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敏寧
競暉學校
由于近幾年國內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進了傳統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有效推動了學生的進步與發展。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各個院校都開始重視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努力讓學生的發展緊跟時代的發展,推動學生的全面綜合進步。
雖然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都逐漸重視學生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從實際的中學數學教學發展來看,大部分數學授課教師并沒有改進自身的教學手段,還是使用的傳統教學方式來進行授課,不僅不利于現代學生的學習發展,也不能讓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起一定的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能力。[1]大部分數學教師不能改進相關的教學內容,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只是將教材上的內容進行簡單講解,包括比較枯燥的數學公式、定理規則等,對于重點以及難點的講解也只是進行反復解析,不能讓學生透徹把握重難點的關鍵部分,不僅不能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感到枯燥沉悶,還會讓學生難以理解一些比較復雜的知識點,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大部分學生受到教師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把學習數學知識的目標當做了應付日常以及升學考試,平時教師也沒有引導學生樹立起一定的自主思考探究的學習意識,經常是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被動學習,也不能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而且大部分學生對于數學相關知識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幾乎所有的知識都是依靠教師進行講解,這些都導致學生不能培養起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讓學生缺乏一定的自主探究意識,妨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教師的教學評價體系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
大部分中學時期的學生都會對各種事物產生濃烈的好奇心,經常會對教師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而教師要明白這種現象屬于學生成長發展的正常情況,盡量理解學生,才可以更好地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此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適當的鼓勵與糾正,這樣才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遵循并利用學生的成長發展特點,用正確的心態來對待學生的問題,借助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樹立起一定的創新思維意識。比如,數學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多邊形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動手作圖,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然后將多邊形的相關知識慢慢講解出來,引導學生積極提問,再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如何求得多邊形的內角和,讓學生散發思維,進行討論,最后教師再進行一一解答,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無意中樹立起一定的創新思維意識。
大部分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過分追求學生的做題正確率,讓學生牢記固定的解題方法以及解題思路,教師不能有效引導學生散發思維,不能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題方法,輕視了每個學生具有的獨特性,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2]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帶著一定的教學目的去開展教學活動,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時間以及機會進行思考探究,這樣才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運用水平。比如,數學教師在進行一次函數內容的講解時,要讓學生先根據教材中一次函數的概念以及性質來進行相應的構圖,讓學生思考值的變化對圖像的影響,還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放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解題思路,這樣就可以有效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意識的目的,讓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學會思考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起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將數學內容有效結合實際生活,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化,從而便于學生的理解與學習,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知識中存在的樂趣,從而幫助學生學習數學方面的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將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這樣就可以強化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將自身的創新思維運用起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要讓學生的發展適應社會的進步發展,就要適當改進與調整相應的教學方式,增加中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利用數學知識的思考方式來培養起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