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 鵬/山東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的新時期,人民群眾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倫理觀、道德觀、價值觀等方面均發生巨大改變。在黨的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當中,明確提出“加強對人民群眾的人文主義關懷和心理疏導,幫助那些有心理問題、遇到心理困境的群眾解決問題、突破困境”。與此同時,高等院校青年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復興具有直觀決定的作用,唯有少年強才能國強。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的高校教師、輔導員,乃至行政管理人員等等均需要充分認識高校大學生心理問題和心理困境,以實際情況的角度出發,立足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質性幫助該群體解決心理問題,走出心理困境,為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以及綜合國力的穩步上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源源不斷的提供教育、輔導層面的動力,培養一批批心理素質優良、道德情操高尚,堅守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現代化、專業化、復合化人才。
現階段,我國大量高等院校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疏導極為重視,經過長時間的探索研究和不斷的進去努力,在心理疏導工作方面已經獲得一定成就。然而,與當下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事業的根本要求仍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互聯網、計算機、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時代的背景下,高校學生在精神、思想、情緒、心理等多個方面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傳統心理疏導方案、方法和途徑已經難以滿足當下大學生日趨多元的心理特征,各種各樣的問題也隨之顯現出來,亟待相關工作人員、教育工作者予以有效解決。
大學生心理疏導工作的相關內容,需要立足于廣大學生群體的實際心理困惑和困境上,對相關事物展開充分分析。然而,現階段我國大量高等院校心理疏導工作相關內容,主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上,以此為框架。同時,應用的心理問題測量、心理素質評分工作多源于上世紀中期或后期歐美國家的各種心理量表。因為社會主義國情、文化特點、居民性格與西方國家的巨大差異,導致此類量表難以實質性的反饋出大學生真實存在的心里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心理疏導內功的改進和升級,提升相關內容科學水平,建立具有中國特色、具有社會主義特點的心理測評工具。
心理疏導作為幫助當代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重要途徑,不僅需要充分展現出心理輔導的專業化,而且也要彰顯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的引導性特征。然而,當前我國部分高校心理輔導人員普遍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了解程度不足,難以將心理輔導工作、心理咨詢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當前的心理問題,但是卻不利于學生長期心理健康的發展。與此同時,隨著現代互聯網、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絡使用國家,但是在常規的學生心理輔導工作中,仍然沿用傳統單一化的線下疏導模式,對互聯網、計算機的應用效果較差,難以對學生日常網絡生活進行監控和評價,針對其行為活動分析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高等院校心理疏導面向的主體是社會主義青年大學生,因此心理疏導人員需要充分考慮大學生主體的感受和思想,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基本原則,充分了解疏導、輔導對象的實際需求、虛擬需求和內在動機。繼而,具有針對性的發現、掌握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對學生主體的非正常的情緒、心理以及思想加以干擾和疏導。
一直高度專業、綜合素質良好的心理工作團隊,是確保高等院校心理疏導工作有效開展、科學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專業心理教師與大學生輔導人員均作為心理疏導工作的主力軍,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相關人員的角色意識和綜合素養。輔導員作為與大學生生活、學習具有密切關聯的重要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生活當中與學生接觸較多。因此,我們可以將輔導員定位成學生心理問題的“挖掘人和發現者”。鑒于此,我們需要加強對高校輔導員團隊的建設,使其建立良好的心理工作意識,對學生行為、思想進行積極研究和觀察,找出大學生群體普遍存在的心理困境和問題,并以科學化的手段助力于學生心理問題的疏通疏導。在專業心理疏導人員方面,與輔導員不同,該群體多維心理學專業畢業的專業人士。因此,心理疏導人員需要對學科知識進行不斷的探索,將更加先進的心理輔導方式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學生也應積極加強對心理疏導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繼而實現與國際發達國家的接軌,提升心理疏導工作質量和效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息息相關,唯有學生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才能確保其長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因此,無論使高校輔導員、班主任還是專業心理疏導人員,均應在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中,積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優化心理疏導內容,使心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一個有機互聯的整體。繼而,打破傳統心理輔導內容不足,不夠科學的局面,立足于長遠的視角,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與此同時,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心理測量工具已經難以滿足當下我國大學生日趨多元的心理健康問題。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建立科學發展觀,積極研究開發能夠充分體現學生心理問題的心理健康測量工具。此外,面對高速發展網絡時代,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互聯網心理檢測的重視度,構建心里交流網站,和學生在網絡中展開積極的心理問題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或者在現實中難以開口的問題。
心理疏導是結合現代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多方面內容跨學科工作,具有較強的知識隱性特征,疏導效果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才能對其效果進行有效評估。在上述過程中,容易被部分顯性特征明顯的學科所掩蓋。除此以外,因為確實缺少完善、科學的監督管理機制,我國部分高等院校管理部門以及部分心理工作人員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對績效水平過度追求,造成心理疏導方法單一粗獷,疏導內容不僅具有強制性色彩,并且也和現實生活相差甚遠,這種疏導方式必然難以對大學身的實際心理問題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甚至造成對大學生心理上的二次傷害,引發一系列的新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完善嚴謹的監督管理機制,對心理疏導人員的工作進行有效監督管理,源源不斷的推動高等院校心理工作的發展和前行。因此,此外,我們需要建立完善的心理疏導工作人員評價體系,對其工作內容進行實時監控,防止相關人員為績效考核而采取錯誤、粗狂的工作方式,失去心理輔導的實質性意義。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在社會多種文化思想不斷碰撞博弈的過程中,大學生思想、心理逐漸受到各種各樣的負面影響,使其產生心理問題、遇到心理困境。高等院校作為培養綜合素質良好、思想品德高尚社會主義人才的主基地,有義務、有責任加強對大學身的心理教育工作,建立科學發展觀、良好的心理疏導意識,為大學生解決各種各樣的實際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