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婷
摘 要:教導處是學校實施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職能部門。學校能否順利運行,能否有很高的工作效率,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除校長外,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教導主任的作用。因此,教導主任工作好壞成為學校執行力強弱的關鍵。所以,教育界有句俗語叫作:小校長,大教導。
關鍵詞:小學;教學;管理
一、走進課堂
小學的教導主任在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上不像城區學校那樣,分管領導專一化。為此,作為小學的教導主任,要深入到教育教學管理中去,最有效的一個捷徑就是走進課堂。帶上你的聽課記錄本,親切地走進教師的課堂,用管理者的眼光去聽課,透過課堂教學現象挖掘其背后潛藏的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問題,從而為逐步改進學校教學管理提供第一手真實的依據。
(一)在課堂教學中去尋求學校的辦學特色和辦學方向
如果一所學校在外界看來沒有什么特色和明確的辦學方向,那這所學校不是成功的學校,教導主任也必定不是成功的教導主任。因此,教導主任日常所要思索的就是如何體現本校的教學特色。尤其是農村學校,要讓自己的辦學特色和辦學理念得到別人的認可,更是困難重重。那么,課堂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可以提供給教導主任更多的思索空間,關鍵是教導主任如何在聽課中去發現。
(二)在課堂教學中去發現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問題
教導主任的聽課一定要深層次地分析教學現象和規律,只有透過課堂教學現象,才能發現學校哪些教學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教學管理制度還需完善。
我所在學校教師整體趨于年輕化,他們大多在網上尋找教學資源,于是,我一邊給對電腦操作不熟悉的老師上電腦培訓課,另一方面我自己著手建設個人的工作室,將學校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全部收放在網站之中,常年積累,這樣不僅給自己的學校建立了一個資源庫,還為教師們尋找參考資料提供了一個平臺,我將其作為本校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的一個特色來管理、來挖掘。
二、帶頭教研,帶動教風
校本教研作為一個新生兒,自90年代末提出到現在,經過艱難的發展歷程,已逐步為更多的人所認同。校本教研在學校教學管理及提高教學質量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被更多的教導主任所看重。
如今,校本教研在我們學校已經起步。學校教導主任帶好頭,親自動手搞教研。當教師們還在為教研如何才能入門而大傷腦筋時,作為小學的教導主任已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和指導教師們如何就一個教學問題開展小課題研究和行動研究。
三、在教師的心靈上去運作管理,真正體現以人為本
(一)既要做得好,也要說得好。加大宣傳,走向外界
當今這個時代,甘醇的美酒到處都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已經落后。因此,就學校發展而言,本校在教學管理上有什么長處或者成功之處,教導主任要考慮跟外界多交流。既要做得好,也要說得好。加大宣傳,走向外界。不被發現、不被雕琢的玉,只是一塊石頭而已。同時,當你在將自己教學管理方面的東西向外界宣傳的同時,你也在做更進一步的改進,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新的發展觀。
(二)小學的教導主任要有敢創名校的勇氣,用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指導教學管理
當天時、地利、人和都相對具備時,小學的教導主任要真正管理好一所學校的教學工作,就要站得高、看得遠,要有敢創名校的勇氣。為此,小學的教導主任不能故步自封,做井底之蛙,而要放眼校外,立足發展。在教學管理中一切都要為創名校而做好準備。用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指導教學管理。就縱向而言,當一年級的學生入學后,就要構思六年教育計劃。就橫向而言,如果有多個教學點,那么各教學點之間要形成對比,要形成一個系統的競爭激勵機制;放眼全市,更要去尋找自己學校與兄弟學校的差距在哪里,有多大的差距,做教導主任的都要清楚,要思考。
四、在教育教學目標實施中,當好參謀者、調度者、督導者的角色。
(一)教導主任在決策中起傳遞信息作用,是參謀者
從工作計劃的制定看,要根據過去的情況和上級要求提出新的設想,作為決策的依據;要協助校長深入群眾聽取師生意見,作為決策的基礎;還要提供、整理各種工作信息,作為決策的參考。從計劃的修訂看,要向校長提供實施的正反兩方面的情況,并作調查研究,修正計劃,減少偏差和失誤。最后還要做好總結,積累資料,為以后的決策提供借鑒。
(二)教導主任在目標實現上起糾偏固本的指向作用,是督導者
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落實課程計劃,實施素質教育,確保教育目標的實現。一要抓督導,督促各教研組和教師制定工作計劃,定期檢查執行情況,期末搞好總結交流。二要抓評估,對教研組的工作,教師的教學態度、能力、效果等進行評價,肯定成績,糾正偏差,根據績效評比表彰。三要抓指導,幫助教師提高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增強教書育人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激勵他們為教育事業建功立業。
(三)教導主任在執行中起組織作用,是調度者
一是常規調度,根據總體安排制定工作計劃,分步貫徹落實,并調度人力、物力組織實施,使決策變為現實。二是臨時調度,即隨機管理,如上級臨時檢查、教師病事假或突發事件,都要緊急調度。這就要求教導主任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善于當機立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