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沛宇
摘 要:團體動力理論將團體看作一個有機整體,運用團體動力的覺察來加強課堂管理。由于課堂的復雜性,針對人格型、行為型、情緒型三類課堂問題行為,教師運用團體動力理論,通過基于團體特點制定課堂規則;根據團體心理創設教學環境;采取靈活有趣的教學策略;合理運用團體影響力,以更好地實施課堂管理,促進教學有效開展。
關鍵詞:團體動力;課堂管理;課堂問題行為
一、團體動力理論概述
團體動力理論由勒溫提出,將團體看作一個有機整體,在整體的程度上探索團體的行為和過程,運用團體動力的覺察來加強課堂管理。
(一)團體本質
就整體動力觀而言,團體具有整體性強的特點,整體中任意部分的變動均將引起其他部分變動。
(二)團體動力
“團體動力”即團體能創造出的且強烈影響其成員行為的一種心理勢力。在電影中,班德莉婭熱愛學習而且喜歡克拉克老師,但是受到團體動力的影響,為了融入團體,不得不隨波逐流隱藏起自己的老師的喜愛,在群體起哄時默默收起了桌面上的書本。
(三)團體目標
團體目標包括團體內各成員對團體所持有的期望,目標的建立有利于調動成員積極性。在電影中,克拉克老師制定了共同的班級目標:敢于追夢,勇于冒險。正是這個目標激勵他和孩子們一起努力,也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四)團體規范
由團體內部制定的團體規范,是成員均需遵守的紀律和條約,在促進團體效能方面有重要作用。克拉克老師通過制定班規,并且明確了違反班規會受到懲罰,建立起了團體規范。
二、課堂管理概述
(一)課堂管理的概念
本文中所定義的課堂管理是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對教學環節、教學秩序以及學生的學習行為所必需采取的管理,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遵循的。但規則和管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根據課堂管理的現狀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不斷地完善和改進管理方式方法和策略。
(二)課堂管理的必要性
對課堂進行管理主要是由于課堂的復雜性,課堂的復雜性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學生的多元性和個別差異性。不同的學生,在遺傳素質、知識經驗、思維方式、學習需求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而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也就不同。尤其是當教師進行集體教學形式時,這種“同步性的教學”,必然引起學生不同的心理反應和行為表現。為了保證教學的順利推進,教師就需要對不同學生具有個別差異性的表現進行協調,而這就需要進行課堂管理。
2. 課堂活動的多維性和交疊性。課堂教學是由許多活動構成的。這些活動并不是按單一線索依次出現的,而是按多重線索交疊出現的。也就是說,在同一時刻存在多種教學活動,如:講授、板書、組織討論、播放課件、處理學生的違紀行為等等。進行課堂管理,有利于促進具有多維性和交疊性的諸多課堂活動的協調與配合。
3. 課堂事件的緊急性和不可預測性。課堂上的許多事件都是突發的,緊急的,如:學生出現究發行為、突然停電、外面傳來噪聲等等。這些事件不僅出現和發展的速度快,而且具有不可預測性。這些事件一且出現,必然會對課堂教學造成不良影響。所以,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必須及時、果斷而機智地處理這些意外事件。
4. 課堂生活的公開性。課堂生活的公開性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的行為對于在該教室的所有人而言都是公開的。學生是如何表現的、教師是如何反應的,都被其他人看在眼里。如果某一不當行為沒有得到正確處理就可能在其他學生身上重復出現。課堂生活的這種公開性增加了教師處理學生異常行為的難度。它要求教師對問題行為的處理必須是合理、公正。適當的。
三、團體動力理論在課堂管理中的運用
(一)課堂問題行為
1. 類型
(1)人格型問題行為。這類行為帶有神經質特征,常常表現為退縮行為,比如班德莉婭,她上課認真聽講,但不敢回答問題,害怕老師。針對這種現象,克拉克通過鼓勵贊揚,逐漸使她建立起信心。
(2)行為型問題行為。這類行為具有對抗性、攻擊性或破壞性等特征,在電影中體現的尤為明顯。針對這種行為,克拉克采取“低姿態課堂管理”。首先是預料,基于判斷對可能出現的問題行為采取預防措施。他在上語法課時預料到孩子們不會有興趣聽講因此采取了喝巧克力奶的形式,當學生堅持15秒認真聽講他就喝掉一瓶巧克力奶。其次是阻止,當不良課堂行為出現時教師采取干預措施。上課時有同學說話克拉克就馬上走近他,帶著特定表情與其進行目光接觸并且故意大聲說話。最后是反應,即教師采取果斷有力的措施阻止嚴重的問題行為。當莎美卡上課再次擾亂課堂秩序時,他強制要求她看著自己,并且強烈晃動她的桌子,對她的不良行為予以警告。
(3)情緒型問題行為。這類行為主要是指由于過度緊張、焦慮和情緒多變而導致的問題行為,在電影中體現在距離考試僅剩一周時孩子們失去信心。針對這種行為,克拉克為孩子們準備了蛋糕邀請他們一起點燃蠟燭。點亮蠟燭時孩子們的信心也被點亮。
2. 成因。根據團體動力理論,教師應對課堂問題行為進行診斷性思考,了解問題行為背后的動機,從團體和個人之間關系的角度出發分析問題行為的成因,具體應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1)對教師不滿。對教師不滿往往與刻板印象相關。因為克拉克班上的學生是大家眼中的差生,他們自然而然認為老師不會喜歡他們,他們對教師的不滿是源于過去不愉快的經歷造成的刻板印象。
