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冬梅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幫助大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關系到大學生的成才成長。該文通過問卷調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現狀,以百色學院為例,了解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困境,進而不斷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
基金項目:廣西一流學科(培育)建設項目(桂教科研[2018]12 號)資助研究課題“新媒體背景下老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研究”(課題編號:MY2020024)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一直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廣大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面臨的現實問題。當今社會的信息化、全球化對我國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陣地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基于現實社會的需要和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發展遇到的機遇和挑戰,為此筆者通過以百色學院為例,調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現狀,進而不斷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更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達到育人的目的。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概述
本次問卷調查以百色學院為例,此次問卷調查樣本為337份,有效問卷為337份。問卷采用匿名調查的方式,共有25個問題,包括被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知情況及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建議等。本次調查對象共337人,其中男生167人,占總人數的49.5%;女生170人,占總人數的50.5%,可見,此次調查男女比例比較均衡。大一年級的人數有39人,占總人數的11.57%,大二年級的人數有191人,占總人數的56.68%;大三年級的人數有94人,占總人數的27.89%;大四年級的人數有13人,占總人數的3.86%。可見低年級人數占比更大,占總人數的96.14%;關于所學專業,文科類有119人,占總人數的35.31%;理科類56人,占總人數的16.62%;工科類46人,占總人數的13.65%;藝術類28人,占總人數的8.31%;其他86人,占總人數的25.52%。可見,本次調查的專業不完全,但也比較廣泛。
二、調查問卷核心數據分析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知情況。
在問到“你最喜愛的課程是?”,53.71%的同學選擇專業課,18.1%的同學選擇思想政治理論課,還有部分同學選擇“其他”課程;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識”調查中,有248位同學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一定的思維能力,占總人數的73.59%,有68位同學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以政治立國,思想立人,建議加強該類課程的教學力度,占總人數的20.18%。有少部分同學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空洞、乏味,不知所云,比較其他課程不重要,也不太感興趣,占總人數的6.33%。在問到“你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感不感興趣”,調查結果顯示,有45位同學表示“非常感興趣”,占總人數的13.35%;有269位同學表示“有一定興趣”,占總人數的79.82%;有23位同學表示“不感興趣”,占總人數的6.82%。在問到“你喜歡現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嗎”,有129位同學選擇“喜歡”,占總人數的38.28%,有206位同學選擇“還行”,占總人數的61.13%,只有兩位同學回答“不喜歡”。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的總體評價”中,調查顯示,超過一半,84.57%的同學認為“總體還可以”,10.09%的同學認為“總體比專業課老師上的好”,只有5.34%的同學認為“總體一般”。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知情況比較好,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有著正確的認識,能夠正確評價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但仍有少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感興趣,認為其內容空洞、乏味、沒有開設的必要,學習態度消極,實用主義傾向嚴重。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是當前值得研究和解決的重大課題。
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情況
在問到“你希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呈現的教學內容是?”,超過50%的同學選擇“不限于書本,有效整合書本內容”“結合時事熱點”“適當補充學科前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俗有趣”,有36位同學選擇“照本宣科的內容”,占總人數的10.7%.在問到“思想政治理論老師的授課方式存在什么問題”時,206位同學認為“語言表達缺乏感染力,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占總人數的61.3%;159位同學認為“教學方式陳舊、教學手段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占總人數的46.9%;143位同學認為“在教學內容上只是照本宣科,理論灌輸式”,占總人數的42.6%;83位同學認為“不組織課堂活動”,58位同學認為“自娛自樂,不關心學生主體感受”,分別占總人數的24.7%和17.3%;56位同學認為“理論功底欠缺,掌握的本學科知識缺乏必要的廣度和深度”,76位同學選擇“其他”,分別占總人數的16.6%和21.9%。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絕大部分同學一致認為“注重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與創新,組織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活動”“合理呈現書本內容,拓展和充實教學內容”“教師有效引導,調動學生參與”“多媒體課件設計新穎,呈現合理,富有吸引力”“注重問題設計與引導,關注和解決學生的思想認識問題”。通過數據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同學希望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內容充實豐富,教學方式新穎,注重教學方式方法的設計,能夠優化教學手段,內容上要結合社會時事熱點,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實際,有理論性、學科性、前沿性、現實性和針對性;同時,我們發現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授課方式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有些老師在教學內容上只是照本宣科,“填鴨式”教學,純理論教學;教學方式陳舊、教學手段單一,不能熟練運用新媒體技術,不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感受和心理特點;在師資隊伍方面,有少部分老師理論功底不深,在本學科內容與知識上缺乏必要的廣度和深度。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態度及課堂表現
