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阜田中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不同能力層次學生的實際學情,設計有針對性的數學問題,進而通過有效的提問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1.學生缺乏足夠的思考時間。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當學生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時,需要時間去思考,而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忙于理論知識的傳授,而無法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無法完成對問題的自主探究和分析,導致學生被迫進行問題的回答,不僅給學生帶來了心理壓力,同時也降低了思維效果,甚至使一部分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
2.缺乏良好的課堂反饋。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目的是促進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而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只重視教學的過程,而不重視結果與反饋,造成學生無法通過反饋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無法進行相應的改進,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1.注重巧設提問,激發興趣。在進行思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有效提問的方式進行,而問題的設置是否合理、有效,則直接關系到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同時也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在思考的過程中獲得最大的收獲。因此,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有目標性,如將一個問題化解成若干個子任務,然后在的教學過程中根據每一個子任務的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身能力特點的任務進行學習。
例如,在向學生講授“相交線與平行線”這一部分內容時,在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基本概念的同時,還應該引導學生搞清楚平行線與相交線之間的聯系與差別,這時教師就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相交線和平行線的定義,以及他們的判定方法,性質分別是什么?其中垂線的定義與性質又是什么?”而在提出問題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這些問題的答案總結到一張紙上,其中與相交線有關的答案寫在紙的左半邊,將與平行線有關的答案寫在紙的右半邊,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通過對比加深了學生對平行線與相交線的認知,同時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就可以快速的掌握這兩種線形的異同點,進而增強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注重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解題。在進行數學解題的過程中,每一道題都可能會有很多種可能和答案。因此我們的數學解題應該盡可能的多元化。基于這樣的思想,教師在進行數學知識講述的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演示不同的解題方法,既然在多種解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其次,教師可以在進行數學講授的過程中,通過多元化的問題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類比、推理等數學解題的方法。
例如,在向學生講授“解方程和函數”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多種解題的方法來向學生闡述這部分知識,例如可通過配方法、換元法、待定系數法等方法進行解題。通過解題學生就對函數的形式就會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同時在解題的過程中就會積極思考,通過多種解題方法的運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數學學習的效果。其次,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進行“頭腦風暴”,通過多種方法解題方法的靈活運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3.注重小組合作教學的開展。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離不開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就會進行有效的交流與合作,就會對具體問題進行探討與分析,這進一步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并在交流與合作中舉一反三,進而降低了個人思維能力的限制,發揮了集體學習嗯嗯的力量,促進了所有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在進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扮演商家,讓學生分析商家如何設置促銷活動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這時學生在具體的分析過程中,就會用到假設、推理等數學思維去解決問題,進而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4.注重數形結合思想的培養。初中數學中會牽扯到許多圖形的問題,因此在進行數學學習時,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必須注重數形結合思維能力的培養,例如在進行幾何圖形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時,為了有效解決數學幾何問題,就會借助圖形來進行分析,并建立相應的數學方程進行求解。而通過數學圖形就可以快速的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不難看出,數形結合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形象,在解題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而數學知識自身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因此是數學學習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具體的培養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通過增加自己的學識與專業素養,幫助學生利用數學思維來解決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