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虹/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
美育不僅是審美教育,而且還是心靈與情操的教育,通過美育課程的開展,通??梢允箤W生的審美素養得到有效提升,并對學生的氣質、情感、胸襟、氣質產生潛移默化影響,其對人的精神激勵與心靈的溫潤都有著顯著影響。所謂的美育,其主要指教育工作人員通過美的對象開展教育,以此使被教育者可以從中感受與感受美的全過程。高職院校融入美育課程,其通常是以課堂教學,將美育與高職院校的專業知識結合,以此深化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并充分表達出自身的情感與美的體驗,從而使學生的感悟力、想象力、觀察力得到充分激發,從而深刻領悟到對美的體驗。
職業素養不僅是高職院校教育開展的標志,而且還是高職學生創業與就業、職業的技能提升與生涯發展的。關鍵。對于我國的高職院校而言,不論是原先的“知識至上”,還是當前的“技能至上”,都不夠重視職業素養的培養。高職院校的美育課程中,將職業素養滲透職業素養的教學理念,主要是以培養創新能力作為重點,對美育課程的目標進行科學定位,這不僅是高職院校美育課程需具備的教學特色,而且還是院校美育工作有效改進與高職教育實現良好發展階段的教學要求[1]。第一,美育包含著豐富的教育內容,其不僅能調動學生創新的意識與欲望,而且因為創造性思維由想象力而產生,這就導致審美對象,特別是藝術審美的對象對學生右腦的發展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并對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新思維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第二,美育作為對學生職業素養進行培養的有效路徑,美育通常具備的形象性、主動性等特點,這就使審美對象所包含的職業素養順氣自然的進入到學生的心靈,并和學生的綜合素養有效結合。
美育課程作為對學生進行美育的主要工具,其具體包含:第一,將美育的相關理論知識普及給學生,使學生的心中對美育具有大概的印象,并對美育具有基本的了解。第二,選修些與藝術教育有關的課程。例如高職院校開設的設計專業,由于設計專業是對美育具有極高要求的專業,高職院校的設計專業則需具備科學的課程,并將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納入到美育教學中,通過理論引導實踐,以確保課程體系的均衡性、綜合性、嚴謹性、選擇性。以選修課程的有效學習,對高職學生精神世界進行豐富,以此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美,并學會欣賞美,從而使學生對美的價值取向與鑒賞能力得到有效提高[2]。第三,在各個學科當中滲透美育。對于美育而言,其不僅存在美術、音樂等藝術類的課程教學中,而且還能在其他專業課中融入美育,例如,在設計專業中,學生可通過畫圖深入對美的感受,并充分意識到設計當中包含的美;而在對文學詩詞進行鑒賞時,也可以對詩句中的景象、情感描寫的詩詞美進行感受。因此,設置科學、合理的美育課程體系,將美育理念融入到各學科中,將美育和各學科的特點相結合,以課程教學對高職學生開展美育熏陶[3]。另外,還需注重美育教學的規范化,美育規范化的教學通常表現為教學組織與教學內容兩方面的規范,內容的規范化主要是對指導性教材進行編制,并對教學內容進行嚴格規范;而對于教學組織而言,其規范化主要是根據課堂教學的環境與教師的教學要求,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通過不同教學方法,促使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的有效提高。
高職教育融入美育課程的實踐具體表現為:(1)通過自然美提高高職學生的思想與精神境界。目前,高職美育課的自然美教學主要是以自然美的特征、類型,怎樣以感官對自然美進行欣賞為主,其更注重自然美的挖掘,以自然美對高職學生自身的精神境界進行提升。第一,對學生的愛國情懷進行培養。對于我國而言,其不僅地域廣闊,而且自然景觀也是美不勝收、種類繁多,這些都是對學生愛國情懷進行培養的最好課堂,如北方的冰掛、霧凇,南方的多姿絢麗的海底世界,華山、泰山的雄偉奇觀,黃河與長江的壯美蜿蜒等等,這些大自然的美景都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4]。第二,對學生的人文、自然意蘊美的欣賞進行培養,以此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當中蘊含的文化、精神、人生寓意,以實現陶冶學生情操,獲得思想與精神的激勵。例如,自然中生長的野草與小花,其不僅讓人產生視覺享受,而且還能使人們獲得心靈感動與精神鼓勵。第三,指導學生對瑰麗多姿、廣袤無垠的大自然進行欣賞,以增長學生的見識與開闊其視野,從而使學生形成“海納百川”的人生境界與博大胸懷。(2)通過人之美和職業美,對學生的職業素養與精神品質進行重點培養。所謂的社會美,其主要指人類在社會中生活的形態與相關事物美的共稱,其主要來自于人類的社會實踐。首先,人作為社會實踐的主體,在對社會美進行創造過程中有著決定性影響;其次,生產勞動作為人類在社會中的基本實踐活動,高等院校的教育中,特別是職業美通常滲透于職業生產中的各個方面。人之美與職業美當中通常蘊含著豐富、多元的育人元素,因此,社會美的教育需將人之美和職業美作為核心,并注重對學生精神品質以及職業素養的培養。對于人之美而言,其教學中需將學生的內在美當做人生觀進行重點培養,并以理論知識和典型人物事例相結合,對學生的善良、誠實、謙虛、正直等品質進行培養,以此使學生形成無畏、無私、積極向上的精神,并具備優雅的禮儀舉止與高雅的談吐等風度[5]。例如,通過讓學生對貝多芬、愛因斯坦等藝術家、科學家的事跡進行學習,其雖然沒有出眾的體貌,但是,其做出的貢獻都是令人敬仰,世人所贊美的,通過引導高職學生將人內在的美作為其人生追求的境界,實現學生內在美的提升,又或者通過對周恩來在外交場合當中的儒雅機智的言談進行學習,對學生需具備的“領袖風度”進行培養,并通過對季羨林的樸實與謙遜的學習事例進行學習,培養高職學生具備“學者風度”等等。而對于職業美而言,首先,其需要引導學生在社會勞動中充分體驗勞動能創造美的意識,并對職業具備的人文價值進行充分感受,以生動形象的勞動創造美的案例強化與激發中職學生的創新意識。其次,根據高職學生的職業崗位需求與特點,培養學生形成敬業、遵紀守法、誠信等職業道德,以及鉆研、奉獻、愛崗等職業精神。
綜上所述,高中院校中美育課程的實踐,其不僅需注重教學方式的改進與創新,而且還需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并通過課程實踐教學,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提升,并使高職學生的思想內涵得到有效培養,最終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