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頌玲/山東省莘縣第二中學
整體上看,高中地理教學質量已經有了一定程度提升,很多創新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也得到了應用。數字化教學不單單是數字技術同高中地理教學間的簡單融合,數字化教學同時也具有很多優勢。越來越多的教師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進行著數字化教學嘗試,但高中地理數字化教學狀況并不理想是不爭事實。很多教師對如何進行高質量的數字化教學較為茫然,鑒于此,探尋出提升高中地理數字化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數字化教學是指教師和學習者在數字化的教學環境中,遵循現代教育理論和規律,運用數字化的教學資源,以數字化教學模式進行培養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教學活動。高中地理教學層面也可以進行數字化教學嘗試,一些高中學校地理數學化教學經驗表明,數字化教學的價值十分多樣。一方面,數字化教學能夠為教學創新提供有效選擇,一些數字教學資源的應用對于豐富教學內容也有很大幫助;另一方面,整體教學創新性較好提升下,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壓力可以得到有效緩解,教師圍繞著數字化教學更是可以進行更為多元的教學創新。但高中地理數字化教學并不簡單,相關難點性因素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在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和作用下,高中地理數字化教學狀況往往不盡人意,如何破解相關難點性因素也是數字化教學層面不得不思考的現實性問題。
即便課程改革深度不斷增加,但應試教育理念為代表的傳統教學理念對高中地理教學依然具有深遠影響,這不僅對常規教學產生了很大制約影響,同時也削弱了數字化教學的實際有效性。數字化教學雖然是一種教學形式創新,但其受教學理念的影響十分顯著。一些縣級高中內,學生考試成績如何提升是地理教學中的重點,諸如自主探究學習等專項能力培養,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事宜并不會得到應有關注。教學理念十分陳舊時,數字化教學這一十分新穎的教學形式自然無法較好融入到整體教學之中。更為嚴重的是,由于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十分深遠,數字化教學的環境便相對較差。即便教師在教學中進行了數字化教學嘗試,但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深度與廣度很難得到充分保障,數字技術應用也只能驅動教學形式的創新,但無法為高中地理整體教學有效性提供有效幫助。
高中地理數字化教學的關鍵在于能否有效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數字化教學資源利用狀況好壞與否也會對整體教學產生較大影響。很多高中地理教師雖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其對數字化教學依然較為陌生,其中,數字化教學資源整合能力不足也是普遍問題。教學群體普遍缺乏數字化教學資源整合與利用能力時,數字化教學很容易流于形式,部分教師甚至將一般意義上的信息化教學同數字化教學混為一談。網絡上可以直接應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雖然較多,但較為零散,機械性應用網絡上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驅動整體教學向信息化教學靠攏的做法帶有明顯局限性。其不僅不利于數字化教學優勢的有效發揮,甚至會誘發一些具體的教學問題產生。而教師無法有效進行數字化教學資源整合時,教師在數字化教學進程中也會處于十分被動的狀態下。
課堂教學是高中地理教學的基本形式,這也使得課堂教學情境成為了整體教學中的主要影響因素。雖然部分教師進行了數字化教學嘗試,但其往往忽略了課堂教學情景的創設。這一狀況下,固化的課堂教學情境與十分新穎的數字化教學間顯得“格格不入”,數字化教學進程也十分緩慢。數字化教學語境下,教學中需要進行很多實例的羅列,甚至是進行數字地理知識剖析。但教師機械性講解學科知識,學生被動獲取學科知識這一教學情境下,知識只能是一種單向傳遞,“教”與“學”之間的聯系也十分薄弱。也正是由于課堂教學情境較為單一和固化,很多學生在地理知識學習上的興趣十分薄弱,即便數字地理等前沿知識也無法調動其學生知識學習上的積極性。一直以來,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創新均是理論、模式與方法上的創新,教學情境創新狀況并不理想。較為固化的教學情境影響下,數字化教學活動在開展幫也十分困難。
高中地理數字化教學程度的加深并不意味著數字化教學優勢的更好凸顯,很多高中地理教師已經可以熟練進行數字化教學,甚至是在數字化教學層面進行有效創新。但數字化教學成效依然較差,究其原因,缺乏具體的數字化教學目標這一問題的影響十分顯著。教學時間與教學資源均十分有限,數字化教學在帶動教學創新上的功能十分強大,很多教師自然也將數字化教學作為了教學創新選擇,但忽視了數字化教學其它層面價值的發揮。具體來說,數字化教學活動在實際開展上同樣較為機械,數字化教學目標模糊的問題則長期存在。缺乏具體的數字化教學目標指引時,各個層面與各個時期的數字化教學活動在開展上會十分盲目。僅僅將數字化教學作為教學創新媒介時,教師也不愿意在數字化教學層面進行深層次思考,而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主動思考等能力也無法在教學中得到有效培養。
