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琪 杜珂煒 白朝陽 程 麗 吳榮榕 徐嘉憶/西安思源學院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教育事業也獲得了長足發展。然而,教育質量一直不盡如人意,核心問題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2005年,溫家寶總理看望錢學森,錢老感慨說:“這么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為什么中國培養不出大師級的人才?”[1]另外,21世紀,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各種知識每日都以無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們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須改革教育。于是,如何提高教育質量,適應瞬息萬變的時代,成為迫切問題。為此,國家啟動了新一輪課程改革。海量閱讀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
西安市東城區第三小學的海量閱讀早在2011年就啟動了。8年來,他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因而,2019年10月14日由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教授呂德雄等聯合設立了《中小學生課內海量閱讀與核心素養培育研究》重大課題,東城三小應邀,成為課題組成員。
針對多年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三小人敏銳地認識到,海量閱讀是解決問題之本,決定啟動海量閱讀,并為之設定了明確目標,各年級段學生閱讀文章不少于課本文章數的兩倍。通過大幅度增加閱讀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即通過閱讀,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增強人文情懷;提高認識能力;提高讀書、說話、寫作能力。
圍繞上述目標,東城三小對教學內容與形式進行了的全面改革。
通過學習、討論、專題講座、報告會等形式,三小對海量閱讀進行了廣泛宣傳,使得師生家長乃至社會,認識到海量閱讀勢在必行,從而取得共識,為海量閱讀的實施打好思想基礎。而后,做好各種準備。
第一步,專題培訓。以“上課讀書了”“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共生理念指導下的課內海量閱讀”等為題,進行了海量閱讀系列教師培訓。讓老師們明確各學段學生的閱讀特點、方式。另外,通過校際的廣泛聯系與學習,為海量閱讀尋求外援與經典經驗,以及適應于各年段的閱讀書目。
第二步,示范引領。由優秀教師進行海量閱讀的示范教學。將一個立體、豐滿的海量閱讀的場景呈現在學生與老師面前,構建起“共生、高效”的海量閱讀課堂。
首先是課內與課外結合。課內,壓縮知識講授,廣泛增加資料。有些是教師提供,有些是學生搜索。課堂上,更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而不是教師的滔滔不絕,形式靈活多樣。有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由發言;有時,分小組討論。有時,同一問題,拋出不同乃至完全對立的答案,供同學們思考與選擇、辨析,啟發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辨別與認識能力。課外,根據不同的年級階段提出了不同的閱讀任務。通過海量誦讀,一、二年級增加生字的認識,培養自主閱讀、廣泛閱讀的興趣,增強想象力;三、四年級不斷提高信息搜集能力,擴大對天文、地理、歷史的認識;五、六年級,在以上基礎上,培養探究性、創造性閱讀的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其次是學校與家庭相結合。通過家長會、《給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與家長達成共識。提倡家長給孩子講故事,與孩子一起閱讀。學校書目,家長督促閱讀。也提倡家長選擇與補充閱讀材料。家長定期按年級交流經驗,互相促進。“親子閱讀”、家長微信、QQ群等是家長配合的最有效形式。三小與陜西電視臺合作的“為愛閱讀”朗讀比賽,傳播面積廣大,影響深遠。賽后,陜西電視臺影視頻道《唉呀媽媽》欄目組還進行了專門采訪報道。
再次,有效利用寒暑假。每個寒暑假,三小都為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了指導性的閱讀計劃,提供閱讀書單,規定閱讀最低量。另外,鼓勵學生把海量閱讀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進行什么社會實踐,就搜集什么方面的書籍資料閱讀;或者讀什么書,就進行相關的社會實踐。例如,學生讀到了黃豆變成豆芽的過程,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進行泡豆芽的實踐,觀察過程,記錄變化點滴。大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增長了生物科學知識,提高了閱讀興趣。戶外旅游,鼓勵孩子搜集有關旅游目的地的相關資料閱讀,有效增加了旅游興趣,增長了相關的人文、自然、歷史知識。
最后,有效組織各種活動。東城三小有計劃地舉辦各種海量閱讀活動,要者如下:朗讀比賽。班內、班際間定期舉行朗誦、演講比賽。不僅有利于學生朗讀技能的培養,還有利于合作精神、競爭意識的養成。“讀書正當時”活動。以早讀為主,又在特定的時段,節日,節氣,閱讀相關的書籍。有效利用了早晨頭腦清楚的時段,又增強了對節日、節氣等“當時”的了解與認識,增加興趣與知識。“讀書分享會”。學生們將自己喜歡的、對自己有深刻啟發的書籍在“讀書分享會”上講出來,并闡述理由。既群策群力地選擇了優秀書目。又鍛煉了學生的辨別能力,講解能力,以及爭勝心。活動結束后,學校立即將聚集起來的優秀書目寫進校園公眾號,供師生學習。課前講讀。利用課前5分鐘,同學講述自己最近在讀的書籍與故事。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也在督促同學們積極讀書,各顯才能。
除了以上,8年來,三小一直堅持“每日四讀”“每周一課”“每月一查”“每學期一賽兩驗收”。連續創辦8屆學生古詩詞積累大賽、故事會、辯論會、世界讀書日活動;2019年詩詞大會,網絡直播,觀看人數超12萬。
