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靈
【摘要】小學生注意力能否集中,將會直接影響到體育課的教學效果,決定教學的成敗。體育教學大多是在操場或空曠的場地進行,學生活動空間大,學生之間交往多容易受多種因素的干擾,那么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因素有哪些?本文將會敘述小學生體育課注意力分散的因素剖析和應對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 ?體育課? ?注意力分散? ?影響因素? ?剖析?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1-188-01
引言:注意力是決定一個學生能否提升學習成績的關鍵。因此,對小學教師而言,剖析小學生注意力分散的因素以及應對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一、小學生注意力特點的學情分析
注意是一個人對對象的指向和集中的表現。因為小學生的注意范圍很窄,所以注意對事物是否能集中和注意力是否穩定,與注意對象的特點有直接的關系。
二、影響小學生體育課注意力分散的因素
1.主觀原因
(1)與學生當前的需要興趣有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體育課注意力的程度取決于他們的直接興趣。
(2)小學生注意力的品質的特點(注意的廣度有限、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較弱)。影響小學生體育課注意力的主要表現有三個方面。其一,注意集中性的深度不足。他們可以觀察具體事物而無法專注抽象事物,關注自己感興趣的而不關注不感興趣的事物。其二,注意集中的時間較短。一般只能認真約10分鐘。其三,低年段的小學生注意集中在一個事物上,還不能對注意進行有效的分配。
(3)與學生當前的情緒狀態有關。學生只有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專注老師所講授的內容,情緒不宜過于激動與低糜。
(4)與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有關。學生對于懂得的知識,老師講的就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如果學生沒接觸過的知識,老師講得太難懂,也引起不了學生的興趣,所以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講授。
2.客觀原因
2.1教師方面
2.1.1與教師講課藝術有關。教師講課是否有技巧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注意力。
2.1.2教師語言方面。教師講課的語言藝術會引起學生的注意變化,例如語言上的跌宕起伏。
2.1.3教師示范方面示范動作。是否標準?站位是否合理等。
2.1.4采用的教學方法手段是否多樣?
2.1.5所選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生年齡階段等特點?
2.1.6教師人格魅力。
2.2外部環境
2.2.1班級的班風學風。班風學風不好學生上課易分神。
2.2.2外界干擾。別的班級上課內容組織聲音干擾。
2.2.3上課時班級人數較多,距離別的班太近。
2.2.4場地器材的布置。
2.2.5突發事物干擾等。
3.教材內容
與所學內容有關。如果老師講課的內容生動且有趣,學生感興趣且容易理解的,那么學生的注意力會非常集中的,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在此需要教師精心備課,挑選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提高學生的注意能力。
一般而言,動機水平適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專注。并不是動機水平越高越好,超過一定限度,學習效果會變差,所以,要求教師根據學生情況選擇適中的教學內容。
三、應對策略
綜合上述,學生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最主要的因素是學生自身因素和教師因素;次要因素是外部環境干擾。針對上述,我們可以得到容易造成學生注意力分散的因素,那么,接下來如何培養學生注意力集中且穩定的品質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關注學生特點
了解學生的特點、興趣、愛好;及時與學生溝通;關注學生的身心狀態,個性特點。
1.1發展興趣。如果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那么學生就會主動積極認真上課,保持注意力集中。這就要要求老師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特點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方法、手段上課。
1.2關愛學生,及時溝通,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特點,個性狀態,注意觀察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情況,關愛學生。
1.3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適應學生的心理特點。多疑好問好奇、爭強好勝、活潑好動是小學生典型心理特點。疑問,是學生學習,思考的前提,能促進學生上課時專注,是小學生思維上的一個重要特點。好奇心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好動表示他們對事物的興趣,老師可以利用這個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爭強好勝小學生極為寶貴的一個心理特點,促使學生不斷追求的優良品格。
2.提高教師素養
2.1備課——加強個人修養,教學能力,教學藝術,提高個人魅力。老師善于利用語言調節課堂,利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方法,可以讓學生感到新鮮,好奇,有趣從而提高他們的注意集中程度。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與時俱進,不斷給學生輸送新知識。
3.排除環境干擾
室外體育課極易受環境因素影響,比如遇刮風、下雨、高溫酷暑等惡劣天氣影響。所以學校擁有上體育所需要的運動場所和運動器材是是排除環境干擾的重要原因之一。學校提供廣闊的運動場地可以使師生精力集中,大大地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對小學生體育課注意力分散的因素剖析,得到引起學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為此,本文已對此提出了相對應的策略,幫助學生調整情緒狀態,激發其求知欲,明確學習目標,集中注意力于課堂之中,從而達到課堂高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