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英
我校是承擔援藏任務的內地西藏校,所有學生都來自西藏。他們是西藏學生中的佼佼者,經過層層選拔來到常州讀書。然而,由于他們的母語是藏語,漢語學習總體比較薄弱和困難;再加上來自西藏不同地區,水平高低差異也比較明顯。我所執教的七(2)班有個學生叫努拉,是一個來自西藏阿里的男孩。在幾乎與世隔絕的阿里,語文學習是努拉的噩夢。他幾乎說不了幾句完整的漢語,語文考試不超過40分。然而,他卻沒有放棄,拼盡全力學習語文。我被他深深打動了。于是,我就想以努拉為核心,來設定一個班級語文學習目標:初中三年努拉語文考試及格,全班語文素養整體提升。同時,我請全班同學為這個目標取一個名字。經過集思廣益,我們將其確定為“努拉奇跡”。
在創造奇跡的過程中,我們的語文課堂呈現出這樣的樣貌——
我們的課堂有信任。由于某些原因,語文課時被壓縮,考試之前,有些內容沒能如期完成教學。我跟學生商量怎么辦。有學生咬咬牙說:“黃老師,把我們的體育活動課改成語文課吧。”我笑了笑說:“有了強健的身體才能更好地學習,活動課不能占用。”又有學生出主意:“黃老師,利用信息技術課來上語文課。”看得出來,他們也是下定了決心。我又果斷搖頭,說:“同學們,未來已來,明天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上好信息課對我們尤為重要。”最后,我決定自己做好學案,請學生自主完成部分學習任務。努拉和同學們都笑了,一張張笑臉,像滿山的向日葵,金燦燦的。從不占用體育課、信息課、音樂課等,這是我和他們“約法三章”中的重要“一章”。這是學生親近我、信任我的重要原因,也是他們愛上語文課的理由之一。而信任教師,正是學好語文的起點。
我們的課堂有笑聲。每學期,我都會安排課本劇表演。那次表演《皇帝的新裝》,是全班笑得最開心的一次。大家看到女扮男裝、奢侈浮夸的女皇帝時,忍俊不禁;看到“入戲很深”的騙子時,哄堂大笑;游行大典開始時的群臣,惟妙惟肖,讓全班笑得前仰后合。大笑之余,努拉和同學們領悟到了這則童話的諷刺意義。我想,這就是我一直試圖建構的課堂——把教學過程還原為生活過程;把教學情境還原為生活情境;把教學活動還原為生命活動;更重要的是,把童心和人文力量留在語文課堂,植入學生的記憶之中。
我們的課堂有美食。努拉每次考試有進步,我都會給他獎勵。有的時候,是獎勵他幾塊巧克力;有的時候,是獎勵他一杯奶茶;有的時候,是帶他和他的朋友出去吃頓美食。這個時候,努拉總是很開心。來自西藏的他們喜歡吃牛肉。有一次課前,我請外賣小哥送來了熱騰騰的牛肉餅。整個教室都歡騰了,努拉和同學們說,好像吃到了家鄉的味道。
我們的課堂有激勵。教學《鄧稼先》一課,在分析“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斷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屬的時候是什么心情”“不知稼先在關鍵性的方案上簽字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這兩句話時,學生被鄧稼先大無畏的精神、勇進的膽識、穩健的判斷以及楊振寧對鄧稼先的深厚情感深深感動。我抓住契機說:“孩子們,我們要像鄧稼先一樣具備‘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大義;不能忘記來內地求學的使命,要堅定捍衛民族團結、保衛偉大祖國。”語文課上,我常常立足文本,點燃學生心中誓為民族團結奮斗終生的火焰。
我們的課堂有淚水。在傳染病高發的春季,課堂上時不時傳來咳嗽聲。努拉和同學們怕影響上課,都盡量屏住,忍得很辛苦。講完課,我對學生說:“孩子們,我聽到你們頻繁的咳嗽聲,心里很擔心。”我講了預防傳染病的注意事項,強調了充分喝水、及時就醫、按時吃藥、保證睡眠的重要性。最后,我又說:“孩子們,我的女兒也在上學,每次她感冒咳嗽,我們全家都會擔憂。我想,你們的爸爸媽媽和我一樣,也會擔心你們的健康。無論如何,一定要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學會照顧好自己。”講到這里,我想起得到一家人呵護的女兒,又想到這些父母不在身邊的學生,語速漸漸放慢,聲音慢慢變低,眼眶開始濕潤,學生也紛紛流下眼淚。
我們的課堂有互助。有一次,我點名學生朗讀課文,努拉的同桌高高舉起了手。我請他朗讀時,他卻大聲說:“黃老師,我是為努拉舉手的,我注意到了努拉想舉手又不敢舉,想發言又不好意思。請你讓他來朗讀。”全班同學哄堂大笑,努拉的臉紅了。我笑著說:“很好,我為這種互助精神點贊。請努拉來朗讀這篇課文。”努拉磕磕巴巴地讀完一個長長的段落,有幾位學生輕輕地嘆氣,有點不滿,大概覺得努拉浪費了大家的時間。敏感的努拉似乎感覺到了,他不敢再往下讀。我用眼神制止了嘆氣的學生,然后說:“努拉,你的朗讀有進步,請你繼續讀。不會的地方,你的同桌會幫助你。”我們都靜靜地、耐心地聽著。努拉艱難地讀完全文,教室里響起了掌聲。從那以后,努拉不再害怕舉手,回答問題也不再忐忑。
我們的課堂有擁抱。努拉居然在七年級下學期就考到了60分,全班語文成績也有了進步,還有學生的作文發表在市級刊物上。大家都很期待我的獎勵。我思來想去,一個計劃“橫空出世”。上課了,大家笑盈盈地期待著我開口。我請努拉站起來,說:“努拉,我有兩個獎勵計劃,請你選擇其一。一是請你吃一頓大餐,你可以帶上你的朋友;二是給你一個擁抱。”一些“調皮鬼”慫恿努拉選擇吃一頓大餐,帶上他們。努拉害羞地低下頭,卻毫不猶豫地輕聲說:“我想要一個擁抱。”我張開雙臂,把努拉抱在懷里。努拉把頭埋在我的肩頭,害羞地笑了。后來,我擁抱了幫助努拉的學生,擁抱了近期有進步的學生,最后,我一個個擁抱了全班學生。
我們的課堂有期待。后來,努拉有一次考試不及格。他十分擔心我會失望,也擔心我批評他。發試卷的時候,他的臉上寫著忐忑和不安。我對全班學生說:“努拉的進步,是他堅持不懈努力的結果,也是大家互幫互助的結果。但是,成績偶爾有起伏很正常。等他再次查漏補缺后,一定能夠再次及格。”努拉沒有讓我失望,變得更加努力。
教育教學中,當教師給學生以足夠的關注和期待,學生在得到激勵和賞識后也會表現出積極的學習行為。現在,努拉已經會流利地朗讀課文,語文考試最高的一次考了70分;全班的語文水平整體提升也很快。我們的“努拉奇跡”提前實現了!
努拉只是一位普通的學生,因為他,我漸漸明白了教育教學的真諦;努拉又不僅是一個學生,還是一個創造“努拉奇跡”的班集體的代名詞。有了他們,語文課也成了融知識學習、快樂分享為一體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