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酩

◆摘? 要:目的:探討PBL教學法在針灸教學中對學生學習效果及能力培養的影響。方法:將我校18級中醫2班的80名學生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人,A組采用PBL教學法,B組采用傳統教學法,結束相關教學內容后,對比兩組學生的測試成績及兩種教學法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知識點理解程度、自學能力、臨床思維能力的影響。結果:PBL教學組學生成績高于傳統教學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PBL教學組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于傳統教學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PBL教學組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略高于傳統教學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PBL教學組學生的自學能力優于傳統教學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PBL教學組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強于傳統教學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BL教學法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及臨床思維能力方面影響較大,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與知識點理解方面的幫助相對較小,PBL教學法對學生的影響更多體現在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方面。
◆關鍵詞:PBL;針灸;教學
針灸學的教學內容多而雜,而大專院校的針灸學時又少,現階段的針灸教學主要通過結合臨床治療經驗的方法進行知識點講解,但學生普遍反映針灸學內容太多,不利于記憶,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加強學生對針灸學知識點的理解、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是針灸教學中的一項難題。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將我校2018級中醫2班的80名學生,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A組學生采用PBL教學法,B組學生采用傳統教學法。兩組學生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教學方法
A組:將學生隨機分為5組,每組8人,每組設小組長1人,記錄員1人。任課教師選取典型的針灸學醫案,提出教學內容相關問題,小組成員自行查找答案、進行組內討論及課堂匯報,隨后教師進行小組點評及知識點補充。
B組:任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進行備課,利用板書、PPT、圖文音影資料等形式進行課堂講授。
1.3考核方法
組織學生進行相關學習內容測試,由未參與本班教學的教師進行評分,對比兩組學生的測試成績。同時采用調查問卷形式,針對兩種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興趣、知識點理解程度、自學能力、臨床思維的影響程度進行調研,調查結果中,有很大影響計3分,有影響計2分,基本沒影響計1分,完全沒影響計0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傳統教學組成績為79.85±8.34分,PBL教學組成績為81.35±7.32分,數據結果提示PBL教學組成績高于傳統教學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傳統教學組得分為1.26±0.24分,PBL教學組得分為2.25±0.91分,數據結果提示PBL教學法比傳統教學法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知識點理解程度方面,傳統教學組得分為1.93±0.36分,PBL教學組得分為2.18±0.57分,數據結果提示PBL教學法比傳統教學法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學生自學能力方面,傳統教學組得分為1.37±0.49分,PBL教學組得分為2.59±0.86分,數據結果提示PBL教學法比傳統教學法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學生臨床思維方面,傳統教學組得分為1.52±0.31分,PBL教學組得分為2.37±0.72分,數據結果提示PBL教學法比傳統教學法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針灸學是中醫學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核心課程之一,其理論體系包括經絡腧穴、刺灸方法、針灸治療等內容,而我校中醫專業的《針灸學》課程只有50學時,這就形成了針灸教學內容多、課時少、學習難度大的局面。
PBL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從本次研究結果看,PBL教學法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及臨床思維方面影響較大,相對而言,其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與知識點理解方面幫助較小,我們可以猜測,PBL教學法對學生的影響更多體現在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方面。
雖然PBL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質,但其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過多消耗學生課余時間及小組成員參與度參差不齊兩個方面,既然PBL教學法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那么如何解決其實施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