯網+體育”是藝術院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與重點,可以將大學體育內容與互聯網之間進行有機結合,實現體育教學的信息化發展。在實際教學開展中,主要就是對互聯網的優勢進行充分利用,在教學期間,老師要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特點有正確把握,在此基礎上,制定教學計劃,并對教學內容作出科學合理規劃。學生還能夠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課程資源進行合理選擇,使得自身體育素養可以得到提升。
在如今的"互聯網+"發展背景下,大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擁有更多話語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每個人都能夠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在網絡中擁有大量信息資源。比如,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就擁有體育名師優質教學視頻以及優質課程等。此類網絡教育資源之間相互溝通,可以為藝術院校體育教師教學工作的展開打下良好基礎,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互聯網+"對體育老師教學工作提出更多挑戰與要求,比如,體育老師要掌握更多先進信息技術知識,懂得計算機操作。[1]能夠在互聯網中搜索與教學相關的知識,將教學與互聯網之間進行有機結合。因為互聯網中的信息參差不齊,老師要對大量教學信息進行篩選,確保應用在教學中的教學資料,能夠符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適合學生更好發展。總之,體育老師要具備較強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為學生帶來高質量課堂,促使學生能夠在未來得到更好發展。
"互聯網+"背景下,藝術院校體育課程發展,采用的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開展中,體育老師可以通過提前錄制視頻方式、選擇名師視頻方式等,在課前采取針對性預習,同時確保課后學生復習能夠更好落實,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審圖素質。在實際體育課程發展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
對于智慧校園工程建設工作要給予更多重視與關注,該項工程可以為體育教學改革提供有效信息保障。在“互聯網+”背景下,智慧校園老師客戶端設計要滿足教學需求,要包括體育班管理、運動處方、消息設置等內容。體育老師可以通過智慧校園方式,對學生每節課體育課出勤情況、體育活動實際情況等進行統計。這樣可以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態度有正確了解,在此基礎上,對教學工作進行調整。[2]完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保證不同教學方式能夠符合學生學習與發展。增加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與熱情,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學習中,達到更好學習效果。對于經常缺勤的學生,老師要及時與其進行溝通,對此類問題進行處理,這樣才能為其他學生起到一定警示作用,端正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意識到體育課對于自身健康的重要作用。
設置相應體育課簽到、成績查詢、體育測試歷史成績查詢、選課情況查詢等。如果學生經過查詢后,發現體質健康測試成績不合格情況,那么要及時向老師發出申請,老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具相應運動處方,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并給出相應解決措施。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通過該種方式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促使學生在未來體育學習中,能夠擁有正確學習理念與學習狀態。及時發現自身體育學習以及鍛煉中存在的不足,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達到更好學習效果。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藝術院校體育課程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為促使體育課程能夠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與發展需求,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創新與完善。在此背景下,根據學生特點與院校自身發展特點,對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作出調整,使得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中學習更多知識,提高自身體育素養,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