高中地理數字化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需要以教學理念轉變為基礎,數字技術的應用更多是教學方法選用層面的創新,而教學理念創新是其它諸多層面教學創新的基礎。因此,迎合數字化教學趨勢與要求,轉變教學理念也是高中地理數字化教學得以成為現實,乃至數字化教學價值更好發揮的基礎。例如,長春市外國語中學高中部地理教學中,數字技術較早便在整體教學中得到了應用。學校為了引導教師進行教學理念轉變,弱化了考試成績在教師教學評價體系中的占比,地理學科教學組內教師也圍繞著數字化教學進行了多次研討、交流。在及時轉變了教學理念后,數字技術在實際教學中應用的環境越發良好,該校地理數字化教學質量也處于較高水平。其它高中在地理信息化教學中也要弄清教學理念轉變與數字技術應用間的邏輯關系,通過提升對數字化教學的了解、認識等途徑,確立更為科學的教學理念,為數字化教學提供更多支持。
數字化教學資源整合狀況會對其教學中的利用狀況產生很大影響,為了提升高中地理數字化教學的實際有效性,教師也需要更好整合數字化教學資源。例如,在地理實驗類教學中,教師可以在MOOC平臺上進行與實驗相關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并在數字化教學視角下將這些資源整合為數字化教學資源。為了使數字技術更好與具體的地理實驗教學聯系在一起,教師可以應用數字化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AR)技術,讓學生更為直觀的進行實驗觀察與感悟。此外,諸如氣象觀測、天象觀測、測定當地經緯度等具體實驗任務解決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手機里的光線傳感器、距離傳感器、重力傳感器等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夠感知數字技術同地理學科知識間存在的密切關聯。在有效好著呢個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數字化教學活動開展中可以得到更多支撐,教師在教學中也能更為有效的進行數字化教學資源利用。
在高中地理數字化教學進程中,教學情境的創設也要得到足夠關注,創設與數字化教學相互匹配的教學情境也是提升數字化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條件。高中地理中很多地理現象與地理變化過程體力巨大,變化時間極長,口傳心授的進行學科知識講解帶有一定局限性,且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環境無法為數字化教學提供足夠支持。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數字化教學背景下的教學內容,創設相互適應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相關知識的數字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荒漠化防治研討交流的課堂教學情境,通過創設具體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生態環境建設層面的探討、交流。這一進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與數字技術進行數字化教學,并通過播放一些生態環境建設對比視頻的方法加深學生對學科知識認識程度,在這樣貼近學科知識與生活的教學情境中,教師也能對學生進行更為有效的教育引導。
核心素養這一概念提出后,高中階段各學科教學都要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作為基本目標。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地理數字化教學中也應當明確出具體目標,這也是提升數字化教學方向性、目的性與針對性的具體策略。例如,在《人類與海洋協調發展》相關知識的數字化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可持續發展觀這一觀念的樹立作為數字化教學目標。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學生具備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以及地理學科知識運用能力。這一情形下,教師可以在數字化教學中創設一些具體的自主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在數字化教學背景下學習和理解學科知識,同時也能對學科知識進行有效運用。此外,地理觀察與觀測能力、地理調查與考察能力、地理制作與繪圖能力、地理實驗能力培養等也可以成為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師也可以圍繞著這些教學目標進行數字化教學設計,促進數字化教學的實際有效性更好發揮。
高中學校需要對地理教師進行數字化教學層面的引導,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發起者和驅動者,其應當加深對教學實際,以及數字化教學認識。在此基礎上,積極進行數字化教學嘗試。值得注意的是,數字化教學本身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一些教學問題也很容易隨之產生。這要求教師定期進行教學審視與分析,發現數字化教學層面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有效彌補,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這一情形下,教師才能夠在數字化教學層面進行有效調整與優化,數字化教學價值也能更為充分的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