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如璞
【摘要】生命教育作為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生命的敬畏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營造和諧的校園學習氛圍。在初中生物課程中開展生命安全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需要我們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拋棄傳統“成績至上”的落后觀點;需要我們借助新媒體手段,把生活中的案例引進教學中;需要我們同家長進行“合唱”,把生命教育貫穿到日常生活、學習的點滴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科學的生命教育體系,把生命至上、珍惜韶華、善待他人的理念深深植入到學生的腦海中,培養出道德高尚的學生。
【關鍵詞】初中生物? ?生命教育? ?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1-092-01
一、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生命的敬畏感
初中階段的學生相比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各方面素質有明顯提升,但是相比于成年人而言,學生們的智識結構不完整,缺乏對生命的正確認知。眾所周知,校園霸凌事件的屢屢發生,與學生缺乏對生命的敬畏是有很大關系的。一方面,部分學生不尊重他人的生命,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欺壓、霸凌弱小同學,情節嚴重的甚至導致一些同學身心受到嚴重傷害。這和教學中缺少生命教育是有很大關系的。另一方面,部分同學不尊重自己的生命,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加,有些學生沒有掌握適當的排解壓力的方法,并且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很少和家長溝通自己內心的想法,在遇到困難時產生厭學、離家出走甚至輕生的念頭。綜上可見,在當下快節奏的學習生活中,學校需要進行必要的生命安全教育,以提升學生對生命價值的認知,珍惜自我和他人的生命,及時制止校園傷害給學生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
(二)有利于創造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
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是學生學習知識、提升才華、展現自我的必要保障。隨著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一些學校和家長忽視了對學生的關懷和肯定,學生的身心無法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容易形成種種擾亂校園環境的行為。開展生命教育,一方面是教師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進行深入的了解與關懷,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自己當前的生理與心里發展規律,防止不健康心理的產生。另一方面,是教師引導家長承擔起與教師相互合作、共助學生成長的責任,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對孩子進行適度關心,杜絕大包大攬和漠不關心的極端,真正實現家校合作,形成“兩翼”協同推進生命安全教育的良好格局。在這樣的格局之下,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生命觀,珍惜自己的青春韶華,努力讀書、追求上進,助推良好和諧校園環境的營造,進而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
二、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摒棄“成績至上”的落后觀點
眾所周知,教師的教學理念指引著教學行為,若是教師只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沿用“填鴨式”教學模式,拘泥于生物課程的教學大綱里,完全忽視學生的心理、道德引導和建設,那么學生則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們教師在日后的教學中,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拋棄傳統“成績至上”的落后觀點,把對學生的生命教育和道德引導提升到必不可少的重要位置。這要求我們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的動態,當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及時發現并進行勸導,引導學生能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應對困難而不是采取極端的方法解決問題,以幫助學生正確認知生命的價值。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有效避免心理問題,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教師借助新媒體手段,豐富生命教學的生活化案例
新媒體教學手段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逐漸走進我們的教學課堂,為教學提供許多便利。進行生命教育單靠教師口頭理論講述是完全不夠的,需要把生活化的案例引入教學中,學生才能夠引以為戒,更直觀、輕松地學習知識。因此,我們可以借助新媒體手段,把校園出現的校園霸凌、學生輕生、厭學、自閉等經典案例進行整合歸類,用短視頻的方式播放給學生觀看,一遍觀看一遍由老師進行講解。此外,還可以組織班級學生一起演繹經典案例,并拍攝成短視頻放到社交網絡平臺,把“演與講”相結合,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擴大生命教育的影響面,使更多的學生能夠意識到不良心理問題帶來的危害,能夠真正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輕生,不霸凌、不違法亂紀,度過和諧的校園生活,為人生贏得一段美好的青春回憶。
(三)教師與家長進行“合唱”,使生命教育走進生活
學校與家長就像是飛機的兩翼,只有兩翼都發力,飛機才能夠平穩前進。現在很多學生家長由于工作忙缺少對孩子的關注,或是有些家長控制欲強過度掌控孩子的生活,以致孩子出現不良心理問題,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開展生命教育迫切需要家長與教師進行“合唱”,共同關注孩子的生命健康和心理健康。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教師基于自己的教學經驗,可以多和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家長明確此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指導家長既要關心、關注孩子的成長,也要給孩子充分的自我成長的空間,以尊重孩子為基本原則。由此,教師便可以和家長形成“合唱”,使生命教育不止停留在課堂,還要貫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及時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困惑,避免隱性傷害和顯性傷害的發生。
結論:生命教育極容易在教學中被我們忽視,但它對于學生的成長卻是十分重要的。科學、體系的生命教育需要我們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把生命教育生活化,貫穿到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起到關懷學生成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作用。這一過程任重而道遠,我們教師應深刻認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把生命教育、道德教育作為教學的重要方面認真推進,共同為孩子創造安全和諧穩定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梁維鴻.初中生物課中開展生命教育的實踐探索[J].教育導刊,2011(06):60-61.
[2]尹建蘭.初中生物課中開展生命教育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 2012 (1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