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德鑫
一、三誤區:少兒國畫寫生中常見問題探微
(一)認識誤區:少兒國畫學習過多的精力放在臨摹,而非寫生
國畫傳統的學習過程應該是臨摹,寫生,創作,少兒國畫的教學過程也應該遵循此道。初學國畫從臨摹入手,可以使學生快速了解傳統國畫知識,深入觀察臨摹作品,能快速提高學生的傳統國畫的審美,去體悟畫家當時的心境。但在一些國畫教學過程中一味強調“傳承”傳統國畫知識,整個學習過程枯燥且乏味,使學生容易失去國畫學習的興趣。
(二)實踐誤區:把寫生當作放風,重形式輕過程
戶外寫生可以讓學生直接面對大自然觀察,整個過程輕松好奇,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由于學生年齡小好動這一特點進行戶外寫生活動很容易弄成一場秋游或春游活動。
基于學生年齡結構偏小這一特點,在進行寫生過程中,學生的觀察往往都只是用眼睛簡單地看一下,或者只接心中想象一下,頭都不抬地進行“觀察”,說明學生還沒有意識到觀察對于國畫學習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只有讓學生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才能真正達到寫生的教學目的。
(三)評價誤區:在評判上難以平衡技法和童趣之間的關系
當下的少兒國畫教學中有兩種略顯極端的現象:一種是片面強調“童趣”,運用筆墨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卻忽視傳統國畫技法的學習,使其本質成為一種變體兒童畫;另一種是過分強調“傳承”,一味地臨摹學習傳統國畫技法,教條地學習國畫知識,不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然而枯燥的學習過程又容易使學生半途而廢。中國畫學習的規律,遵循先師古人,再師自然。
二、六環節:少兒國畫寫生中的指導策略
(一)環節一:文化積淀,研摹名家名作
在藝術時代的演進中,肯定會塑造一批具有共同性,代表性的主流藝術風格。我們通過臨摹名家作品,引導學生對不同時代的繪畫風格的傳承發展進行分析,可以讓學生的繪畫學習之路變得更得心應手。首先我們應該從宋畫入手,臨摹宋人小品,了解宋畫的繪畫過程,怎樣描底稿?宋畫的基本著色步驟等,為我們后期寫生創作做準備。
(二)環節二:仔細觀察,做到眼到心到
古人以師法自然為最終要旨。在近現代的花鳥花大師中,齊白石先生可謂做到師法自然的垂范,他對蟲草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最終形成了自己的草蟲風格。齊白石先生曾說:“我決不畫我沒見過的東西,并感慨道:‘歷來畫家所謂。畫人難畫手,余謂畫蟲之腳亦不好.非捉蟲寫生不能如此之工。”更生動形象的詮釋了寫生觀察要“細致入微”這層涵義。
在整個寫生過程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對寫生對象進行細致的觀察,通過對花、葉、枝的觀察來了解寫生對象的特點。再對花的細節進行觀察,思考花瓣之間的關系該如何處理?花、葉、枝的前后關系如何?從最前面的開始下筆寫生,慢慢把寫生對象畫在紙面上。
(三)環節三:科學選材,精妙構思起手
由于學生年齡偏小,他們只能把觀察到的寫生對象直觀地畫下來,表現手法很稚拙但充滿童趣。作為老師我們應該以小朋友的視角去尋找角度觀察寫生對象,這樣可以更設身處地的引導小朋友認識和思考怎樣處理寫生對象。我們在組織寫生活動之前應該對寫生場地的植物有一個了解,把現場適合寫生的植物整理出來,可以是圖片形式,每張圖片都標注出寫生時的注意事項、重難點,然后讓小朋友抓鬮的形式來選擇要寫生對象的照片,然后學生根據自己抽到的內容在家長的陪同下去尋找寫生對象,找到后開始觀察寫生。一些小游戲的穿插可以使整個寫生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少兒國畫寫生活動時出于安全問題考慮,在進行戶外少兒國畫寫生時必須家長陪同,時間安排建議兩個課時,太長小朋友容易厭倦,太短則達不到效果。一切準備就緒之后就可以展開寫生活動。
(四)環節四:素材入畫,完整創作布局
寫生時要注意選材入畫的角度。選擇好要寫生的對象,接著考慮從什么角度入手,這兩個方面構成寫生起手的第一個步驟。藝術的加工是創造美,而不是照搬自然,不是所有的“物象”都能入畫。單講一朵好看的花,也不是所有的角度都好看,比如倒掛下來的花需要仰視這樣使畫面不會顯的沒有精神,沒有朝氣,如垂絲海棠等;有的花就適合俯視角度去表現,比如玉蘭、荷花之類,這樣的角度可以觀察到花心;有的花需要側面寫生比如牽牛花,其正面表現不出花的組織結構,側面七八分則容易畫出它的筒狀;所以說寫生前要圍繞對象多轉幾圈,選擇好角度,方能定坐起筆。
(五)環節五:完善細節,修補整理成品
指導學生把寫生素材進行整理,調整構圖及局部細節,比如花瓣、枝葉的處理方法是否統一?進行國畫創作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要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個性,引導他們創作真正屬于自己的作品。在具體創作過程種可以尋找相似的古人作品作為參考對象,參考其著色、構圖及細節的處理,指導學生創作一幅滿意的國畫作品,經過這樣的一個寫生創作過程,可以加深學生對臨摹知識的認識,為今后自主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環節六:展示交流,推進集體提高
把這一次學生寫生創作的作品進行課堂展示,還可以做一個專題展覽。同學們可以先介紹自己作品的創作想法,然后自由發言,對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點評,教師點評原則鼓勵為主,激發小朋友的學習興趣。讓小朋友更加自信,發揮更大膽的想象力,學會主動的觀察和獨立思考,開始學會藝術的大膽表現和獨立的思想認識。
三、總結
在少兒國畫的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小朋友的身心特點,不僅要注重傳統國畫知識點的講解,更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寫生”正好可以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花鳥寫生來搜集第一手資料,寫生者與“物”直接“接觸、體會、交流”實現主觀思維與客觀存在最快速的撞擊,共鳴,緊接著就可以進行國畫創作,進而加深學生的國畫學習探索欲望,提高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