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楠/南方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和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高校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實施書院制教育成為中國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種積極探索和有效嘗試。書院制教育管理模式借鑒了中國古代書院與西方住宿學院的特點,是順應當代教育發展需要而進行的探索與創新。以通識教育為基礎,培養全面發展、德才兼備的復合型人才,成為高校書院的發展目標。而書院對學生的影響大小,很大程度上由學生的參與度決定。書院學生對書院活動的參與度,會直接影響書院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甚至是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和成長。
2016 年9 月,南方醫科大學在順德校區全面實行書院制管理模式,一、二年級按書院制模式管理。博雅書院在提高學生參與度方面做的主要嘗試有:
博雅書院將宿舍園區一樓改造成為功能豐富的多功能房,包括小型教室、會議室、社團辦公室、黨團活動室、心理室、舞蹈房、健身房,多功能室的布置以溫馨、實用為基調,功能房的名稱由學生自主設計。多功能房也由學生自主管理,房內的裝飾也由學生自主設計。在此基礎上,各個宿舍以樓層為單位,組成小型社區,設置樓層長統籌樓層事務,樓層的主題墻也由樓層同學進行管理,內容包括了學生個人風采展、宿舍裝飾照片、信息公告、尋物啟事、天氣預報、考試預告等。
書院建設初期,除了建設基礎設施和書院內涵的基礎外,新媒體建設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利用新媒體手段進行宣傳,能夠讓書院學生以至全校師生認識書院、了解書院。書院專門設立了新媒體工作室,由學生自主運營,在書院微信公眾號下,設立了書院簡介、導師簡介、優秀學子風采展、多功能房在線申請、留言墻等,打造一站式微信自助式平臺。除了利用常規的微博、微信公眾號報導書院的第二課堂活動之外,還設計了書院的院徽、院訓、卡通人物形象,拍攝了書院的宣傳視頻。此外,每年刊印一本《博雅書院志》,記錄書院在各個領域開展的活動。
學生參與度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活動的吸引力不夠,要增強活動的吸引力,首選要提高活動的質量,采用比較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為此,博雅書院構建了“知識領域”“能力領域”“情感領域”三大培養體系。
知識領域分為“博聞古今——博雅講堂”、“博覽文化——文化大觀園“、“博采眾長——學業導師課程”,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各領域知識的認知和了解,引導他們掌握不同知識領域的主要方法,提高文化素養、科學知識、宏觀視野、分析智慧、分析思辨能力。博雅講堂邀請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講座授課;文化大觀園分為走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國外文化,如邀請粵劇、昆曲傳承人進行帶妝表演等;學業導師則由書院的學業導師對其指導學生在生涯規劃、科研指導、生活等方面給予指導。能力領域開展了“博雅卓越青年骨干培訓課程”。通過采取理論學習、社會實踐、素質拓展、境內外交流等培訓,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和成長。
情感領域主要以“雅院雅舍——家文化”為主題,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如開展樂器、舞蹈小課堂、舉行十八歲成人禮儀式等。
書院導師制度建設是書院制改革的重點,書院導師承載了書院建設的理念,承載著書院對學生的指導育人工作。書院導師對學生的育人指導工作,關系著書院學生對書院的參與度高低。
(1)首先,針對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導師隊伍的遴選應盡可能做到“多元化”,目前,書院的導師多為學院的專職教師,本身承擔著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較難滿足學生多元化和因材施教的需求。導師隊伍可以聘請不同專業、職稱、經歷、指導風格的導師,甚至可以聘請跨校老師、退休但熱心教學的學者、社會精英等。
(2)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激勵和考核機制。為了書院導師制的有效實行,應建立起完備的和激勵和考核制度。學校層面應協調教務處、學生處等部門,給予導師以課時補貼,并在職稱晉升等方面給予加分獎勵。在獎勵基礎上,更應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通過導師的指導學生情況、學生評教等手段,對書院導師實行考核。考核到達優秀的導師,在其職業發展和職稱評定、職位晉升給予加分,并將考核結果納入學校對其的整體工作考核之中。這樣,有利于避免書院導師流于形式,促進書院導師隊伍的良性發展,才能有助于提高書院學生對書院事務的參與度。
學生參與書院活動積極性不高的根本原因是書院活動的吸引力不夠。活動的有效性必須立足于學生的訴求。在規劃和設計活動時,必須多傾聽學生意見,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書院的初衷和意圖,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與滿意度。
(1)優化活動設計,回應學生訴求。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座談會、意見箱等形式,建立較為順暢的反饋機制。在活動的形式上,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需求,可適度減少講座形式,采用靈活的教學模式,如體驗式、互動式、實踐式教學,結合學生的個人興趣,采用自主報名的形式,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感。
(2)設立項目基金,實行參與式管理。在活動開發、課程設計過程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意見、想法。在每學年初,制定活動需求計劃或課題專項基金,面對書院全體學子征求活動方案,鼓勵學生設計活動內容、活動形式,書院對申報成功的活動或課題提供物資、場地、資金保障,并提供技術指導和反饋。同時,做好活動的考核,對于考核優秀的項目頒發榮譽證書和進行物質獎勵,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滿足感。
傳統上,學生的培養方案由學院制定。由于書院教育功能的逐漸擴展,書院越來越多的承擔起了通識教育的功能。對此,書院可以為每位學生制定學生活動手冊,記錄學生參與書院各類活動的情況,并以此作為學生評獎評優、入黨推優、獎助貸評比的重要參考指標,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為學生追求進步提供了具體路徑。在此基礎上,書院可以進一步設計納入學分管理的通識教育課程,提供精心挑選、不同門類的通識教育課程,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需求選擇課程進行修讀,修滿一定學分方可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