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松
◆摘? 要: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政府及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新冠疫情的到來,更是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增加了難度。高校就業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就業創業機制,改善大學生畢業窘狀。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就業、新冠疫情后期
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政府及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新冠疫情這一不速之客的到來,更是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增加了難度。據教育部公開數據,2021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比去年增長40萬,達到874萬。加上今年因為新冠疫情和中美貿易戰[1]導致的經濟緊縮,很多企業紛紛取消了線下校招,甚至有的企業取消了今年的招聘活動。2019年十月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也要求進一步完善就業創業機制,改善大學生畢業窘狀,在改善民生問題上,保障大學生就業成為重中之重。
從我們的問卷調查和其它研究者的研究結論來看,可以粗略的把當前大學生的就業挑戰分為以下五類:①部分大學生就業觀念老舊,無法以開闊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就業形勢;②部分大學生專業知識不夠扎實;③部分大學生在校期間缺乏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④部分高校缺乏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專業設置不滿足市場需求,和社會發展脫節;⑤高校的就業創業服務缺乏針對性,未考慮學生特點、個性、職業規劃,未發揮大數據優勢。
在新冠疫情形勢和五類常見就業挑戰下,2021屆高校畢業生這一群體也逐漸走向了公眾關注的視野。國家教育部采取了多措并舉的就業政策,給這一特殊時期的重點關注群體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也給高校就業指導老師尤其是畢業生輔導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一、調整好大學生的心態
新冠疫情的出現打亂了中國人民生產生活的節奏,高校畢業生的心理產生一系列的變化也是非常正常的。但高校畢業生不能一直被焦慮、恐慌的負面心理所困擾。開學延遲、就業寒冬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高校畢業生要接受這個事實,并在高校的幫助下,共同調整自身的就業節奏。防疫就業工作需要引導大學生認識到疫情當下嚴峻的就業問題,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認識水平,加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堅定信念,同時還要增強立德樹人的教育情懷,在掌握高校畢業生的心態變化的基礎上,發揮高校的優勢,努力實現疫情防控與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兩手抓,把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妥善解決。
二、引導畢業生選擇正確的就業方向
疫情防控期間,面對面與學生進行交流較難進行,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指導非常受限。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依托網絡優勢,對學生進行線上引導。就業工作人員要發揮創新引導性,讓高校畢業生了解國家在重點領域對于人才的需求,并做出正確的就業取向,對市場變化進行有針對性的摸底調查,了解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為社會推薦更多優秀的畢業生。與此同時,還要對大學生村官計劃等基層項目進行有序推進,鼓勵條件合適的畢業生積極參軍。對于各項優惠政策的實施要確保執行到位,鼓勵畢業生積極深入基層就業。高校就業工作要積極尋找基層就業創業的榜樣,并對其進行大力宣傳,鼓勵大學生積極投身于國家需要的崗位中來,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推廣完善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管理服務網絡平臺
由于傳統的現場招聘活動不一定能正常開展,線上招聘服務成為了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一種常見方式,高校防疫就業工作要積極推廣完善線上招聘服務,建立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管理服務網絡平臺。這一平臺要具備網上辦公的能力,組織完善的線上招聘活動,不能要滿足用人單位的申請,還要滿足畢業生線上面試、辦理就業手續的要求。由于網絡招聘及云求職的質量與就業管理服務網絡平臺息息相關,因此,高校防疫就業工作部門要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結合具體的工作情況對平臺的服務能力進行優化與完善,為畢業生、高校、用人單位三方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
四、特殊處理畢業生就業問題中的個性化問題
高校畢業生的人數是非常多的,其中還包括一些特殊的群體,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防疫就業就需要對這些特殊群體進行重點幫扶。在建立適用于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平臺時,首先要對畢業生的求職意向進行摸底,并分類整理,創建更加有針對性的線上就業平臺[4]。對于考研復試、參軍入伍、自主創業等特殊類型的畢業生進行特殊化指導。在高校畢業生中,還有一些家庭困難的畢業生,對于這部分群體,要重點跟蹤,同時盡力幫扶,指導其確定就業方向,有合適的崗位時要優先推薦這部分群體。
五、結束語
烏云不可能一直遮擋太陽,春天不會因為疫情而晚到,高校畢業生在經歷過全國人民共抗疫情這次特殊的經歷之后,會收獲很多在高校內學習不到的寶貴經驗,相信他們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可以更好的迎接挑戰,克服困難。高校防疫就業工作在這段特殊的時期中,要借助網絡的優勢,創新工作方式,引導學生調整心態,創建就業管理服務網絡平臺,為高校畢業生的就職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1]吳建平.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N].人民日報,2019-03-01.
[2]楚河.努力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升學機會、開展精準指導服務教育部多措并舉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J].中國大學生就業,2020(05):4-5.
[3]彭正霞,陸根書,李麗潔.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影響因素及路徑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20(01).
[4]肖敏.利用大數據平臺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03):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