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晶晶 趙志鴻 郭海艷 李婷穎 李紹月 徐 萍 高 源/云南省腫瘤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人才隊伍建設一直是組織發展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對于高精尖的衛生行業更是如此。云南省地處邊陲,在人才引進和培養方面屬于弱勢省份,在衛生高層次人才稀缺的今天,如何解決人才資源分配顯得日益重要,各級政府、各行業領域都在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
2009 年,人社部啟動“三年百萬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計劃”,拓展和規范了一批用人單位作為高校畢業生的見習基地,主要以提高畢業未就業大學生就業能力、增加工作經驗、提高就業競爭力為目標,進一步完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制度。
為了解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對就業見習基地的促進作用,論文對省內五家高校附屬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云南省腫瘤醫院、昆明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大理大學附屬醫院)進行調研,調研結果如下:
除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外,其他四家高校附屬醫院均于2009 年建立就業見習基地,開始招收就業見習畢業生。就業見習人員主要是招收應屆大學本科護理人員,見習期一年,見習人員大部分來自于省內的醫學院校,以昆明醫科大學、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大理大學、以及有護理專業的大專院校為主,接收省外畢業生源的情況較少,主要原因在于就業見習在畢業生眼中是一種就業形式,從省外回來的畢業生更傾向于穩定的就業崗位,并未將參加就業見習作為學習的過程。就業見習人員的招收途徑各家醫院不同,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主要通過官網發布招募信息來吸引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大理大學附屬醫院則未通過社會發布招收、主要通過推薦或是自主聯系醫院就業見習,云南省腫瘤醫院則混合了多種招募渠道。在接收就業見習生規模方面,附一院規模最大,每年均以100 至200 人的規模接收就業見習生,附二院在50 人以上,其他兩家醫院均在50 人一下。
各家醫院均表示:就業見習基地目前大部分是基于業務發展需要進行,主要目的是解決臨床一線科室人力資源儲備不足的問題(尤其是醫護人員短缺)。各醫院就業見習基地目前發展較為緩慢,主要是囿于文件政策規定的要求下進行,單位自主權較少(僅在制定招聘計劃這項上),在不違反國家大政方針、省市有關規定的條件下開展工作。有的醫院表示目前見習基地和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關聯并不明顯,也有醫院表示就業見習基地的發展對醫院人力資源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建設會影響就業見習人員的選擇,對就業見習基地的發展起重要作用。
目前,各大醫院乃至全國都在打人才戰,高層次人才是人才戰中的攻堅環節,搶占了高層次人才,也就搶占了醫院競爭先機,目前五家醫院都在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方面有自己的管理辦法,從科研啟動金、住房補貼、福利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吸引高層次人才加入。
通對云南省腫瘤醫院在崗就業見習人員的調查發現:
就業見習人員以女性為主,女性占比達到94%;學歷已本科為主,占比為60%;畢業院校均為省內院校,占比100%;衛生專業占比70%,護理專業在衛生專業中占比67%,來院渠道以發布就業信息為主,占比53%。就業見習生對本院就業見習管理規定的了解程度76%表示了解;對本院的高層次人才管理辦法僅有47%人表示了解,且結合后面的答題分析,就業見習生對本院的高層次人才管理辦法了解程度很低。就業見習生100%表示有專門的老師指導就業見習;對于“帶教老師是否具備副高以上職稱或博士以上學歷”,24%表示全部是,29%表示大部分是,29%表示少部分是,帶教老師不具備副高以上職稱或博士以上學歷的主要集中在行政見習崗位的見習人員;通過就業見習,94%的見習生表示能勝任目前的見習崗位;94%的見習生表示“科室高技能、高學歷、高資歷職工經常會主動幫助或指導”。通過“高層次人才對見習人員觀念、能力等產生的影響”方面的調查,100%的見習生表示通過見習,愿意成為高技能、高學歷、高資歷的人才,并且正在努力中;多數人表示通過見習,思想觀念發生了轉變,主要是擺正位置,認清自己,多學習,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等方面;71%的見習生表示是帶教老師讓其觀念發生轉變;82%的見習生表示通過就業見習,自己的實踐能力得到提升。見習滿意度方面,59%的見習生認為科室對自己非常滿意,41%認為基本滿意;76%的見習生對見習補貼非常滿意,24%基本滿意;大部分見習人員對自己的見習補貼構成認識不準確。82%的見習生表示就業見習結束后會考慮留在本科室;100%的見習生表示會向有見習需求的同學優先推薦本院;82%的見習生表示優先推薦的原因為本院完備的帶教人才梯隊。
結合調查分析,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建設對就業見習基地建設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具體分析如下:
(1)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能為就業見習基地提供豐富的師資。應屆大學畢業生因為缺乏獲得工作經驗的機會和平臺不太可能具備實際工作經驗,缺乏工作經驗成為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一道坎。醫學生在校期間的實習雖然能夠提供實踐機會,但通常情況下是一位老師同時帶教十幾位甚至幾十位學生,實踐能力提升難以得到保障。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建設,能在質量和數量上保證更加豐富的師資,滿足學生臨床實踐的帶教需要,將課堂從教室搬到了病房,為畢業生搭建一個通向職場的過渡平臺,從入職的崗前培訓、各種學術講座到科室小組成員里高、中、初職門診、手術中的老帶新,畢業生可以從不同方面、不同形式、不同層次向書本學習、向組織學習、向資深人士學習,對醫療體系的制度政策、人文環境有更多的了解,能夠更好的進行職業規劃,知道自己以后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定下小目標并逐步實現,同時還能獲得較多的動手練習的機會,積累經驗、熟練技巧,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踐,從實踐中體會所學內容,名師出高徒。
(2)就業見習基地是補充高層次人才隊伍的源泉。醫療行業是高端技術行業,短時間的面試和實操考核難以掌握應聘者的潛在能力和素質,但通過就業見習基地,間接拉長了畢業生的考核篩查時間。就業見習的法定時間為一年,對于醫院來說,能夠全方位了解畢業生的技能、性格、發展潛能,是否與醫院契合,降低醫院的用人風險,畢業生就業見習期間其實也是醫院的潛在人才考察期,為高層次人才隊伍物色年輕新生力量,就要見習基地的人員更傾向于留在本單位繼續工作,使高層次人才隊伍具有源源不斷的人才補給。
(3)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促進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常言道“名師出高徒”、“育人先育己”,就業見習基地的帶教老師都來源于附屬醫院職工,加強附屬醫院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本質上也就是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品德高尚,技術精湛的帶教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多數都是優秀的。
通過就業見習基地的優秀帶教老師對醫學畢業生一年的系統培養,醫學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就業能力、創新實踐能力等都會轉變和提高,讓學生充分認識社會、感知工作、感受崗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學校人”向“社會人”的轉變。
高校附屬醫院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能為就業見習基地提供優良的師資隊伍,同時,就業見習基地的蓬勃發展又為醫院、醫療系統甚至是社會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提供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與就業見習基地的發展是一個正向的相互促進的過程,加強醫院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能推動就業見習基地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隊建設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