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莉/南寧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底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要“充分挖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稇梦膶懽鳌氛n程作為面向所有在校大學生開設的一門通識基礎課程,也要貫徹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探索、分析、挖掘該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資源和內涵,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教學全過程,從而實現課程育人的目標。
應用文寫作是以實用為目的,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基礎課程。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把該門課程作為通識課程的基礎,一般在大一開設,旨在通過學習常用的文體寫作知識以及寫作技巧,巧妙的將學生與社會、專業與社會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學生能在專業學習的同時更好的與社會對接。
(1)應用文寫作具體很強的規范性。根據《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各類文體適用于不同的辦事辦文程序,有著固定的文體格式,不會因工作崗位的不同而隨意的變化。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不同文種的特點培養學生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的程序性和規范性。(2)應用文寫作具有很強的政策性。既要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也要符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又要遵守本單位的規章與制度。教學中可以從文體中挖掘蘊含的法律意識、政策性等信息培養學生的知法守法懂法守法意識。(3)應用文寫作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它是為解決實際問題而存在的寫作,其寫作的主體是真實的,有效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一切從客觀的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并在實踐中檢驗真理。
應用文寫作的每一個文種,都是為著解決對應的社會事務而存在,而在解決這些社會事務的過程中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比如《合同》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誠信意識以及培養學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下的平等觀念,法治觀念等。
1、采用案例教學法
作為最主要的教學方法之一,通過案例的主題內容選擇、語言表達以及文體規范寫作等方面給學生提供示范,從而達到掌握各類文種的寫作。在案例的選擇上,教師應精心準備,選擇那些反映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具有時代性、政治性的例文,將“課程思政”的育人點潛移默化地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學習中。
2、采用“閱讀理解”教學法
在應用文寫作課程中,“閱讀理解”法經常用到,學生閱讀課本的基本理論知識點,學生閱讀教師采用的案例,學生廣泛閱讀相應的文獻資料等。在教學開展中,教師可針對性的選擇一些有關國家政策、社會公德、行為準則、社會焦點熱點問題等作為寫作的基本素材。
實踐性是應用文寫作課程最大的特點,教師在教學設計的環節中,應充分關注解決當下的焦點問題、熱點問題、實際問題,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學生寫作實踐中。例如《市場調查報告》的學習,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模式,完成對雙11淘寶購物節的專項調查,從大學生消費觀、網絡購物對社會的影響、產品質量、購物平臺等方面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理性消費等。
課程思政,其主旨就在于通過深入挖掘該課程中的思想政治資源,并充分運用到課堂實踐中,從而達到課程教書育人的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融入教材,融入學生腦中。《應用文寫作》課程“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設計,主要分為兩個層次,課程的總體教學目標設計和章節教學目標設計。在課堂教學中,內容上做到具體、概括,格式上做到規范、準確,案例上做到生動、貼近生活實際,并且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進行情景式寫作訓練、項目教學等,使學生掌握常用的應用文寫作,達到課程學習的目標。
1、知識目標
(1)熟悉各種常用文書體式的性質、特點和格式規范;(2)掌握應用文主要文種寫作的要點、技巧、注意事項等。
2、能力目標
(1)掌握應用文寫作應具備的搜集、遴選、組織和運用材料的能力;鍛煉與常用文種所涉事務的思考、解決、表述、溝通等能力;(2)形成與寫作事務相關的問題意識、寫作思維、語言表達素養和技能;并能以之應用于處理工作、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寫作事務;(3)掌握常用應用文體的寫作方法,能根據不同的場合、對象和要求寫出合格的應用文。
3、育人目標
(1)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道德行為規范;(3)培養學生的法治觀念,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4)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事求是,一切以客觀實際為標準。
《應用文寫作》課程章節層次的教學目標的設計,以《公文文體寫作(二)》為例,通過學習,了解公文的具體文種的寫作,學生能夠在學習后按照要求寫出格式規范的常用行政公文。
1、知識目標
(1)讓學生了解常用11種公文的特點和作用;(2)重點掌握通知、通報、請示、報告、函、紀要這6個常用公務文書的特點、規范格式、寫作要點等。
2、能力目標
掌握常用公文的寫作要領和方法,初步具備撰寫常用公務文書的能力。
3、育人目標
(1)突出公文寫作的“工具性”的特點,培養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針對所解決的事務提出的措施、步驟等切實可行,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2)突出公文寫作的“政策性”特點,引導學生樹立法治意識,一切工作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3)結合公文不同文種的特點,精選案例,用案例中豐富的政治資源,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一年的教學實踐表明,在采用了“三位一體”課程教學目標教學的班級,因在課堂教學中采納了大量的富有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案例,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1)《應用文寫作》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改革和實踐達到實現了通識教育課程和思想政治課程的結合,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均有較大的提高,教學效果良好;(2)《應用文寫作》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改革和實踐,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通過不同途徑獲取知識的能力大大增加,社會實踐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同時也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真正實現了“知識、能力、價值觀”的三位一體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