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是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關鍵因素,只有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不斷實現與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才能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你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態度是?”,回答“積極接受、理解并主動踐行老師所授的知識”,占總人數的69.7%;回答“被動接受且只是強記”,占總人數的16.3%;回答“厭煩這種課,但還是會聽以應付考試”,占總人數的7.7%;回答“上課馬虎聽,考前突擊”,占總人數的6.2%;說明絕大部分同學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態度比較認真,但仍有少部分同學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態度不端正,因此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在調查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表現時,選擇“認真聽課做課堂筆記”,占總人數的54.3%,“看其他書或者打瞌睡”占總人數的9.2%,“心不在焉,根本不聽”的占總人數的7.7%,“只聽課不做筆記”占總人數的28.78%;“玩手機”的占1.19%。可見,仍有少部分學生們在課堂的表現欠佳,說明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氛圍不夠,興趣不高。在調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出勤情況時,93.77%的同學表示“從不缺課”,“偶爾缺課”和“偶爾上課”的分別占3.26%和2.97%,“從不上課”的為零。說明絕大部分同學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還是比較重視,無論是否來自于內心的喜歡還是出于學分的考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氛圍”,184位同學表示“學生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占總人數的54.6%;131位同學表示“學生沒有什么積極性,課堂氣氛壓抑”,占總人數的38.8%,有5.3%的同學表示“學生和老師各自顧自己的事情、相互不理會”,甚至有1.9%的同學認為“學生缺課嚴重,上課的學生少”。說明絕大部分的班級思政課課堂氛圍比較融洽,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但仍有少部分同學學習思政課積極主動性不夠,對其他學科和專業的學習遠高于思政課的學習。
(四)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因素
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缺課”現象原因的調查,超過一半的同學表示“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自身的紀律性不強”,分別占總人數的70.9%和59.3%,48.7%的同學表示“與專業學習關系不大”,有少部分同學認為“老師講課效果不好”,占總人數的5.8%。從數據看,教師“講課效果不好”不是學生缺課現象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學生自身因素的問題,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對課程性質和重要性認識不足。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業完成情況,64%的同學表示“認真準備資料,商量行動計劃,全力完成”,有31%的同學表示“不太上心,簡單努力”,4%的同學表示“敷衍了事,拷貝搬運”,有個別同學選擇“從未完成,不予理會”。通過數據顯示,絕大部分同學能按時完成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業,但仍有部分同學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積極性比較低。
“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超過50%的同學表示思政課教師應該“學識淵博,旁征博引”“語言流暢,風趣幽默”“關注學生思想問題”“有效組織學生課堂參與”“注重學生思想引領,關注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授課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希望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在教學方法,手段上怎樣改進?”,學生表示“教師有效引導,調動學生參與”“合理呈現書本內容,拓展和充實教學內容”“注重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與創新,組織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活動”“多媒體課件設計新穎,呈現合理,富有吸引力”“注重問題設計與引導,關注和解決學生的思想認識問題”。以上數據說明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也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
通過此次問卷調查,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性得到學生的普遍認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知情況比較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可,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標明確正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本實現教學目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普遍重視教學方法的探索,能夠優化教學手段。
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積極性較低,大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培養目標缺乏了解,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喜歡程度較低,在課堂討論方面參與度不高,作業完成情況方面不夠重視,存在厭學、逃學的現象。教師素質差異較大,個別教師理論功底不足,缺乏激情,水平有待提高。甚至不會運用多媒體技術,課件不美觀,教學內容滯后于實踐等。因此,綜合以上調查結果,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學校應該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夯實專業基礎,加強教師隊伍的專業培訓,不斷進行思政課教學實踐改革,同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重視教學方法的探索,不斷優化教學手段,注重使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其次,以學生為主體,創新教學方法。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前提。既要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也要發揮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實現由目前的“注入式”教學向“討論式”“啟發式”教學轉變”。最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提高關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學校各部門的相互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劉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調查與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
李松林,李會先.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01):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