(2)尋求關注。盡管班上的學生看似不在意老師,但其實也渴望在團體中得到他人的關注,他們的問題行為其實也是為了引起老師的關注。
(3)從眾心理。個體處于團體中,會受到團體行為和情感傾向的影響。因為班上的大部分學生對于學習抱有敵意,所以影響了班德莉婭,她不得不隨波逐流隱藏起自己對學習的渴望。
(二)團體動力理論的運用
1. 基于團體特點制定課堂規則。由團體內部制定的團體規范是團體成員均需遵守的紀律和條約。團體動力理論重視團體的作用,因此應該通過師生合作協商的方式來制定課堂規則。克拉克老師針對班上的學生缺少規則意識、散漫自由的特點,制定課堂規則,明確團體規范,并且讓學生體會到了違反規則受到懲罰的痛苦。在一次吃午飯時,克拉克老師要求孩子們排隊去餐廳吃飯。但是莎美卡拒絕排隊。克拉克老師強調“我們是一家人”的規則,只要有一個人不排隊,我們就不能吃飯。同學們紛紛勸莎美卡照做。此時的莎美卡受到團體動力的影響,被迫服從于團體規范。由此可知,團體規范在穩定團體生活、協調和促進團體效能發揮方面有重要作用。
2. 根據團體心理創設教學環境。教學環境包括物理環境與心理環境,在電影中體現更明顯的是心理環境創設。克拉克班上的孩子大多是受到忽視的差生,克拉克尊重關愛他們,把他們當自己的家人,鼓勵他們,讓他們建立起信心。第一,建立科學民主的課堂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的課堂管理制度。第二,建立平等融洽的人際關系。克拉克反復強調要互相尊重,孩子們要稱呼他為先生。第三,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克拉克讓孩子們把班級當做家,把自己當做家庭的主人。
3. 采取靈活有趣的教學策略。根據團體動力理論,一旦個別學生出現課堂問題行為,就很容易蔓延到整個班級。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組織教學,安排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克拉克班上的同學大多存在行為型問題行為,上課很難集中注意力在課程上。他在上歷史課時,發現學生無法記住美國歷史,對歷史也缺少興趣,于是采用rap形式進行教學,反戴帽子,走出夸張的舞步,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就記住了知識,也創造了有序的教學秩序,促進了課堂管理。
此外,幽默的話語和行為在教學管理中也十分重要。教師可以通過幽默的話語和行為,讓學生察覺到行為失當,從而調控自己的問題行為。克拉克老師在上課時,胡里奧坐在桌子上,不聽講。他一邊繪聲繪色地講述金博士的演講,講到“咻”的一聲,有人打開了消防栓時,動手摘掉了胡里奧的帽子。胡里奧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因此主動糾正了行為。幽默在管理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方面能夠起到獨特而巧妙的作用,以一種輕松愉悅卻又暗含提示的方式使學生主動自我控制。但教師的這種幽默絕不能是冷嘲熱諷,否則只能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4. 合理運用團體影響力。團體動力能夠影響團體成員的行為,人在團體中所表現的行為可能和個人獨處時不一樣。團體具有整體性強的特點,盡管團體行動在執行過程中需要團體內部各成員來完成,但是,團體對個體始終具有巨大的支配力量。
有些時候,當個別學生出現課堂問題行為時,其他同學無動于衷,甚至起哄支持,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用“集體連坐”策略,即整個集體將根據集體中個別成員的行為進行獎勵或者懲罰。在排隊吃午飯時,針對莎美卡的插隊行為,克拉克采取了“連坐”措施。因為她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導致全體學生都不能吃午飯。最終莎美卡迫于團體壓力,承認了自己插隊。
參考文獻:
[1]王玉玲. 普通小學超常學生課堂擾亂行為干預[J]. 教學與管理,2019(17):16-18.
[2]楊溶溶. 小學英語新手與熟手型教師應對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策略的比較研究[D]. 曲阜師范大學,2019.
[3]朱鑫鈺. 對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探究[J]. 現代交際,2019(16):171-172+170.
[4]唐歡麗. 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原因分析及對策[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8):64.
[5]關永亮. 小學生不良課堂行為的原因與對策[J]. 基礎教育研究,2019(12):88-89.
[6]吳軍其,操令瑜. 基于團體動力理論的課堂問題行為及其管理[J]. 教學與管理,2019(22):5-8.
[7]ClassroomInteractions:TeachersandStudentsPerceptions[J]. MariaS. Poulou. ResearchinEducation.2009(1).
[8]OrchestratingClassroomInteractioninaCommunityofInquiry:ModesofTeacherParticipation[J]. TheJournalofClassroomInteraction.2001(2/1).
[9]Twentythousandhours:Editorintroduction[J]. BarryJ. Fraser. LearningEnvironmentsResearch.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