為了不斷增添閱讀的趣味性與實效性,提高閱讀質量,三小積極探索了各種閱讀方式,主要有:泛讀與精讀。通過廣泛閱讀,博采眾長。如魯迅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么,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2]然后,在泛讀基礎上,選擇一門或幾門,深入地閱讀與研究,體會其中的真諦。誦讀與品讀。讀書時學生要對感情豐富、寓意深刻的文章,出聲吟誦,領會思想內容與語感節奏。品讀則是細細品味作品中是審美趣味,以及文章深處的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東西。一“誦”一“品”,一動一靜,各有千秋,相映成趣。自讀與會讀。自讀重在獨自思考,獨自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會讀是與同學一起閱讀,討論,交流與分享。自讀求“靜”,會讀求“動”,各有樂趣,各有收獲。講讀與憶讀。講讀即將讀過的書與故事,講給同學或家長,鍛煉的不僅僅是記憶力,還鍛煉了語言組織能力與表達能力。憶讀則是對閱讀的回憶,回味。溫故而知新,回味而猛醒,發現閱讀時沒有發現的東西,品味深層的審美意蘊。
多年來,圍繞著海量閱讀,三小不斷增強學校文化底蘊,送孩子一個充滿書香的童年,創建書香校園,浸潤綠色童年,不斷補充圖書數量,增加圖書種類,還積極開展各類讀書活動,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學校上下,書聲瑯瑯,到處生機勃勃。
三小海量閱讀獲得了許多榮譽,“省閱讀文化節經典詩文朗誦大賽灞橋區優秀組織獎”“《中小學海量閱讀與核心素養培育研究》首批實驗學校”“西安市品質課程實驗學校”“灞橋區首批書香校園”“灞橋區經典誦讀比賽二等獎及優秀組織單位”“灞橋區規范漢字書寫大賽二等獎”“陜西省硬筆書法示范基地”“西安市海量閱讀示范單位”。2019年,“十三五”連續5年以灞橋區第一名的成績代表灞橋區參加西安市規范漢字書寫大賽,成績優異。
2019年7月15日,“十三五”教育部科研重點課題《中小學生海量閱讀與核心素養培育研究》開題儀式在南京舉行,東城三小應邀出席,做了海量閱讀的經驗介紹。三小同樣注重教師的海量閱讀,以素養提升為主題,連續開展教師讀書分享活動53期。為教師贈書3000余冊,收集教師讀書筆記4000余份。
概括起來,東城三小通過海量閱讀,達到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首先,海量閱讀擴大了學生對社會、人生的認知,樹立了遠大的人生理想,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面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學生大多能堅定立場,避免同流合污。
其次,汲取了奮斗營養。童話,小說,詩詞中,到處是英雄的奮斗、科學家的拼搏事跡,孩子們從中看到了奮斗的榜樣,汲取了奮斗的營養。堅定了奮斗的信念與理想,不斷為之努力,勇攀高峰。
再次,增強了人文情懷。通過海量閱讀,學會關懷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向往真善美,憎恨假惡丑。對于“三觀”的培養起到重要的作用。三小的學生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對動物禽鳥,都表現出極大的關懷,他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
第四,提高了認識能力。各種作品對是非的判定,善惡的揚棄,品德與結局的描寫,都極大地影響了三小的學生,提高了他們的認識水平和辨別能力。正在成為有健全人格,有主見,有擔當的新一代主人公。
第五,增強了自信。知識越多,眼界越開闊,越有自信,三小的學生,面對復雜事態,大多能從容應對,不急不慌,充滿自信。2019年5月“名校+”教育聯合體首屆詩詞大會上,三小學生的精彩表現,讓與會領導、家長及12余萬網絡觀眾嘆為觀止。
第六,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有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叫做“讀書”。三小的海量閱讀,已經讓許多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他們一有空閑,首先想到的不是玩耍,而是讀書。這一習慣,必將影響其一生。
第七,大幅度提高了閱讀、說話,寫作的能力。8年來,三小的老師普遍認為自己的學生閱讀能力、說話能力、寫作能力日益見長。在各種小學生作文比賽中,東城三小的獎項最多,檔次最優,有近百名學生在不同的雜志上發表了小文章,且在小升初考試中,升學率歷年名列前茅。
東城三小的海量閱讀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很有推廣價值,如何推廣?
首先,需要取得社會的廣泛共識。要推廣海量閱讀,首先要通過各種方式的宣傳,讓全社會充分認識到海量閱讀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認識到閱讀讓學生看到廣闊的世界,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文明的傳承,是不斷進步的重要階梯。多讀書是提升自我能力、擴大知識面、養成良好性格、培養優雅氣質的必由之路。從而形成一個人人支持海量閱讀的良好社會氛圍。
其次,學習三小經驗。東城三小的海量閱讀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他們的一系列做法值得借鑒。比如,圍繞海量閱讀進行教學改革,制定海量閱讀目標,做好教師培訓,充分了解學生各年齡段的閱讀需求;課內外結合,家校結合,舉辦各種閱讀活動,如“親子閱讀”、“讀書分享會”等,還有連續8年的“每日四讀”、“每周一課”“每月一查”“每學期一賽兩驗收”,學生古詩詞積累大賽、故事會、讀書分享會、辯論會、世界讀書日活動等等,都是現成的有效經驗,可以直接學習借鑒。
再次,請進來,走出去。海量閱讀的推廣需要互相學習。東城三小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他們并不滿足,繼續進取,邀請全國各地的教學名師、專家多次來校,作報告,進行專題培訓。組織數十名教師遠赴山東、南京、貴州等地跟崗學習。安排骨干教師編撰海量閱讀校本教材,制定評價體系。其他小學,應該積極學習三小經驗,請他們做報告,傳經驗,到三小訪問、考察、取真經。三小也應該“走出去”,傳經送寶,擴大影響。
最后,結合本校實際,制定閱讀計劃,落實海量閱讀。各個學校在借鑒東城三小海量閱讀經驗時,需要結合本校實際,改革教學內容與方式,發展適合本校的閱讀課程,創設學習氛圍,實施海量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