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云云/中共晉城市委黨校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提出:“落實人才強校戰略,把更多優秀人才吸引到黨校事業中來。”為滿足晉城市高質量轉型發展對干部隊伍的現實需求,進一步發揮黨校干部培訓主渠道、主陣地,晉城市委黨校根據教學科研實際,深挖潛力、多策并舉、努力創新,堅持“教學立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戰略,以“內外、左右、上下”的全方位模式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適應新一輪黨校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建設了一支素質優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業務精湛、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黨校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撐。
黨校要辦好,人才是關鍵。近年來,市委黨校尋求多種渠道積極引進一批高學歷專業教師,有效壯大了黨校的師資隊伍,進一步推動了黨校師資隊伍更加專業化、科學化。
一是加大教師培養力度,提升黨校教師競爭力。(1)通過大力實施年輕干部推薦選拔、中層干部輪崗工作等,營造了有利于教師成長的良好環境。2020年,我校對部分教職工進行了輪崗和職務調整,使全體教職工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大幅提高,更好地激發了廣大教職工的工作熱情。(2)通過大力實施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工程,利用中青年教師年紀輕、學歷高、眼界寬、思維活的特點,建立健全理論研討、科研素質培養機制,廣泛宣傳、貫徹 “用學術講政治”等新時代黨校教學改革理念,鼓勵引導廣大中青年教師堅持教學與科研、學術與實踐、理論與政策“三結合”教學科研方法,提升了廣大教師教學、科研水平。(3)通過大力實施拜師結對制度,確保 “導師、目標、方向、任務”四個鎖定,實現了教師隊伍“老帶青、共成長”,使骨干教師優秀教學經驗得以傳承,使青年教師能較快地融入到黨校主體班次教學工作。通過鼓勵教師參加各類學術交流和評比活動,為教師外出學習、參加學術交流創造條件。2020年8月,在全省黨校系統第六屆全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教師賽講中,全市黨校系統參賽教師交叉試講、交叉評課,全市黨校系統共有4名優秀教師入選參賽,并全部獲獎。其中市委黨校兩名參賽教師分別取得了市級黨校組二、三等獎的好成績。
二是大力實施人才引進戰略,突破選人用人體制瓶頸。為不斷完善專職教師師資結構和學科結構,解決師資不足、學科不全、骨干教師工作負擔過重的問題,市委黨校積極加大招錄和引進高學歷人才、緊缺型人才力度。一方面結合黨校教學工作實際,按照“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采取考試與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選拔黨性強、素質好、年齡輕、學歷高,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緊缺型人才充實黨校教師隊伍。2018年,我校遴選了3名基層黨校年輕教師;2019年引進3名高層次人才;2019年招錄6名研究生學歷的青年教師;2019年選聘1名優秀青年教師,進一步優化了師資隊伍結構。另一方面積極加強外聘教師隊伍建設,通過采取“專兼結合、以專為主”的形式,探索建立了市委黨校與上、下級黨校之間、黨校與其他單位之間教師共享工作模式,通過聘任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實踐經驗豐富、理論水平較高的領導干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專家學者和先進模范人物、優秀基層干部等擔任兼職教師,充分發揮兼職教師的作用。
近年來,晉城市委黨校通過深挖教師潛力,不斷提高黨校教師的政治理論和專業理論水平。
一是延伸學習交流渠道,提升教師綜合素養。通過組織召開全市黨校系統師資培訓班、兩省八市黨校戰略合作與經驗交流會等,拓展教師的政治理論視野,汲取最新的理論成果,促進教師盡快成長;通過鼓勵教師調研、與學員一起討論、交流,使教師對具體問題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全面深刻,有效解決了理論與實踐脫結的這一難題,有力提高了教師用理論指導實踐、用理論認識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市委黨校校還充分考慮教師的發展均衡性,通過引導教師參與中心工作、開展多崗位交流鍛煉,多種形式壓擔子、多個角色挑戰工作能力等方式,為廣大教師營創全面鍛煉、全面提升的機會,進而實現內挖潛力、外破局限,有力拓展了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升了教師的實際工作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制度機制,拓寬教師知識結構。推動教師在更寬的層面上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努力成為博學精專的學者型教師。鼓勵教師盡量多地涉獵包括黨史黨建、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法學、心理學乃至自然科學的知識,通過讀書分享、學習沙龍等形式,加強了教師多學科、跨領域知識學習,使全體教師更好地適應了培訓黨員領導干部的需求,進一步拓寬了自身知識結構。
為全面提高黨校教師理論認識和實際工作能力,晉城市委黨校近年來,始終堅持上派學習與下鄉掛職相結合,使教師隊伍在全面了解和熟悉國情黨情的同時,應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有力提升。
一是堅持教師上派學習制度。積極拓展教師成長途徑,提升教師理論素養。創造一切學習機會每年推薦、選派不同學科的教師到中央、省委黨校或科研院所進行外出學習。通過分期分批組織教師“走出去”,進一步開闊思路、拓寬視野。讓廣大教師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理論水平,逐步養成日常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和思維定力。
二是建立教師下派掛職制度。市委校從2019年開始實行了專職教師下掛鍛煉機制,安排專職教師到基層進行為期3個月的基層掛職鍛煉。學校對掛職教師提出了“七個一”的工作目標:講好一次黨課、進駐一個村、化解一起信訪問題、召開一次重要會議、解決一件項目或課題、完成一篇調研報告。通過基層掛職,一方面提升了教師的全局觀念和整體意識,有效克服了自身存在的本位思想和局部觀念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學習了解基層單位處理問題的思路和方式,使廣大教師跳出了原有角色束縛和思維定式,豐富了教師基層實踐經驗,增長了教師基層閱歷。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教師更好地把握基層民情、社情,提升了教師的用理論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可以使青年教師把掛職鍛煉中的理論和實踐結果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使教師在黨校教學科研咨政活動中,緊密聯系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使教學科研咨政更切實際、更加具體、更有內容、更受歡迎。2019年,我校共派出六名教師參加了掛職鍛煉,2020年,截止目前我校已經派出六名教師參加了掛職鍛煉,為培養一批“下了基層能干、到了部門能做、上了講臺能講”的專家型教師奠定堅實基礎。
黨校事業的快速發展,教師隊伍是關鍵!新時代晉城市委黨校承擔著為全市領導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市委黨校將會繼續深入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全面提升全校教師政治理論水平,為全市新賽道上高質量轉型發展蹚出一條新路提供堅強的人才和智庫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