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家面貌煥然一新。在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由于西方價值觀的涌入,我國社會大眾的思想觀念也隨之西化,導致社會風氣不正、道德危機頻顯。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發展和青少年的思想觀念關乎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在社會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化、意識形態斗爭日趨復雜的今天,對青少年實施引領、對青少年形成正確價值觀進行培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青少年;價值觀;價值引領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發展的奠基階段,其發展主題是通過價值觀教育找準人生的價值取向和價值目標并逐步累積價值創造、價值實現的能力。青少年時期是否培育出正確的價值觀對人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價值觀樹立在青少年發展進程中處于核心地位,從某種意義上說,青少年期的價值培塑奠定人生發展的基礎。
一、改革開放40年青少年價值觀變遷發展脈絡
價值觀變化與社會變遷具有相依性、同頻性,價值觀變化往往反映出整個社會生態變化規律。
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剛邁開步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成為國家的頂層設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鼓勵通過個人奮斗獲得利益,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率先“下海”致富的人們成為青少年學習的榜樣。這一時期,人們崇尚個人奮斗,積極追求成功。
90年代后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發展,下崗潮、打工潮的出現、離婚率的增加等。以往平靜安穩的生活被打破,遠離家鄉親人后的孤寂、安全感的缺失促使人們渴望家的溫暖。同時,隨著東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受西方思想的影響,以往的極端集體主義逐漸消融,在此大背景下,反叛權威、追求自由成為青少年所追求的目標。
本世紀初,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人們逐漸適應了社會結構和市場經濟的變化,實用主義開始占據主導地位。
近年來,環境惡化、意外事故、某些精英人物的英年早逝等逐漸使人們意識到未來的不確定性,“珍惜現在、活在當下”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家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不斷增長的GDP,發達的商品經濟,物質產品的極大豐富,城市發展日新月異的變化,在全體國民分享社會發展帶來的利益同時,繁華的背后,各種社會矛盾、社會問題頻繁出現。
縱觀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青少年價值觀變遷發展的軌跡可知,由于馬克思主義占主導作用的意識形態影響下,在國家主流價值形態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浸潤下,新時代青少年價值觀總體上是積極向上的,與當代社會主流價值觀是基本一致的。對于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不良苗頭,我們要加強輿情監測,積極引導,努力轉化消解。
二、價值觀培塑在青少年人生發展中的核心地位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功利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的價值觀日益影響著人們科學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青少年在人生價值觀樹立方面出現新的特征。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青少年的成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靠人才,而一個優秀的人才又首先必須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確定正確的價值觀。這是因為,價值觀支配著人生的方向和生活的道路,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現實生活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明辨是非,把握人生成才的方向,才能正確對待成才道路上所面臨的各種境遇,不斷排除成才路上的障礙,勇往直前。
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青少年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源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主義人生價值觀的核心。人生價值應體現在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之中。如果只是為自己、為家庭而活著,那個意義是很有限的,只有為國家、為社會、為民族、為集體的利益奮不顧身地工作著,毫無保留地頁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這樣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義,才是光榮的人生、閃光的人生。這段話為我們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指明了方向。
青少年階段是價值觀形成階段,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抓好了青少年價值觀教育,也就抓住了未來、管住了長遠。因此,青年價值觀樹立在青少年發展進程中處于核心地位。
三、新時代青少年價值觀培塑引導路徑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這一思想,提出人的生命活動具有“特有的方式,即實踐或勞動。”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闡明了實踐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根本地位。一種價值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一種價值精神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閃耀出真理的光芒。
青少年就像剛升起的太陽,不僅是祖國的未來棟梁,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未來“掌門人”,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的這一名言,深刻揭示了青少年之于國家民族未來發展的極端重要性。中國未來的偉大事業要靠他們來開創和實現。黨的十九大為我們繪就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藍圖。美麗的愿景需要青年一代去實現,光明中國的未來需要青年一代去托舉。以時代的價值主體為依托,以當代青少年為基本,改善教育發展環境,拓寬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途徑,讓青少年形成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現實國情的需要,同時也是未來發展的要求。
價值觀教育的基本功能和首要任務就在于引領人樹立合理的價值觀念和價值理想,培養人在價值認知、價值追求和價值創造等方面的能力。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和定型的關鍵時期,要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最根本的途徑是對他們進行科學的價值教育。價值教育失敗或混亂,必然導致人們的信仰缺失、理想低俗、價值迷惘、人生失的、行為失范、心理失衡、低趣庸俗等各方面的人生問題。
立足新時代,對青少年進行價值觀培塑就是要用信念、理想、自信、科學理論、歷史眼光、偉大目標、光明未來等一切積極的價值對青少年一代實施價值教育和價值塑造,引導和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第一,要嚴格遵循青少年價值觀教育內在規律。學生是青少年的主體,青少年階段是接受教育、完成知識技能學習的黃金期。價值觀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核心內容,有效的教育,是讓知識技能在教育者和教育對象之間的有效傳遞,讓受教育者入腦入心,并轉化為人生實踐。恩格斯說:“不要過分陶醉于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自然規律與法則我們要遵守,青少年價值觀教育內在規律我們同樣要遵循。成功的教育者同時也是研究者,他能積極探究教育規律,根據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密切結合青少年的生活進程,實施分層次、有針對性的教導和培育。共青團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學校”,通過開展實踐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是共青團固有的優良傳統。歷年來共青團開展的“青年文明號創建”“學雷鋒、樹新風”“青年志愿者行動”“創青春”等各種各樣的活動,無一不是價值觀培塑。
第二,豐富價值觀教育內涵。不能把價值教育理解成單純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律、道德教育,審美教育,生活能力教育,特定價值觀教育或孤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更不能把這些價值內涵割裂開來,片面地、零散地對青少年施加影響。而要從人的生存發展方式與時代、社會需要相互統一的高度,建構價值教育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體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現實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和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情感品質教育等價值內涵整合為一個邏輯嚴密的內容體系,對青少年實施價值引導和價值朔造,并將它們貫穿和落實于知識、能力教育過程之中,才能夠避免價值教育碎片化、脫離實際及教育內容彼此矛盾等各種弊端,實現青少年完整人格的協調發展。
第三,充分發掘利用價值觀教育資源。價值教育不是簡單的價值觀灌輸和踐行,而是啟發人對于自己作為價值性存在的體悟和自覺,培育人在現實環境和條件下進行價值創造的能力,充盈人的價值存在,提高人的思想和行動的價值率,促進和推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充分開發利用各種價值教育資源,教育青少年對于特定價值觀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增強他們價值行動的理性水平、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價值教育資源深刻地存在于一定社會的歷史傳承、時代趨勢和現實實踐之中。
我們通過以上各種方法途徑的實踐,將將青少年價值觀培塑做到實處。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源源不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蓄力量。
參考文獻
[1]侯松濤.程美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三十年價值觀變遷的歷史性透視[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8.
[2]崔世海.墾荒精神永遠不老[J].民主與法制時報,2013.
[3]陳海平,楊維毅.大陳島墾荒精神與新時代青少年價值引領[Z].大陳島與青年志愿墾荒精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