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宏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二十三中學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發展,我國的英語教學取得了巨大的教學成就,為國家建設培養出了很多的高素質優秀的英語人才。在英語教學中,不僅包括語言的教學,而且文化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語言和文化間存在著一定的密切關系,語言的出現和發展,為人類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提供了重要載體,而文化是語言發展的基礎,也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目的,兩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一方面要注重英語語言的學習,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將中國傳統文化和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特別是在翻譯教學中,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1.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助于日后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受到了世界的矚目,世界影響力不斷增大,中國的文化也逐漸被世界關注和認可。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已經成為世界潮流。在高中教育階段,教師也要認識到這種發展趨勢,將中國傳統文化教學和英語教學相結合,提升高中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為日后的中國文化傳播奠定堅實的基礎。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將中國傳統文化滲透到英語教學中,鍛煉學生的翻譯能力,在提升英語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提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為英語的運用注入了更深層次的含義。
2.有助于我國的傳統文化更好的傳承和弘揚。隨著社會的發展,西方文化對我國的影響逐漸加大,特別是中小學生,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辨別能力有限,更容易深受影響。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教學,一方面可以加強我國傳統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不管是在道德方面,還是在倫理方面,都要受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避免他們對自己民族優秀文化的遺忘。另一方面,防治學生過深受到西方文化思想影響,從而產生對我國文化思想的貶低和否定情況的發生。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翻譯教學,適當的引用傳統文化,教育和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我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和交融性,學會利用英語語言,向全世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從小學教育階段開始,我們的學校都開設語文教學課程,其中涉及很多的國學課程,其目的是讓學生們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提升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語文能力,并將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弘揚開來。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單純的教授英語知識,傳播的是西方的文化,最后導致我國的很多學生在和外國友人聊天時,侃侃而談,而在向他們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時,卻“啞口無言”,不知道如何正確的翻譯的情況發生。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很多學校開始嘗試將英語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一方面教給學生英語基礎知識,另一方面,培養和鍛煉學生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翻譯能力,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都具有重要意義。
1.英語教師樹立起現代的教育理念。現代的高中英語教師要認清時代發展的趨勢,積極樹立起現代的教育理念,避免他們將英語教學和語文教學完全割裂開來。語言是文化傳播和傳承的重要基礎,因此,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英語翻譯課和傳統文化間的關系,例如,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增強,世界影響力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都出了國門,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很多國家傳播或上映,像我們比較熟悉的《還珠格格》、《西游記》、《甄嬛傳》等,我國文化輸出的越多,對世界的影響就越大,能夠更好的推動我國的發展,加強與世界的交流。
2.調整和優化現在的高中英語教材。我國傳統的高中英語教材,注重的是英語基礎知識學習和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識傳播,而涉及到的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幾乎沒有。因此,要想培提升高中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能力和翻譯能力,最關鍵的是,要對現行的高中英語教材做出必要的調整和優化,適當的增加一些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內容,有意識的引導和鍛煉他們的翻譯能力,在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了解的基礎上,更好的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和傳播出去。
3.創新英語翻譯教學的方法。按照現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要嚴格遵照“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注重引導和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新一些英語翻譯教學的方法,重要的一點是要涉及中國傳統文化,例如相關的演講比賽、翻譯比賽等。鼓勵學生多參觀一些名勝古跡,并嘗試運用英語進行翻譯,在班級內以英語的形式講述給學生聽。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英語翻譯教學要注重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知識,開展翻譯教學,另一方面也要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和生活中的資源,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和翻譯,提升自己英語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