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琳/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一帶一路”倡議計劃的推進,不僅有助于我國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能夠促進我國和其他各個國家在思想、文化、貿易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而目前正是我國“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推進的關鍵時期,大量復合型的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對于順利推進沿線各個國家之間的合作交流是至關重要的。但顯然,目前我國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并不能滿足這一需求。對此,本文展開了相關研究,希望有助于各大高校對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優化。
當前的世界已經逐漸呈現出格局多元化、經濟貿易全球化和文化多樣化等發展趨勢,在這樣的世界社會背景下,加強各國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貿易等方面的合作,是順應時局的選擇。因此,習近平同志于2013年9月、10月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構想這一重大倡議,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當前我國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主要側重于語言類和經濟類,而“一帶一路”建設所需要的商務專業人才應該是涵蓋了各行各業、各方各面的。因此,當前高校商務專業所培養出來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實際上是難以滿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往來的市場需求的。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雖然當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有所創新,但是大多數的內容依然陳舊,例如,很多專業教師所選取的教學案例都沒有順應當前市場的發展趨勢,對學生而言,并不具有多大的現實教育意義。而且,大多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更注重對理論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學生無法對自身專業在實際的商務業務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行定位,會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影響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當前我國高校商務專業的教師大多不具備足夠的實際工作經驗,這就導致即便教師自身具備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但也很容易導致教學內容和實際市場需求脫節,換句話說就是,學生只會紙上空談兵,面對實際商務業務中的問題卻無能為力。
商務英語其實就是以英語為前提的“商務”和“英語”的融合,因此,高超的商務英語的表達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才能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中高效地交流。與此同時,也要能夠熟練地運用其所在行業的專業能力。除此之外,這二者還要完美融合,只有具備這樣的綜合素質,才能保證實際國際商務合作交流的順利開展。
“一帶一路”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業務能力,還要具備較高的國際人文素養,這樣才能在當前這種各方面都呈現出多元化的背景下做到換位思考,從而實現與各國人員之間的平等交流和合作,而不至于由于文化差異而產生矛盾。
各大高校應該及時順應當前“一帶一路”的發展潮流,改革當前的人才培養模式,制定具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計劃,并開展教學活動。
“一帶一路”倡議構想的提出提高了市場對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需求條件,這就意味著各大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應該制定出融合了“一帶一路”內涵的人才培養計劃,并按照計劃調整教學課程安排。首先,將傳統的以理論知識為教學重心轉變為以實踐教學和培養國際人文素養為重心。其次,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例如,以實際的“一帶一路”業務為教學案例。最后,在原有的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加入社會學、管理學、國際人文素養教育等方面的課程,以培養出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商務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
“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過程中,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所表現出來的國際化和實用性,應該是高校制定教學模式的依據,以期培養出同樣的人才。
(1)采用多媒體教學,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和計算機的普及使用,全國各大高校可以多借助多媒體來開展教學,多媒體可以同時結合聲音、圖片、視頻等多種素材,以試聽結合的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2)創新培養人才的模式。“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給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但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就看學生自身的能力能不能滿足“一帶一路”的市場需求。對于“一帶一路”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上文已經闡述,這就要求各大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按照實際的需求創新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首先,可以采用“校企聯合”的教學模式。也就是說,高校應該聯合相關的企業搭建一個實訓基地,并且定期讓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去企業實習,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還能讓學生及時了解到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從而不至于與社會脫節。其次,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多參與跨文化的比賽,從而培養學生的國際人文素養和團隊合作意識。例如,可以多開展國際文化知識競賽、商務英語情景話劇競賽、英語辯論賽等活動,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平臺。最后,教師應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材施教才能提升全體學生的整體水平。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高校加大了對于“雙師型”的教師隊伍的建設力度。所謂“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指教師既具有扎實的專業水平,又擁有足夠的實踐經驗。正如上文所述,缺乏了實踐經驗的教師培養的人才可能會出現與社會實踐脫節的情況,因此,建立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對于培養出復合型人才是至關重要的。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其一,高校可以聘請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從業人員作為兼職實踐指導教師,以彌補在職教師實踐經驗的不足;其二,可以定期派在職教師去相關企業進行學習,使其了解到最新的市場動態,從而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開展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
高校建立考核評價體系的意義在于檢驗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的學習成果,并以此為依據作出相應的補救措施。而在“一帶一路”視域下,高校應該摒棄傳統的單一的、主觀的考核評價體系,而選擇結合了過程性和終結性的考核評價體系,這樣能夠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進行一個全面考核和綜合評價,從而保證考核評價的客觀有效性,從而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建設的全面推進對教育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針對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展開了研究,并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各大高校的各個專業都緊跟時代的步伐和社會發展的趨勢,探索出更行之有效的人才培育模式,以便為社會輸送大批符合實際需求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