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良燕
合浦縣西場鎮安樂小學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育者是一個神圣的身份,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也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而在整個教育者隊伍中,班主任是這個隊伍的中堅力量,在整個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老師是其組織者、指引者。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該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是廣大班主任教育者需要深思的問題。
《教師職業道德標準》以及《教師的權利與義務》中提出教育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堅持終身學習,任何單位與個人不得剝奪教育者參與培訓學習的機會。所以教育者要不斷的參與學習,堅持提升自己的教學水準。班主任教育者要在不斷的學習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通過對現實的教學管理走訪中發現,現階段大部分的班主任教育者的管理水準較低,與新課改的標準要求仍有較大的差距。在現實的管理工作中仍然留存著較多的問題,如何才能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呢?
1.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在進行日常的管理工作時,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同學。用教育者自己的真心與關愛去呵護每一位同學的心靈。讓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關心與愛護,不以同學們的成績來有著分辨心。幫助優秀的同學們去建立正確的理想與抱負,去不斷的超越自我獲得進步。對于學習困難生要給予關心與鼓勵,使其樹立自信心去面對學習的困難,推進班級整體的進步與成長。
某一小學中的班主任韓老師,在成為一名班主任老師之后,對自己有著嚴格的要求。不僅對自己班級的全部學生進行熟悉與了解,還在學校關注每一位學生,積極發現學生的問題,不定時的組織班級活動來促進同學們的感情交流。工作之外也沒有忘記對每一位同學的關心。會在周末組織春游、遠足等班級活動,使同學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去放松身心;對于孤獨自閉的同學進行耐心的心理疏導,想方設法的打開他的心扉;韓老師還會自掏腰包去幫助班級里家里貧困的同學們等等。韓老師的所有行動都表現出了關愛每一位同學,這些行為值得廣大班主任教育者借鑒與學習。
2.堅持育人為本。新課改要求下堅持“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促進每一位同學進步與成長。所以,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來進行。教育者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要促進每一位同學健康成長為工作重心。根據同學們自身特點來進行教學活動,充分發揮每一位同學的優勢來進行學習。
某一小學中的班主任王老師在進行日常工作時,遵循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王老師班上小文同學是出了名的“搗蛋鬼”,全校的老師都知道他。小文在班級里與班上的同學們關系極其不好,并會欺負弱小的同學。可是王老師知道小文并不是一個笨孩子,本質上還是善良的。于是經常找小文聊天,讓小文來講述他的愛好是什么,特長是什么。并根據小文每天早早到校的習慣安排他來負責每天的開班級門的工作,并讓小文擔起班級的公務保管員。小文得到這個任務之后堅持每天放學關好燈、關好窗、鎖好門后才離開教室,做事井井有條,班上的同學與他慢慢交好,并對他給與學習上的幫助,小文不斷的在進步。王老師的做法推進了小文同學的成長。
3.堅持德育為首。在班主任在進行日常的辦理管理工作時,要堅持對同學們的德育教育。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為處事的習慣,才能夠幫助同學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推進同學們的整體成長。
教育者在進行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給予每一位同學尊重與寬容。每一個同學都是一個活潑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性格與特點。所以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位同學的個性與人格。要用真正的愛來呵護同學們的健康成長。
1.尊重學生人格。因為小學階段正處于對事物認知的萌芽階段,同學們并不能對身邊發生的事物進行正確的判斷。針對這一情況教育者要去理解同學們,尊重每一位同學的選擇。不能用苛刻的語言或者行為對待同學們。要對同學們的行為進行寬容,可是寬容并不是一味的縱容。班主任在對理解同學們的同時要對其錯誤進行批評。讓同學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對自己的錯誤進行糾正,讓其吸取此次的教訓。只有讓同學們去認識到錯誤,才會明白教育者的良苦用心。讓同學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健康的成長與進步。
2.及時給予表揚,使學生樹立自信。教育者要去發現同學們的優點,并去進行及時的表揚,使得同學們充滿自信心。過度的批評只能造成同學們內心的反感,并產生厭學的心理,并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適當的表揚不僅可以給同學們送去溫暖,還可以讓同學們產生成就感,并對未來充滿信心,推進同學們的健康成長。
班主任對于同學們的管理方式要進行創新,創建良好的班級氛圍不僅可以推進同學們的健康成長,而且推進同學們學習的主動性。故而,班主任要不斷的進行學習,提升自我,用心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