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志/國家電投集團東北電力有限公司
在網絡盛行、科技飛速發展的“E”時代,企業團青工作受到人力資源結構調整、青年思想變化、多元文化沖擊等一系列因素影響,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總結歸納為以下五大“癥狀”。
隨著企業用工制度的變化,以往通過社會招錄、學校招聘、退伍軍人安置等多種渠道補充用工的方式受到限制,為控制總人數,很多企業每年僅按照上級統一計劃招收數量極少的大學畢業生,加之現有人員因超齡離團等因素,團員青年人數逐步減少,而且分布不均衡。以撫順熱電為例,團員大多集中在運行分場,而檢修分場近年來幾乎沒有大學畢業生進入,現有團員人數甚至低于《團章》要求,只得跨部門進行支部整合。團青員工數量的銳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團青工作和團青活動的有效開展。
企業歷來以經濟效益為核心,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根本目標任務。為落實國資國企改革要求,進一步提質增效,很多企業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進一步精簡、規范、高效,管理人員數量進一步壓縮。受此影響,團組織幾乎都被合并于黨群或政工部門,專職團干部數量極少甚至沒有。改革后,由于職能部門工作內容增多,業務量增加,致使企業團的組織力量被削弱,工作效率和質量不高,獨立決策、主動議事、積極干事的氛圍受到影響,不免出現了顧此失彼的情況。
團員人數銳減和團組織機構精簡,使得團干部兼職化和大齡化趨勢明顯。撫順熱電現有團干部7名,全部為兼職,平均年齡為接近30歲。兼職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一定劣勢,主要表現為工作精力不足、工作缺乏能動性和創造性,團組織的要求傳達、落實不全面、不到位,開展基層團組織工作時,思路不廣、辦法不多,有時甚至存在畏難情緒,加之培訓工作不及時,團干部隊伍建設成效始終不明顯,直接影響了企業團青工作的正常開展。
當前由于我國科技化、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80、90年代出生的團員青年普遍思維活躍、觀念前衛、接受新鮮事物快、競爭和創新意識較強,但同時也部分存在著缺乏吃苦耐勞精神、怕受挫折、理想信念不夠堅定、工作較浮躁、責任感淡化、團隊意識不足等問題。有些團員角色意識淡化,思想上不能嚴格要求自己,上進心不夠;學風上不了解黨團的基本知識,團干部不能深刻理解和正確運用團的基本工作理論;作風上團員對非團員的影響、帶動不夠,團干部工作方法單一、守舊。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經濟杠桿和行政命令的作用顯而易見,共青團作為群眾性組織,在得不到足夠重視且缺乏行政手段的情況下,對團員青年管理的難度加大。在服務和引導青工成長成才方面,缺乏政策保障、活動陣地和資金支持,不能給青年員工提供更具體、更有效的服務,影響了團組織在團員青年中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面對企業團青工作的現狀和突出問題,團組織需要盡快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信心,積極主動地調整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探索、不斷完善工作思路和工作機制,團結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為企業經營發展建功立業。新形勢下,企業團組織要做好團青工作,要切實做到“圍繞大局、立足基層、面向青年、務求實效”,著重抓好以下五個方面。
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幫助團員青年正確認識國情企情、深入了解社會,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項重大決策部署的理解與認同,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引導廣大青年把握時代發展主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讓青春煥發絢麗光彩。
進一步明確和提升團青工作基本功能定位,把團的建設切實納入黨建總體工作格局。企業黨建帶團建工作應著眼于擴大團的組織、工作和活動三覆蓋,真正做到“實帶、帶實”;團青工作應立足圍繞大局、服務企業、服務青年的有機統一;團組織應堅持以增強服務能力為重點,以服務提升帶動團組織建設,以團組織建設促進團員和青年的進步發展;團干部應始終站在解放思想和實踐創新的最前沿,堅持與時俱進,用發展的思維和創新的精神,應對新形勢,解決新問題。
建立健全基層單位團組織和團青員工基礎檔案,定期統計、更新,全面掌握團員青年的基本信息和變更狀況。針對團青人數只減不增、團組織萎縮的現狀,擴展服務對象,把35周歲以下非黨員、非團員群體納入到團組織工作范圍。在服務其成長成才方面給予重點關注,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加強團干部選拔培養,堅持從源頭保障、培訓教育、實踐錘煉、考核評價等方面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結合企業實際,把政治素質好、文化水平高、綜合能力強、工作態度積極,特別是愿為企業團員青年做實事、做好事、敬業愛崗的優秀青年充實到團干部隊伍中。
針對企業團青工作特點,持續抓好工作機制創新,激發團青員工活力和潛力。要創新企業團組織工作方式,始終沿著企業核心發展方向,增強團青工作的大局觀,主動爭取各級領導及相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將團青的工作融入企業發展的總體戰略部署、納入企業管理行為,并爭取政策、資金等方面的傾斜。要創新企業團組織活動方式,統籌企業內外各種資源,組織活動由大變小、化繁為簡、改集中為分散,使員工能夠參與且樂于參與,既不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又能取得良好效果。要創新企業團組織管理方式,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組織、便于聯系的原則,靈活整合基層團支部并充分授權,增強基層團組織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促進企業團青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團青員工思維活躍,情感豐富。要發揮企業文化的影響和凝聚作用,為員工搭建科學的思想交流、才華施展平臺,實現企業與青年員工同成長、共進步。針對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依托“青年成長成才論壇”等活動,準確把握團員青年的思想脈搏,引導青年員工自覺用全局的思維思考問題、用謹慎的態度對待工作、用和諧的方法處理矛盾,積極推動和諧企業建設;充分挖掘團員青年的特長和才能,激發團員青年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團員青年完全融入企業,增強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信心,形成公司上下同心、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企業團青工作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做好企業團青工作必須用真情、獻實意,尤其是在新形勢下,要準確把握企業團青工作面臨的新環境、新要求和服務對象的新特點、新變化,及時轉變觀念,調整思路,找準工作落腳點和切入點,以創新求實效,以作為搏地位,在服務企業生產經營和建設發展中發揮團青組織作用,引導和激勵廣大團員青年為企業發展壯大奉獻出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