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繼梅
摘 要:部編版語文教材中三上第二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要落實這一語文要素,培養語感,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可以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嘗試運用近義詞換詞法、聯系上下文法、看圖想象畫面法、聯系生活實際法,仿寫句子法,朗讀積累法、做動作法、分解組合法等方法去閱讀、理解、感悟,在自主學習中切身感悟言語的規律和意蘊,提升語感能力。
關鍵詞:理解詞語;嘗試方法;落實要素;培養語感
語感是人們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形成的對語言文字敏銳、豐富的感受領悟能力。這種能力是要學生在長期的對各種言語作品反復揣摩的過程中習得的。教師不能越俎代庖,而是要教給學生方法去閱讀、理解、感悟,在自主學習中切身感悟言語的規律和意蘊。那么如何學會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培養語感,提升語文素養呢?下面我就以部編版三上《秋天的雨》為例來談談。
《秋天的雨》是一篇散文,課文表達上運用富有表現力的詞句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了秋天的美景。《秋天的雨》是三上單元二中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閱讀要素是“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墩Z文課標》中中段閱讀重點里也提到了要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意義。那么如何在這一課的教學中落實這一語文要素呢?我根據學生的實際以及課文的特點,嘗試著運用8種方法來理解詞語,培養語感,落實語文要素。
一、近義詞換詞法
“五彩繽紛”這個詞語是第2自然段中的關鍵詞也是非常難理解的詞語,我最先采用的是近義詞換詞法來讓學生理解?!巴瑢W們,‘五彩繽紛‘是什么意思呢?能否換一個詞語來表達嗎?于是學生們開始在腦海中快速搜索詞匯,然后紛紛舉手說出:五顏六色、五光十色、絢麗多彩、五彩斑斕、萬紫千紅。老師補充:奼紫嫣紅、花團錦簇。在師生的合作下,學生初步了解到“五彩繽紛”就是顏色多、美的意思。在近義詞換詞法理解詞義中,學生不斷地搜集了許多近義詞(五顏六色、五光十色、絢麗多彩、五彩斑斕、萬紫千紅、奼紫嫣紅、花團錦簇……)來輔助理解,既簡單,又實用,還分類積累了顏色多美的詞匯,培養了語感。這真是一種簡單、實用、好用的理解詞語的方法。
二、聯系上下文法法
“五彩繽紛”在本文中是何義?我讓學生閱讀“五彩繽紛”之后的所有語句。然后用“O“畫出顏色的詞語,用”“劃出事物的名稱。經過3分鐘空的自學后,全班開始交流討論。找到了黃色、紅色、金黃色、橙色、紫色、淡黃、雪白……等顏色的詞語,在朗讀中感知到了這么多的顏色合在一起就是五彩的意思。黃色的銀杏樹等五種七彩的植物都趕趟兒似的聚龍來了,當你看到此情此景時,會有什么感覺?(學生不禁發出:好美?。。?,這就是繽紛的意思。這么多顏色詞和這么多的事物聚集起來一起呈現出來就是五彩繽紛的意思。就這樣,學生在一邊閱讀,一邊做各種記號,一邊合作交流中,對“五彩繽紛”這個詞語的理解就更具體、更可感了,學生對這個詞語的感覺又更好了。
三、看圖想象畫面法
老師出示黃色的銀杏樹等五幅圖片,接著分別出示相對應的五個短語。讓學生分別看著圖片與匹配的短語想象每一個畫面場景,然后表達出來。學生的想象力還是挺豐富的。有的學生會說:“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片扇子從樹上飄落下來,好美??!”有的學生會說:“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片紅紅的楓樹葉在隨風飄舞,郵來了秋天?!坝械膶W生會說:“我仿佛看到了一大片低垂的麥穗在閃閃發光,太好看了。”有的學生會說:“我仿佛看到公園里的菊花開了,顏色真多,黃色的、紫紅的、淡綠的、純藍的、大紅的……姿態萬千,真美??!“……學生們在大膽想象中,紛紛靈活運用上優美的語句來表達自己對“五彩繽紛”的理解和感受。這樣,學生對“五彩繽紛”的理解就更飽滿、親切了,語文的感覺再次得以提升!
四、聯系生活實際法
請同學們運用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的方式,把你喜歡的語句讀出來,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學生在自我的閱讀中說,小組互說,全班交流說中,各自都說出了自己喜歡的理由。我發現個別學生在說理由中,會自然而然地運用上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來理解詞語。比如有個學生說到“你擠我碰“,學生就會聯系生活說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橘子、柿子成熟了,一個個都越長越大,在一個樹枝上掛著,他們不斷地互相擠著、碰著,差點把樹枝都壓彎了,仿佛在告訴我們小朋友:”快來摘呀,我這個個大特別甜,保你喜歡!“接著我再次追問,你們覺得用這個方法來理解詞語怎么樣?引導學生體會出運用聯系生活的方法來理解詞語更容易讀懂詞語的意思。我鼓勵學生多多運用此法來閱讀理解詞語。提高學生鑒賞詞語的能力。
五、仿寫句式法
經過以上五種方法理解“五彩繽紛”的詞義后,雖然學生的語感在一次次地提升,但我認為還不夠。語感還必須在仿寫句式中實踐內化,最后成為語文素養!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性、綜合性的課程。實踐性是落實語文素養中重要一環。
學生聯系自己的經驗,聯系生活,聯系課文內容練習寫句子,表達出單單屬于他們的眼中的“五彩繽紛”的魅力之秋!
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培養語感,提高素養,除了采用近義詞換詞法、聯系上下文法、看圖想象畫面法、聯系生活實際法,仿寫句子法,還可以運用朗讀積累法、做動作法、分解組合法等等。每種方法的運用要依據學生的實際和文本的不同來靈活運用,也可以綜合運用各種方法來理解詞語。如果能夠做到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式地理解詞語,那么學生的語感就會不斷地得到升華,語文要素的落實,語文素養的提升,就會容易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