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雪 鐘世浩
摘 要:以籃球特色校成都市龍泉驛區龍華小學校的體育活動設置現狀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邏輯歸納等方法進行研究。通過調查和研究發現龍華小學籃球特色活動開展中出現了校本課程內容更新換代慢,教學模式形式單一;籃球專業教師少,專業素養有待提高;籃球特色活動覆蓋面不夠廣等問題,進而提出常學常新,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擴招籃球專業教師,提高非專業教師籃球素養;充分利用各項資源,增加特色活動覆蓋面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籃球特色校;體育活動
中小學籃球特色校為青少年體育發展提供了個性化的發展平臺,不僅能有效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還能為國家提供更多優質的籃球運動后備人才。成都市龍泉驛區龍華小學校堅持秉承“慧雅教學”的辦學理念,深入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大力發展校園體育教育。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以籃球特色校成都市龍泉驛區龍華小學校的體育活動設置現狀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調查法、邏輯歸納法。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龍華小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現狀
1. 籃球校本課程。龍華小學自主創建了“三級教學模式”的籃球校本課程,將籃球教學內容以三個水平段的形式進行切割劃分:水平一的籃球游戲和原地運球、水平二的行進間運球和簡單的技戰術知識、水平三的傳球和三步上籃以及籃球實戰技術。主要采用常規教學模式,通過室外體育課來開展和推進教學進度。
2. 籃球訓練隊。龍華小學充分利用體育教師資源,致力于打造一個完整的籃球訓練梯隊:水平一的第一梯隊,不分男女隊,以籃球基礎練習為主,主要涉及原地運球、雙手運球、行進間運球等技術動作;水平二的第二梯隊,分成男女兩個代表隊,處于技能提高階段,主要涉及過障礙運球、雙人或多人傳球,并穿插簡單的進攻、防守技戰術;水平三的第三梯隊,分成男女兩個代表隊,在加強籃球各項基礎技術動作的前提下,著重培養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旨在打造校級王牌籃球隊。
3. 籃球特色活動。龍華小學涉及籃球特色的體育活動主要包括兩大類:陽光體育大課間、趣味運動會。在學校的陽光體育大課間分項體育鍛煉活動中,3.4年級的活動項目是行進間運球往返。在每學期一次的校級趣味運動會上,單獨設置了籃球團體項目,水平一是固定時間內原地運球數個數、水平二是行進間運球接力計時、水平三是五人制籃球賽。
(二)體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 校本課程內容更新換代慢,教學模式形式單一。信息時代所有領域的知識更新換代都很快,龍華小學的籃球校本課程雖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籃球教學體系,但教學內容仍需進行更新和擴充。學校體育老師籃球專業素養有限,在現有的高度再上臺階還面臨很大的阻礙。學校長期以來形成的教學模式是通過室外體育課來進行籃球教學的推進工作,沒有深度開發室內體育課資源,很少涉及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
2. 籃球專業教師少,專業素養有待提高。按照學校現有的訓練梯隊,三個水平段共需要五名籃球教練。龍華小學目前的12名體育教師里只有3名專業籃球教師,完全不能滿足學校籃球梯隊的需求。非籃球專業教師強行帶隊訓練,不能保證訓練質量,如果不用非專業教師,那訓練梯隊將出現斷層。
3. 籃球特色活動覆蓋面不夠廣。龍華小學有近2600名師生,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是對學校體育場地的一個重大考驗,分項體育鍛煉活動很難在各個年級都開展。每學期一次的趣味運動會則為了整體流程的把控,更是將籃球運動員的范圍縮小至每班數十人,籃球特色活動很難將全校學生覆蓋。
四、建議
(一)常學常新,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
學校應為體育教師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讓體育教師團隊接觸更多新知識。校內或各校之間多組織籃球教學研討,不斷對校本課程的知識系統進行查漏補缺。體育教師還應靈活多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將籃球教學工作延伸至室內體育課,面對今年疫情的特殊局面,還可以嘗試探索和開發居家體育課堂的教學模式。
(二)擴招籃球專業教師,提高非專業教師籃球素養
學校每年都有少量體育教師流動情況,再招聘新體育教師時可優先考慮選擇籃球專業的人選。針對非籃球專業但需帶訓練隊的體育老師,應加強籃球競賽方面的知識培訓。增加校內各籃球代表隊之間比賽交流的機會,促進共同進步。
(三)充分利用各項資源,增加特色活動覆蓋面
學校大面積的運動場地主要集中在操場,但周圍還分布一些相對小塊的場地,如操場周邊的林蔭道,就非常適合進行行進間運球或過障礙運球。針對趣味運動會籃球項目參賽人數受限的問題,可以在運動會開展前一周的體育課,進行全班范圍內的晉級賽,最終角逐出參加校級運動會的參賽運動員。
參考文獻:
[1]孔琳. 小學體育籃球特色課程研究與實踐探討[J]. 課程教育研究,2020,16:209-210.
[2]馮慶華. 小學體育籃球特色課程研究與實踐探討[J]. 創新教育,20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